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康穩定發展的主體性力量,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基礎性、主導性與支柱性地位,是新時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根本依靠。習近平總書記用兩個“一以貫之”闡釋國有企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即“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新時代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必須貫徹兩個“一以貫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在加強黨的領導過程中不斷深化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在參與市場經濟與全球市場的充分競爭過程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著力加強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以黨建方式帶動企業改革,落實企業改革與黨的建設同時并舉,通過建強服務隊伍、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完善服務內容的路徑舉措,確保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偏差、不動搖。
建強服務隊伍,優化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隊伍結構。黨員干部是國有企業的第一人才資源,其優劣程度關系到國有企業發展前景好壞。著力加強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首先需要建強服務隊伍,把隊伍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不斷優化黨員干部隊伍結構,建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與管理團體。一是做好黨員干部的考核激勵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分類制定國有企業一級黨委、二級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與普通黨員的考核評價辦法,實事求是的從黨的建設與業務水平情況考察黨員干部。二是要做好黨員干部的選拔、培養與管理工作。在干部選拔上,要將更多的中青年人才納入考察范圍,通過民主推薦、領導推薦、自我推薦等方式挖掘人才;在干部培養上,要注重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經營管理教育擺在同樣重要的地位上,提升黨員干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在干部管理上,多運用“柔性管理”手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人才精準使用,做好黨員干部的信息管理工作、選拔任用工作、職業規劃工作等。三是活絡企業內部人才隊伍的流動。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要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建設,發揮政治工作、保證監督、人才考評、優化運營的作用,營造企業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動環境,在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上做到聽取群眾心聲、協調各方利益、建強人才梯隊。
創新服務形式,健全多樣化服務載體開展服務活動。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服務等載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的黨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對黨的建設具體工作起到輔助作用,構建起“線上+線下”的國有企業黨建平臺,使得企業黨建更加智能便捷、方便高效。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要創新服務形式,更好地開展服務活動。一是要順應時代潮流,利用好“智慧黨建”“互聯網+黨建”等方式動員群眾參與國企黨建活動,打造企業黨建政務號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推介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同時,傳統媒體也不能丟,新聞廣播、報紙雜志、電視影音對國企黨建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要加強輿論引導,鼓勵企業職工群眾建言獻策,有側重地開展服務活動。如舉辦黨史學習競賽、經典研讀活動、紅色電影與革命題材舞臺劇觀賞活動等,可以定期帶領黨員干部與職工群眾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紅色文化基地、革命老區等,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黨性修養、發展黨組織。三是線下黨建工作活動要加強。在黨委、黨總支領導下定期學習黨中央的重要指示、文件、精神,有步驟、有策略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貫徹群眾路線,統籌安排并跟進基層黨組織的黨建活動,使廣大職工群眾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知識,增強對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的信念、信仰與信心,在職工群眾中發展新黨員,筑起黨在企業堅不可摧的人民長城。
強化服務功能,拓展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服務覆蓋面。一方面,國有企業黨組織為企業黨的建設服務,以服務企業黨建為主線連接企業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基層黨組織與黨員,將其聯結成黨的建設關系網絡,在黨委、黨總支的領導下將黨的建設文化“軟實力”轉變為驅動企業改革發展的“硬支撐”。另一方面,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要將國企的黨建部門、企業黨校、干部學院、企業大學等納入企業黨的建設共同體中,推動企業中黨政相關部門與機構的合作、互嵌與融入,發揮出“1+1>2”的效果。此外,國有企業黨政領導班子與經營管理者要繼續堅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確保“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對此,要落實好黨委書記是企業第一負責人的地位,發揮好黨組織保證監督的作用,加強對一把手和主要負責人的監督,讓監督成為黨組織服務功能的重要一環。在加強服務、拓展服務覆蓋面上,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要貫通起企業內部各單位的聯系,讓黨的建設成為保障企業意識形態健康、價值觀正確、發展道路正向的有力武器。
完善服務內容,促進企業科學發展與維護職工利益。國有企業黨組織的主要服務內容要深入群眾內部、貫徹群眾路線。一是服務于企業改革改制與具體發展戰略的謀劃與運營,做好職工群眾與黨員干部的協調、宣傳與動員,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二是服務于企業職工群眾的福利水平提升、職業生涯規劃等,關心職工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實行民主管理、維護職工利益。三是服務于企業內部和諧關系的構建,要打通黨政部門、管理部門與基層組織之間的壁壘,化解矛盾、彌合裂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共建和諧企業。四是服務于普通基層黨員,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鼓勵黨員積極參與黨內民主生活,完善黨內關懷幫扶與激勵機制。
原文標題:新時代國有企業踐行群眾路線的基本遵循
原文作者: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黨建學科負責人 陳松友
內容來源:國家治理網、《國家治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