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泗陽縣打造近300個多功能便民服務點,推動實現政務服務體系和普惠金融體系互補互融。圖為泗陽縣盧集鎮薛嘴村村民在家門口的金融服務站辦理涉農取款業務。
裴 成攝(人民視覺)
當前,中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2013年,“發展普惠金融”被正式提出。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十年來,為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有關部門重點采取了構建多層次供給格局、持續優化產品服務、豐富融資增信手段、完善政策制度等措施,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縣域和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發展迅速。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農業保險已覆蓋農林牧漁各領域,2023年1—8月,覆蓋農戶1.4億戶次,提供風險保障3.7萬億元。
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近年來小微企業、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呈現“增量、擴面”的態勢,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截至2023年8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7.7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5.0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4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
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滿意度逐步提高。金融科技的發展加速各類業務數字化轉型,人民群眾存款、取款、支付更方便、更快捷。保險機構聚焦重點群體,提供具有普惠性質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和企業的風險保障需求。金融消費爭議解決渠道進一步暢通,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風險防范意識逐步增強。
聚焦“小微”“三農”再加力
《意見》給出的主要目標十分明確:未來五年,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基本建成。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實現新提升,普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金融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新成效,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邁上新臺階。
從具體內容上看,《意見》在支持“小微”“三農”方面著墨頗多。
比如,在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方面,《意見》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特點和發展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規范發展小微企業供應鏈票據、應收賬款、存貨、倉單和訂單融資等業務。
“聚焦科技創新、專精特新、制造業、外貿等重點領域小微企業,傾斜金融資源,激發經營主體發展動能,促進產業升級和就業穩崗。構建金融機構與企業對接長效機制,推動政策和服務精準觸達經營主體。”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舉例說。
再如,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意見》提出“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信貸投放和保險保障力度”“提高對農戶、返鄉入鄉群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水平”“加大對糧食生產各個環節、各類主體的金融保障力度”等舉措。
該負責人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三農”領域,更好滿足其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
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還需要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對此,《意見》圍繞加快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完善中小銀行治理機制、堅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等方面給出了詳細的“施工圖”。
比如,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響應機制,強化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等風險監測;加大力度處置不良資產,推動不良貸款處置支持政策盡快落地見效,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強化股權管理,加強穿透審查,嚴肅查處虛假出資、循環注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以普惠金融名義開展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客觀地說,部分普惠金融主要服務群體在金融知識、風險意識、支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意見》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在‘強化金融素養提升和消費者保護’‘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無疑給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利好。”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將建立健全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探索開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評價評估。同時,對普惠金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調查研究,適時豐富完善和優化調整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