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胸懷天下:中華文化自信的鮮明特質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

摘 要:中華文化何以自信?必須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來的文化主體性中尋找。歷史長河大浪淘沙,優秀的人文基因被中華兒女一代代傳承,指引和啟迪新的歷史實踐,胸懷天下就是其中之一。胸懷天下內在具有的時代性、人民性、全球性,塑造了中華文化熱愛和平、海納百川、平等友善、包容愛民的鮮明特質,為推動中華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中國立場、觀點和方法。

關鍵詞:胸懷天下 文化自信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經濟騰飛之夢,也是文化復興之夢。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國家、民族生存發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復興是更基礎、更壯闊、更深厚的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首次提出并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與2013、2018年兩次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相比,會議名稱增加“文化”二字,從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角度賦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思維更為開闊、格局更為宏大的中華文化傳承復興使命。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堅持胸懷天下,作為黨的百年奮斗十大歷史經驗之一,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內容,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必須闡釋好、挖掘好、運用好胸懷天下的理論和實踐內涵,為堅定中華文化自信提供鮮明的中國立場、觀點和方法。

胸懷天下筑造中華文化自信的優秀基因

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歷史經驗和世界觀方法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積淀和實踐積累。講清楚胸懷天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和黨的百年理論創新根基,才能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優秀的人文思想支撐,為充實當代中華文化寶庫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養分。

綿延不絕的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積淀了深厚的胸懷天下優秀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這一主體性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的;是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來的。”中華文化何以自信?必須從文化主體性中尋找一脈傳承的優秀基因。

堅持胸懷天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求天下善治、天下大同的大理想、大胸懷。作為傳統文化主體的儒學,從心起論,強調修己立德,通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中國古代讀書人必讀的《大學》,列舉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次序有條不紊,心胸步步打開,到了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太平安寧,天下百姓得到善治。

儒學文化以推己及人的仁愛之心、明辨是非的正義之道為原則與人交往,孔子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將心比心,真誠地與人友好往來。這一交往準則貫穿在個體的交往實踐,處理家庭事務的齊家實踐,治國安民實踐,乃至國與國之間的邦交實踐,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仁愛心地和源遠流長的友善基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天下”觀,蘊含著古代民本治理的核心理念。《禮記·禮運》篇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理想的大同世界是天下百姓都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青少年能夠接受良好教育,青壯年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老年人能夠得到關懷安享晚年,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堅持胸懷天下的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

馬克思主義從現實的、發展的、實踐的角度分析世界歷史的演進進程,為堅持胸懷天下提供了深厚的理論鋪墊——它不僅是一個理論命題,還是一個歷史命題、實踐命題。“天下”因為世界市場的形成聯結成為一個密切交織的交往整體,全球大分工、大生產、大市場推動世界各國走向合作、開放與交融。

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出發,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18世紀以來,工業革命和商品經濟的世界市場逐步成型,驅動著世界歷史向著經濟全球化方向迅速演進。馬克思把世界歷史從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自我顯現,拉到社會運動的事實中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不是‘自我意識’宇宙精神或者某個形而上學怪影的某種抽象的行為,而是純粹的,可以通過經驗確定的事實”[1]。世界歷史伴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生產、生產力水平迅速提升、資本主義開創世界市場的推進。世界市場形成直接導致各國之間互相依賴程度加深,封閉自守的狀態成為過去。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的思想闡發了一個人類工業革命、科技革命塑造的新歷史階段,它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變革后的新世界,各民族的生產方式日益完善,從封閉走向開放,全球性分工超越了以往的民族性分工,“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的歷史”[2]。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思想中的“世界”,是全人類密切往來、商品經濟的世界。在世界市場的驅動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整體化、一體化進程進入空前加速時期。

毛澤東思想堅持胸懷天下的戰略眼光

毛澤東同志以放眼世界、指點江山的寰宇氣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引領中華兒女取得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并將中國的革命事業納入世界革命事業的視野之中,指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3],“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4]。四海同胞,天下一家,在毛澤東同志看來,社會主義就是自己好的同時,也希望別人好:“這種世界主義,就是四海同胞主義,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主義,也就是所謂社會主義。”[5]

