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消費市場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衍生,也有必要針對新情況新變化及時完善規則制度,回應現實問題
“沒錯的”“上鏈接”“還剩最后3單”……在不少電商直播間里,總能見到、聽到類似的“直播捧哏”。從某種程度上說,“直播捧哏”是電商直播行業持續發展衍生出的一種細分職業。然而,有些“直播捧哏”會“逼單”,通過附和主播來營造價格低、庫存少的氛圍,催促用戶趕緊下單。此外,有的直播間還有“職業彈幕人”。他們通過跟播互動、刷虛假好評等增加人氣,制造商家商品好、銷量高的假象,誘導消費者非理性下單。諸如此類問題,亟待整改規范。
近年來,我國電商直播行業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國直播銷售額超2.2萬億元,同比增長58.9%,占網絡零售額18.1%。電商直播活躍了消費市場,為經濟發展注入生機活力。與此同時,網絡直播行業中的種種亂象也給不少人帶來困擾,直播電商平臺投訴多發。產品質量差、虛假宣傳、不文明帶貨、價格誤導等問題引發消費者“吐槽”。相關問題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及時為勢頭正猛的行業設路標、劃紅線,不是限制其發展,而是確保其行進在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使行業發展更有后勁。
直播間絕非法外之地。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皆適用于網絡直播帶貨。《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直播營銷各方參與主體的責任,《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網絡直播營利行為規范性引導,最新修訂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將通過互聯網直播方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納入管理。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一系列針對網絡直播尤其是帶貨直播的政策法規。依法加強電商直播管理,整治不正之風,懲治不法勾當,才能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夯實基礎。此外,隨著網絡消費市場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衍生,也有必要針對新情況新變化及時完善規則制度,回應現實問題。
網絡消費市場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也需要多方力量協同共治。監管部門應認真履職盡責,對電商直播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平臺要認真履行管理主體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做好引導規范;商家則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強化自律,誠信經營。當然,消費者也應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在網購過程中加強對各類營銷套路的防范,發現權益受損及時向平臺和監管部門舉報求助。經營者多一分擔當,消費者多一分理性,直播帶貨就能在欣欣向榮中行穩致遠。
惠民、利民、便民,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是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旨歸。第五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65億人,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5.26億人。合力共促直播帶貨向陽生長、清朗前行,推動電商直播行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方能不斷提振消費信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