研討嘉賓:
張海平 濟南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路立營 中國雄安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景廣軍 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冉 斌 重慶發展投資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
實施“八大專項行動”,推動濟南市屬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濟南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海平
濟南是山東省會,也是國資國企大市,目前全市共有市屬一級企業16家,二級企業233家,三級及以下企業769家。今年1-10月,資產總額達到19306億元,同比增長13.82%;實現營業收入1809億元,同比增長28.15%;實現利潤總額近83億元,同比增長31.47%;歸母凈利潤70億元,同比增長31.53%。
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統籌強黨建、抓改革、優監管、促發展、防風險各項工作,謀劃制定“1238”工作思路,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秉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政策導向和市場規律兩個統一,錨定保障民生、發展產業、改革創新三大任務,重點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八大專項行動。
一是實施對標一流攀登行動,積極打造一流企業。指導市屬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對標對表本行業本領域省級以上標桿企業,“一企一策”制定對標發展方案,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對標對表指標體系,不求全面趕超,但一定要在某個領域實現趕超突破。今年,我們及時搶抓國務院“雙百企業”擴圍調整機遇,積極推薦產發集團參與申報,并成功入選;積極推薦山東金鐘科技集團、山東小鴨冷鏈申報“省科改專項行動”并成功入選。“雙百企業”二機床集團、“科改示范企業”冶金科學院在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年度考核中取得優秀等次。
二是實施服務大局爭先行動,全力保障強省會建設。今年是我們的“項目突破年”,國企參與和承擔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256項,計劃總投資6044億元,分別占全市的13.8%、21.3%。積極支持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完成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等重點跨黃工程,主力軍先鋒隊作用發揮明顯。連續承辦四屆中國企業論壇,為濟南搭建起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民生保障方面,順利完成全市公交、地鐵、供熱、供水、供氣任務,疫情期間累計為六千多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減免租金4.5億元。
三是實施紓困惠企幫扶行動,幫助企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建立國資委聯系包掛企業制度,推進解決市屬企業改制重組歷史遺留問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逐步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的80%以上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創新項目。積極盤活存量資產,采取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依法轉讓、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式,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帶動新增投資。
四是實施深化改革提升行動,激發企業內在活力動力。今年,將4家金融類企業整合重組,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減少同質競爭,金融類企業聚指成拳。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目前,我們已經制定《濟南市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聚焦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健全國資監管體制、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符合濟南市屬國有企業發展實際的思路舉措,著力打造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五是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聚焦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等四大主導支柱產業,進一步明確創新發力方向,推動資金、人才、設備、政策向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傾斜。建立企業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以2021年為基數,明確要求研發投入強度年均增幅原則上不低于12%。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制定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推動企業積極布局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六是實施風險防控筑籬行動,護航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強化風險管控,打造“事前制度規范、事中動態監管、事后監督問責”的全覆蓋、全鏈條管理體系,健全市屬企業總審計師、財務總監或總會計師制度;加強高風險業務管理,完善市屬企業決策程序及授權機制,對企業高風險業務實現分類管控,防止生產經營資金向高風險業務融通。完善市屬企業財務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強化企業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雙約束,確保資產負債率穩控在安全合理區間。聯合市直部門共同籌建“濟南市涉企風險數智防控中心”,加強數據共享,實現監管前置,提高風險防范效能。
七是實施人才戰略強企行動,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強化政策支撐,對市屬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產生的專項投入等,視同當年實現利潤考核;對引進和培養的高層次人才、科研攻關團隊實施工資總額單列,加大市屬企業人才激勵力度。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尊重企業家價值,會同組織部門開展青年企業家“薪火”培養行動,加大青年人才選培力度;會同宣傳部門連續四年組織開展“國企三牛先鋒”“國企楷模”評選,既給精神獎勵也給物質獎勵,讓企業各類人才充分感受尊重尊崇。
八是實施強基鑄魂引領行動,發揮國企獨特政治優勢。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將黨的領導貫穿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推動16家市屬企業及其523家權屬企業完成“黨建入章”。出臺市屬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目前,所有市屬企業均實現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持續強化黨建工作力量,市屬企業專職副書記實現應配盡配,結合新一輪企業改革重組,調整理順市屬企業黨組織關系,始終保證黨建力量充足完備。我們的做法被中組部《組工信息》《中國組織人事報》和“學習強國”刊載推廣。
濟南國資國企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指導幫助,也離不開廣大朋友的關心支持。我代表濟南國資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向大家發出誠摯邀請,希望大家有時間有機會,一定要到濟南走一走看一看,在感受濟南“山泉湖河城”魅力的同時,共同探尋合作發展的機會,我們一定為大家提供最優質、最真誠的服務,一起開創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馮一帆/美編:王嘉騏