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心系世界的永久和平,指出“所謂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獨立、民主、和平友好、人類進步”[6]。秉承著“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世界和平理想,毛澤東同志堅決反對侵略戰爭,積極支持世界各個國家的和平運動和正義斗爭。他指出:“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以及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和平運動和正義斗爭,我們都必須給以積極的支持”[7],“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應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斗爭,這是我們的國際主義的義務”[8]。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勇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不畏艱險救本民族于危亡,也提振世界各民族追求獨立與解放的信心。

鄧小平理論堅持胸懷天下的開放格局

鄧小平同志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胸懷天下的歷史視野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形勢,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的科學判斷,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準確研判了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這是中國制定發展道路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依據。

鄧小平同志將“堅持胸懷天下”轉化為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落實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治理實踐,積極推動中國市場融入世界市場的天下貿易之中,開創了中國經濟建設新局面。鄧小平同志認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要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通過跨越式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9]在全球聯系日益密切、廣度和深度縱深發展的時期,中國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充分學習吸收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以及一切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成果,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之路。堅持胸懷天下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中華兒女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胸懷走向世界、擁抱世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胸懷天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人民在交通、信息、技術等工具載體上已經進入了交流無礙階段。在新航路開辟初期,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交通工具落后,世界各國想要溝通往來尚且處在“能不能”的技術瓶頸期。今日之全球,伴隨著科技迅猛發展,互聯網為全球溝通提供了信息平臺,國際社會的交往已經處在了“想不想”的理念碰撞階段,價值共識、利益共識越來越成為推進全球交往的關鍵核心因素。全球化的深度發展出現了一個悖論現象:一方面是科學技術推進全球交往越來越便捷,地球村民的距離感、空間感不斷縮小;另一方面,國際社會的逆全球化思潮正在發酵,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地球村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并沒有拉得更近。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最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人類共同利益的立場,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根源于中華文化綿延傳承的歷史積累。習近平總書記說道:“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胸懷天下的歷史文化基因塑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氣,為先進文化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歷史滋養和思想養分。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是堅定中華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根基所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傳承好堅持胸懷天下的優秀文化基因,讓優秀基因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茁壯成長、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胸懷天下開啟中華文化自信的光明前景

堅定文化自信,樹立對民族先進文化的自信心,首先要認識什么是先進文化。在當代社會,有先進的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文化。先進文化具有多樣性和歷史性、科學性和實踐性、時代性和前瞻性。先進文化反映和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四有”公民為目標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既是對民族文化已經成型的豐碩歷史成果的自信,又是對民族文化創造能力、自我革新能力的自信,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總結好歷史經驗,立足當下實踐開拓創新,推進先進文化更好地走向未來。

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總結歷史經驗,開啟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光明前景。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理論自覺和歷史自覺,塑造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稟賦和能力,習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中國歷史的經驗總結。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這段話深刻闡明了歷史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互動聯系。立足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筑造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優秀基因,用理論指引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推動中華文化的時代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胸懷天下飽含了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彰顯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平等友善、包容寬厚的氣象。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小節提出三方面內容:“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要善于洞察天下歷史走向、人類文明進步潮流走向,樹立胸懷天下的大局觀、文明觀、時代觀,在文化傳播的進程中把準時代脈動,守正創新,做時代的弄潮兒。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要善于發現世界性問題,站在世界各國人民的立場和角度分析,助力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治國經驗,站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的理論視野,給世界進步注入正能量,給文明互鑒添光彩。中國共產黨推動建設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為各國人民帶來幸福生活的大同世界。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打開全球視野,善于學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胸懷天下注入中華文化自信的創新力量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挺立自信的不竭滋養源泉。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部署上的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之一的胸懷天下,既有理論之體,又付諸實踐之用,是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文化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從傳統文化的天下觀,到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理論創新進程,是積極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有力成果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天下觀,蘊含著古代治理的民本價值理念。在治理者和被治理者這對君民關系中,《尚書》將百姓比喻為“天”,提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強調治理者要心系百姓的冷暖安危。儒學思想一以貫之地提倡德治仁政,治國理政重在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乃百姓之天下,其治理主體是最廣大的百姓群體。孟子主張以仁政得民心,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辭,顧炎武道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責任意識。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為中國人民排憂解難的同時,也堅持胸懷天下,推己及人,為世界人民謀進步,增進世界人民的普遍福祉。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建強文化主陣地,擔當起文明交流使者,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從文化傳播內容上,立足國內放眼世界,開放包容,創造全國乃至世界有重大影響力的經典作品,實施高質量的重大文化工程,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程中彰顯更大力量。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用好海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進一步拓展版權交易、文化交流、海外印務、進出口貿易等海外業務,積極推進圖書、版權、產能、機構、資本走出去。在文化傳播技術層面,堅持守正創新,勇于創造新技術、擁抱新技術,運用前沿技術。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深化與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戰略合作與交流,將5G、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全面融入文化產業內容生產、傳播、營銷、服務等過程,推動文化產業與科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構建新型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服務體系。

