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推動各地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更加精準、及時、有效地做好社會救助工作。
為加快形成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民政部于2020年印發通知,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工作,組織全國54個地區開展為期兩年的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產生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近日,記者走訪江蘇省相關地區,探尋社會救助改革創新的成功經驗。
社會廣泛參與
精準定制服務
在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項路村,77歲的村民繆大爺專門來到村委委員吳勤偉辦公室道謝。
繆大爺是獨居老人,享受特困供養人員待遇。近期,村里工作人員在上門服務時,發現他家中燈光昏暗,廚房、廁所中拉著插排,便聯系了區“水電安全檢查項目”實施方,排查電路隱患,發現存在漏電、觸電風險。村委為繆大爺家啟動了“微改造”,撤掉原有老化電線,按照規范要求重新布線穿管,還換上了節能燈泡。
面向繆大爺這樣的困難群眾,相城區探索推出“物質+服務”的社會救助模式,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提供個性化、項目化的救助服務。吳勤偉介紹,區民政局為特困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望亭鎮針對特困人員、生活困難殘疾人等推出“暖心潔家”項目,委托第三方社會組織提供每月4次的清潔照料服務。項路村則將兩項服務疊加,增加上門頻次,豐富服務內容,每隔一天提供衛生保潔、陪伴聊天等服務。
相城區民政局副局長顧蓉介紹,近年來,相城區圍繞“救助誰”,做到主動幫扶,將救助關口前移;圍繞“救什么”,做到溫暖幫扶,將救助服務拓展到生活、就業、教育、精神關愛、法律援助等方面;圍繞“怎么救”,做到精準幫扶,開展定制式服務;圍繞“誰來救”,做到立體幫扶,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救助格局。2019年以來,相城區開展幫扶項目4600余個,受益群眾近8萬人次。
進行容缺審批
助力高效救助
“低保很快就辦下來了,藥費能報銷很多,真是雪中送炭……”前不久,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回訪時,鹽城市濱海縣團結社區居民陳必華的妻子說。她手里握著厚厚一沓醫藥費單據。
今年春節后,50歲的陳必華因突發腦溢血被送往縣人民醫院搶救,隨即進行了開顱手術,術后住進了ICU。陳必華一家原本靠打工生活,他的妻子因照顧他無法繼續上班,家里沒了經濟來源,無力承擔后續治療費用。得知情況后,社區民政專干第一時間上報街道,為陳必華辦理低保。當天,濱海縣社會救助中心就將陳必華一家納入低保,每月發放低保金2000元,醫藥費還可以二次報銷。
“通常,為防止騙保,申請低保應先到省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審批,對27項經濟狀況進行核實,一般需要1個月時間,過渡期可以申請臨時救助。但陳必華的情況特殊。特殊之處在于,醫療救助是從納入低保那一天起計算,而發生費用最高的時段往往是發病初期。”濱海縣民政局副局長李宏介紹。
去年6月,濱海縣民政局聯合縣行政審批局、縣協調辦、縣信用辦,制定《濱海縣首批社會救助類服務事項信用承諾容缺審批實施方案》,對因重大疾病、災害、事故等突發性支出在3萬元以上需納入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的困難群眾,在核實數據未反饋之前,采取“個人信用承諾+村級民主評議”的方式進行容缺審批,提高社會救助效率。
以陳必華的低保辦理過程為例,首先由其家屬出具信用承諾書,然后在社區召開民主評議,認為其信用良好,街道先行作出低保審批決定。陳必華的治療費用共9萬多元,如果未納入低保,個人需支付4萬多元。而納入低保并經二次報銷后,個人實際支付5000多元,還能享受針對低保戶的“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目前,陳必華已回家休養。
針對容缺審批可能出現的風險,濱海縣出臺了配套政策,由民政部門對申請人經濟狀況等信息進行跟蹤核對。若核對結果符合辦理標準,則繼續享受救助政策;若核對結果不符合辦理標準且有弄虛作假行為,立即取消救助,追回申請人已享受的救助資金,并記入個人信用記錄。目前,濱海縣已辦理了61例社會救助容缺審批,受益群眾100余人次。
立足實際情況
新市民同待遇
今年63歲的曹維勤,多年前和妻子從老家到南京打工。4年前,兒子、兒媳先后因意外去世,去年孫子又被診斷為小腦髓母細胞瘤,手術費用達34萬多元。
曹維勤夫婦所居住的南京市秦淮區紅花街道及社區的工作人員主動到醫院探望。“了解到曹維勤一家已在戶籍地享受低保,我們第一時間幫助他們出具說明、辦理手續,讓他們及時享受到低保戶的醫療救助。”紅花街道救助科科長王進說,此外,由于曹維勤一家目前在南京工作生活,且在此期間發生了突發困難,屬于“急難型”困難家庭,根據秦淮區最新政策,他們可享受與當地市民同等的臨時救助待遇。
秦淮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閔佩青介紹,目前,秦淮區非本地戶籍的新市民達6萬余人,占戶籍人口的8%,其中部分人群抗風險能力較弱。而在實際操作中,以戶籍為主體的救助模式對新市民的經濟狀況難以核查、困難程度難以界定。2020年起,秦淮區開始探索新市民救助新路徑。
“對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主要采取臨時救助方式,突出應急性、時效性特點,與他們在戶籍地所享受的低保、特困等長期救助雙向發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閔佩青介紹。
據介紹,秦淮區采取“1+4”認定辦法界定生活困難狀態。“1”即重點依據新市民遭遇困難時,其家庭或個人當下的實際生活狀況,重點依據實際居住地進行核查;“4”即為符合下列4種情形之一的,原則上給予人均1—5倍低保標準的一次性臨時救助:一是有收入時,半年平均收入低于南京低保標準2倍的;二是共同外來打工的家庭成員中有重病、殘疾、未成年人、無收入老年人等特殊人員,家庭剛性支出較大的;三是發生火災、交通、自然災害等突發事故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四是誠信承諾,由個人簽訂誠信承諾書,承諾生活陷入困境,并對相關信息真實性負責。
“如果按照過去的辦法,曹維勤一家只能回老家申請臨時救助。”王進介紹,現行救助辦法打破地域限制后,曹維勤一家在本地獲得臨時現金及實物救助共11340元,增強了新市民的歸屬感。
原標題:江蘇探索立體幫扶、容缺審批、臨時救助等舉措——創新便民服務 讓救助有溫度(深閱讀·關注社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