以新擔當新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雄安篇章
中國雄安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路立營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歷史性選擇,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2017年以來,總書記三次視察雄安新區,兩次召開座談會,在雄安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每個關鍵節點都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新區規劃建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六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使命,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全力推動雄安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目前,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見成效,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深化改革開放取得積極進展,產業和創業要素條件逐步成熟完善,回遷安置工作有序推進。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雄安新區時強調:“短短六年里,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這些奇跡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三年新冠疫情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我們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以新擔當新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雄安篇章。
中國雄安集團成立于2017年7月,始終以“服務千年大計、建設典范城市、創造美好生活”為初心使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以雄安質量為生命線,圍繞投資、融資、開發、建設、運營“五位一體”的功能定位,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目前,雄安集團已成立11家全資二級公司、6家全資三級公司、17家控股和參股公司,員工1400多人,資產規模140億。這幾年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堅持勇挑重擔,全面推進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開工建設項目292個,總投資9800億元,目前已完成5600多億元,開發建設面積達到170多平方公里,建筑面積達到4100平方米,36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雄安集團作為建設主力軍,承擔著雄安新區85%以上的建設投資任務,承擔著雄安新區90%以上的政府投資項目,涵蓋安置房、商業開發、白洋淀生態治理、水利防洪、交通路網、綠化水系、植樹造林、特色小鎮等專項任務。開發建設了容東、容西、雄東安置區,總建設面積達到1380萬平方米,交付9萬余套安置房,40萬群眾喜遷新居。
全力打造安全韌性城市,建設了32個防洪排澇工程,建成防洪梯212公里,排澇水體105公里,主城區二百年一遇的防洪體系建成,經受住了今年7月特大暴雨和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檢驗。一體化推進白洋淀治污防洪、水質提升,保證全域水質三類標準,鳥類增至125種,再現“鳥類天堂”的盛景。城市框架全面拉開,打通三縣與片區骨干路網,構建干路、支路、街坊路三級道路體系,新建道路573公里,新建地下綜合管廊136公里,植樹造林31萬畝,高水平推進水網一體化管理,實現新區水系互聯互通,統一調度,確保引得進、留得住、排得出。
堅持服務疏解,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雄安集團全面承接了雄安新區新建片區城市綜合運營工作,積極向國內外先進城市學習管理經驗,持續完善市政道路、綜合管廊,公交場站、交通樞紐、給排水、供熱供氣等公共設施運營業務。目前運營市政道路443公里,綜合管廊49.4公里,供水供熱137萬平方米。大力推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會引展工作,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推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運營。目前中央企業在雄安設立各類機構180多家,累計注冊企業3600余家,不斷豐富公共服務設施供給,雄安新區大學園圖書館、科創綜合服務中心、雄安體育中心、中小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推進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各類住宅,包括共有產權房、機構房一共1500平方米,為留得下、發展好解除后顧之憂。
堅持對標一流,全面打造美好未來。6年來,雄安新區規劃面積藍綠面積70%,六年來我們堅持先植綠后建城,打造了“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高標準配建社區服務中心、學校、醫院、超市、養老驛站等服務設施,職住平衡,完善15分鐘生活圈,打造交通不堵車、“自來熟”指引、林蔭停車場、兒童友好城市、小型足球場、創新策源地等一批生活場景,夯實智慧城市機理,“雄安之眼”耀眼綻放,成為未來之城新名片。
以上是我們六年來做的一些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新區各項工作。今年6月30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干政策措施意見》,明確一攬子支持新區建設發展的高含金量的措施。雄安新區謀創新、聚人氣、促疏解,制定了關于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型人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聚力打造創業高地和創業熱土。接下來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聚焦雄安建設。雄安集團牢牢把握高質量建設生命線,切實發揮新區主力軍作用,圍繞2025年啟動區、起步區基本建設階段目標,推動高質量項目開發和項目建設。
牢牢把握雄安質量的生命線。持續完善城市框架,把創造雄安質量擺在突出位置,精心推進工程建設,使每一項工程都經得起歷史檢驗,絕不留歷史遺憾。持續推進啟動區、起步區骨干路網建設,完善交通微細血管,建設綜合立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加強新區內外互聯互通。
牢牢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強白洋淀生態治理和保護,深入推進白洋淀全流域系統治理、協同治理,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營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著力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宜居新城。
堅持綠色低碳化發展,著力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范。智能、綠色、創新是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視察時提出的明確要求。我們要著力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雄安新區是國家大事、千年大計,是創新之城、未來之城,目前正在拔節生長,日新月異。中國式現代化的場景正在加快實現,雄安集團將切實發揮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主力軍作用,在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上持續用力,拼搏進取,久久為功。雄安新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大力支持,我們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一道共建千秋之城。歡迎各位到雄安新區走一走、看一看,也真誠歡迎大家到雄安投資創業,與未來之城共成長,與我們攜手共繪美好藍圖,為雄安篇章貢獻力量!