堅持問題導向,在實踐中推進思想理論創新,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指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推進、全球政治經濟等領域涌現出的新形勢新問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胸懷天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深刻分析全球交往縱深發展的形勢下形成的新時代世界觀、天下觀。處在市場、資金、資源、信息、人才都高度全球化的時代,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地球村民期盼和平的政治環境、發展的經濟環境、文化平等交流互鑒的人文環境,中國倡導全球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球文明倡議,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尋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共同的合作利益、共享發展的權利、共同擔起國際責任,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胸懷天下彰顯中華文化自信的時代價值

中華文化何以自信?中華文化自身擁有的時代性、革新性特征是關鍵原因之一。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對“胸懷天下”的時代化闡釋。把胸懷天下作為思維方法、領導方法、工作方法,是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勝利遠航的不竭動力。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胸懷天下,具有鮮明的時代導向

堅持胸懷天下,是引領時代、把握時代的基礎視野。2017年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大論斷,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的研判。2018年8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不觀世界之全局,難以謀中國之一域,只有把中國放進世界之大局,放進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才能更客觀、準確、理性地分析中國的當下與未來,前瞻性地做好戰略謀劃。

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胸懷天下,具有鮮明的時代導向。時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跳動脈搏,也是全人類共同發展的不息命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歷史發展的大勢浩浩蕩蕩,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全人類利益的高度,引領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傳播國際正能量,推動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世界文明的永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胸懷天下,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

立場決定價值,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站在天下的立場、世界人民的立場,提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行天下之大道的光明方向,超越一國一域一族的視野,蘊含著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許和向往,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前途所在,為建設一個美好世界提供正確的理念指引。

全人類共同價值詮釋了中國共產黨胸懷怎樣的天下、怎樣胸懷天下的深邃智慧。中國共產黨站在世界人民的立場,胸懷和平與發展的天下、公平與正義的天下、民主與自由的天下,堅定不移地推動國際社會走和平發展道路。和睦相處、合作共贏,世界繁榮才能持久,全球安全才有保障。習近平主席向“2021從都國際論壇”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強調:“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就是堅持胸懷天下,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改變,將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堅持互利共贏,堅持求同存異,堅持公平正義,堅持合作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在國際政治的舞臺上,中國共產黨以共商、共建、共享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榮的世界貢獻力量。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胸懷天下,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

作為敢于擔當、負責任的世界大黨,中國共產黨具有強烈的全球問題意識。中國共產黨人勇于直面問題,面對重大問題敢于擔當、善于擔當,這是貫穿在堅持胸懷天下世界觀中的一條重要主線。

積極應對全球性問題,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關心世界前途和人類命運的政治擔當。推進世界進步,需要全世界政治力量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全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難題。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指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政黨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要錨定正確的前進方向,擔起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中國共產黨將同各國政黨一道,通過政黨間協商合作促進國家間協調合作,在全球治理中更好發揮政黨應有的作用。”

伴隨著全球交往的日益密切,全球性問題表現出的多樣性、全球性、復雜性前所未有。中國共產黨不僅站在中國人民的立場想問題,也從世界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的問題出發,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想方法、謀出路。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世界之問”,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天下胸懷和大國擔當。

本文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戰略哲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8頁。

[3]《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7頁。

[4]《毛澤東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4頁。

[5]《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頁。

[6]《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84頁。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第35頁。

[8]王泰平:《新中國外交 50 年》(中),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14頁。

[9]《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頁。

責編:周素麗 /美編:石 玉

責任編輯:張宏莉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