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主辦的第八屆世界投資論壇近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代表圍繞“可持續發展與投資”主題,舉行了150多場座談、研討等活動。與會代表呼吁,各方應該攜手合作,減少全球范圍內的不平等和貧困現象,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公私部門合作,更好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融資需求。
發展融資缺口加大
世界投資論壇由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國際投資和發展領域的重要全球盛會。
聯合國貿發會議此前發布《2023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受地區沖突、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以及債務壓力等因素影響,202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為1.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2%。報告說,自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通過以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投資增長了近兩倍,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緩,且大部分增長集中在發達國家。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發展融資缺口已從2015年的2.5萬億美元增加到每年4萬億美元以上。其中,能源、水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資金缺口最大。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約1.7萬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但2022年吸引到的外國直接投資僅為5440億美元。
在第八屆世界投資論壇開幕式上,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指出,2015年確立的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時間進度已經過半,但只有15%的目標得到落實。所有可持續資金中只有5%用于發展中國家。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投資急需擴大。她說,當務之急不僅是增加資源,還要增強相關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等的發展能力。
對沖基金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日益增大。應對這些挑戰,全球領導人需努力維護世界和平,采取協同行動促進發展,引導資金合理配置。
急需采取切實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發表聲明,敦促各方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一攬子刺激計劃,并努力為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5000億美元的投資。他還呼吁各國政府確定公平的碳排放價格。
此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指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糧食和農業相關具體目標的實現進展幾乎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以致消除饑餓和貧困、改善健康和營養、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挑戰更趨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表示,為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從現在起到2030年,中低收入國家必須落實約4萬億美元投資,每年資金缺口約6800億美元。
本屆論壇上,聯合國貿發會議分享了各方合作吸引發展融資的眾多舉措。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研究部門負責人理查德·保爾溫表示,建設數字政府、設立投資信息門戶等措施可簡化審批流程,有效提升投資水平。
統計顯示,通過建設數字政府,過去兩年貝寧的注冊公司數量實現翻番。2021年到2022年,伊拉克的注冊企業增長到原來的5倍。聯合國貿發會議還同馬里醫療衛生部門合作,簡化數字審批程序,使審批時間從2年縮短到3個月。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吸引更多投資,聯合國貿發會議提出了一項名為“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全球行動契約,包括六大行動方案,涵蓋國別和國際投資政策制定,融資機制和工具以及可持續金融市場等。
世界投資論壇期間,聯合國貿發會議還從全球7000多個經濟區中選取了50個可持續發展示范區,供各方參考借鑒。聯合國貿發會議與世界旅游組織合作,出臺了促進可持續旅游投資的一系列指導原則,并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證券交易所聯合發起了一個新的可持續融資平臺。
加強氣候融資協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將于11月30日在阿聯酋開幕。氣候融資成為本屆世界投資論壇的重點議題之一。COP28候任主席蘇丹·賈比爾表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資金缺口巨大,“僅靠創可貼和止痛片,不可能解決問題”。
約旦侯賽因·本·塔拉勒大學戰略研究學教授哈桑·達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氣候融資是開展氣候行動的關鍵,也是發展中國家的核心關切。發達國家應盡快兌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的承諾,加大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實質性進展。
論壇頒發了“2023年度全球杰出投資促進機構獎”,來自中國、巴西、埃及、法國、阿聯酋等10個國家的機構獲獎。阿聯酋哈利法經濟區阿布扎比—凱扎德集團因促進能源轉型投資獲獎。中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因在促進國際投資及經濟園區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果獲獎。據介紹,蘇州工業園區已累計吸引外資項目5000多個,實際利用外資超400億美元,104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174個項目。
中國是全球氣候環境治理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達28.5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8%,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綠色信貸市場。
中國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不僅加強自身生態文明建設,也從全人類共同利益出發,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中國期待同各締約方共同合作,推動COP28取得成功。未來,中國將繼續把綠色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不斷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本報迪拜11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