責編:馮一帆/美編:王嘉騏
融匯科技與資本,優化產業布局,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景廣軍
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是廣州市國有企業,自2019年成立以來,以“成為世界一流的創新驅動型工業投資集團”為發展愿景,通過融匯科技與資本的力量,形成新興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三大核心業務。集團自成立以來,總資產已達到1500億左右,去年的營收超過2400億。今年8月,集團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位列第414位。同年被納入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名單,旗下5家企業納入“科改示范企業”名單。廣州工控將總結及近幾年主要經驗,進一步和廣州的創業布局緊密結合,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
廣州是制造業大市,經濟規模總量較高。目前,廣州的國資總量超過6.2萬億元,在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對廣州GDP的貢獻接近三分之一。汽車產業是廣州的第一大產業,去年廣州產出300萬輛整車,位列全國城市第一位。然而,廣州的汽車整車與零部件比例為1∶0.35,產業鏈延伸能力不足,產業鏈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廣州工控將圍繞產業痛點來補鏈強鏈,力爭在2025年將集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規模做到1000億。
集團堅持促進產業鏈、創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圍繞如何做強做優產業鏈,集團將聚焦于新型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等領域,進行產業鏈布局,通過“三鏈”的拉動作用,在廣州細分領域推動補鏈工作。
工程機械板塊的產業鏈布局上,集團通過強化智能化和無人化技術的運用,成功向新型礦機轉型。今年前10個月,廣州工控高端裝備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54%。廣州工控積極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開拓市場,在全國近40個城市建立生產基地、產業園區或主體企業,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造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技術平臺。廣州工控正規劃在東南亞建設新一批生產基地,全面推進新一輪海外布局。
集團將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廣州工控正在整合旗下數百個創新平臺,打造集團科技創新總院,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創新鏈中打造包括一批優質企業、核心技術和突出產品,實現技術、產品和市場創新鏈閉環。
目前,集團擁有105家專精特新企業,期待到2025年末新增100家專精特新企業。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擁有數百家專精特新企業,形成具有高度聚集效應的產業規模,針對各類業態中“卡脖子”現象,瞄準核心元器件進行研發突破。
在資本鏈方面,集團希望借助資本力量打通創新的“最后一公里”,使更多企業能夠通過相互協同,形成具有相互賦能功能的投資生態圈。近年來,我們已加大資本投資的力度。一方面,集團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另一方面,集團也對產業鏈中的企業進行投資,在細分產業鏈中形成工控的聲音和平臺為企業賦能。接下來,我們將強化工控投資的一系列平臺,并與一批同行、專項基金和分子基金合作,并在全球和全國范圍內進行布局。期待與各位同行、各位投資界、學界、實業界各方共同助力,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迎接挑戰、共同找尋機遇。
責編:馮一帆/美編:王嘉騏
探索中國公房商業發展路徑 創造公房居民更美好的生活
重慶發展投資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 冉 斌
重慶發展投資公司是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作為基礎設施投資企業升級版,具有國有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公司、優質產業資產發展平臺的鮮明特征,我們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的國內知名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公司擁有體量巨大、生機勃發、前景美好的公租房商業資產。在新時代新階段,公租房商業資產成為新一輪產城融合的加速器、城市擴容的穩壓器。公司的公租房樓盤分布于重慶主城和七個中心城區,共計21個。我們的公租房商業資產面臨四重利好:
其一,城市發展利好。根據重慶未來五年發展目標,經濟上,到202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邁過12萬元,并將重點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制造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重慶作為網紅城市,旅游增長勢頭強勁,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同比增長0.4%,體現出較強的消費增長力。
其二,區位產業利好。公租房服務周邊產業園80個,位于重慶城市發展核心區域,具有高成長性和可塑性。其中,80%的公租房已通軌道交通。同時,近千家企業已落戶重慶并聚集于公租房周邊,體現了產商住的有機結合。
其三,職住利好。我們每個項目住戶最多達十萬人,三公里輻射超兩百萬居民。在公租房住戶中,30歲以下的年輕消費客群占比達到70%,為公租房商業帶來了持續穩定、增長性高的消費動力。
其四,場景生態利好。眾多的街區、車庫、場地使公租房具備各類業態打造條件。重慶對物業升級投資投入超過兩億元,為傳統服務產業引入帶來了更多機會,傳統商業得以進一步轉型升級。
重慶發展投資公司將大力探索中國公租房商業標準、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商業形象;配置并完善硬件條件,探索統一規范的硬件條件標準;搭建兼容并蓄的業態比例,規避同質化競爭;提供多位一體的運營服務,建立商家現場管理、形象管理、經營管理,市場推廣管理標準等等;組建合理充分的團隊,構建各職能單位配置標準,明確職能單位職責標準;推行層級分明的品牌戰略,建立商戶戰略合作品牌庫,對商戶品牌進行分類、分級、分檔。
緊緊抓住消費者、商家、營商環境三大要素全面發力。通過實施“一盤一策”,針對不同商戶的實際情況,結合群眾反映的急難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幫助商家解決了六大類經營問題,解決了兩萬余人的就業問題。
大力探索市場化經營模式,提升工作成效。公司通過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停車行業專業運營公司作為合作伙伴,采取聯合運營管理、超額利潤分成模式,對十余個公租房項目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改造提升,項目周邊交通環境和秩序大大改善,月車流量整體提成43.6%,公司每年凈增兩千多萬利潤。
堅持抓好大商招大商。面對公租房閑置率高的問題,重慶市通過組織招商推介會等多種方式,提高公租房商業資產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秉承著“不放走任何一個大商家”的理念,采取專班跟進、全程服務的措施。在招商前期,充分溝通洽談,全面展示物業相關信息。在確定意向后,開展經營主題業態分析,以助力各方發展。針對大型商業培育周期較長的問題,在法律法規范圍內出臺優惠政策,給予一定的讓利扶持。
深度賦能,加強大數據建設。搞好大數據分析運用,完善組織架構管理邊界,形成高效協同的監督管理經營體系,具備合同收繳、風險預警、統計監督等八大功能。建立供應鏈支付、配送、直播等商業基礎綜合服務平臺,引入商業服務企業合作,為商戶經營賦能。
強化專業化運營,通過引進專業團隊成立混改公司。大力推動運營管理創新,我們搜集各類業態、各類商戶的評價數據與信息,運用大數據按業態將商家逐步劃分為五個等級,并將其運用到后續迭代招商的篩選中。此外,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豐富區域業態和居民生活品質,打造出家庭式鄰里生活體驗中心、菜籃子生活主題街區、夜間生活主題街區等創新商業模式。
尊重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在數字化方向上,我們形成高效協同的監督管理經營體系。在精細化方向上,抓住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契機,優選合作伙伴。加強與全國專業機構、頭部企業的溝通渠道,公開面向全國大市場篩選頭部企業、優質企業和專業機構,以更好地匹配自身需求。
推進制度創新,實現國資監管與市場發展的統一。當前的國有資產出租監管規定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處,例如如何實現“六保六穩”,關系到商戶的利益,如果商戶無法正常經營,就難以保障這些目標。為此,我們呼吁國資監管部門推動相關規章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商業運行的基本規律和底層邏輯是:營商環境影響消費者消費。我們必須抓住消費者、商家、營商環境三大要素,盤活商業資產。以消費需求為基礎、消費體驗為核心,圍繞消費者需求組織招商,圍繞商戶經營進行管理,圍繞良好營商環境,系統思維抓好經營管理。歡迎大家來重慶考察,期待今后更多合作共贏的機會。
責編:馮一帆/美編:王嘉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