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肇慶,產業家底厚實、特色鮮明,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逐漸凸顯,鄉鎮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愈加迫切。對于長期處于“半山半珠”的肇慶來說,如何補齊縣鎮村發展短板,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回答的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個鄉鎮,看肇慶如何破解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富也廣東,窮也廣東”。廣東省肇慶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資源稟賦優越,但也是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一個縮影。“半珠半山”“半城半鄉”是肇慶最大的市情,東強西弱、南富北窮的區域特征顯著。東南板塊以不到全市三成的土地,撐起了全市七成的經濟總量。怎樣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突出矛盾?如何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好推動共同富裕?
廣東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這對于渴望實現逆襲的肇慶來說,是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肇慶率先出臺落實“百千萬工程”的系列政策,先行探索“兩工兩農”4個示范鄉鎮建設,努力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積極應答區域協調發展之問。
探索可行路徑
“肇慶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在縣、薄弱環節在鎮、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肇慶市委書記張愛軍直言。如何補齊短板,有針對性地為肇慶鄉鎮發展探索一條可行之路?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肇慶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思路,在全市108個鄉鎮(街道)中,選定高要區金利鎮、四會市大沙鎮、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以及鼎湖區沙浦鎮4個鄉鎮,以“兩工兩農”示范引領、以點帶面落實“百千萬工程”。
為何選定這4個鄉鎮?肇慶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浩告訴記者,金利鎮、大沙鎮是肇慶兩大工業強鎮,但城鎮化和工業化形成“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局面;下帥鄉、沙浦鎮在民族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方面具備良好條件,但缺乏鄉村振興亮點與鎮域經濟增長點,選定這樣的試點進行探索兼顧了典型性和多樣性。
通過“樹標桿、立示范”,肇慶正在加快建設煥然一新的縣鎮村。工作會開到工地上,研討會來到田間地頭,問計會走進車間里……從初春到深秋,肇慶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深入各縣區鎮重點項目現場,指導各地探索示范破題之路。
《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肇慶市四會市大沙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等4份文件陸續出臺,為示范鄉鎮走具有肇慶特色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道路畫好了“施工圖”。
從實際出發重塑鄉村價值,推動高質量發展。四會活用“中國玉器之鄉”的優勢,建設玉器文化小鎮;德慶貢柑創新認養模式,借一個果帶旺一座城;廣寧發力精深加工,提高青竹產品附加值……肇慶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作用,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推動各鄉鎮建設一批美麗休閑鄉村、鄉村旅游重點村。
推動轉型升級
從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到機器轟鳴的車間廠房,從招商一線到項目現場,“中國小五金之鄉”高要區金利鎮的五金產業正加快向“智造”轉型。
從家庭作坊起家,經過40多年的發展,金利的小五金產業已涵蓋開模、壓鑄、拋光、電鍍、噴涂等全產業鏈。金利鎮鎮長駱文飛坦言,“作為肇慶市的工業強鎮,金利也有成長的煩惱。這里五金企業雖多,但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大而不強。同時,金利的城鎮化建設也相對落后,整體呈現出產業大、城市弱的格局”。
“為解決金利五金產業‘星星多、月亮少’的發展瓶頸,我們規劃了總建設面積4500畝的五金智造小鎮,構建研發、生產、經貿為一體的產業園區,讓企業抱團發展。”駱文飛說。
“我們鼓勵企業進行改造升級,搬遷到新廠房。”高要區利星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麥廣智介紹,目前園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能保障企業日常用電等生產需求。
“金利借‘百千萬工程’的機遇,從深入推進產城融合著手,建設人才公寓、現代化寫字樓,配套大型酒店、娛樂設施,擴大公園綠地面積,著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業的產城融合示范小鎮。”肇慶高要區委副書記、金利鎮黨委書記梁文杰信心十足。
與金利鎮隔江相望的四會市大沙鎮,產業賦能鎮域發展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大沙是肇慶傳統的工業大鎮,早期村級工業園發展勢頭強勁,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小散亂”情況突出,難以撐起制造業的主心骨,嚴重制約著鎮域經濟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搶抓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發展機遇,大沙聚焦大產業、打造大平臺、建設大項目、營造大環境。
目前,占地348畝的廣東華昌新型鋁材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鋁型材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公司總經理助理麥偉杰介紹,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鋁型材20萬噸,產值將超過50億元。
作為肇慶東融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陣地,大沙鎮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1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倒逼低效產業升級和落后產能淘汰,推動園區“騰籠換鳥”。
“大沙鎮以現代化城市標準推進規劃建設,著力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力,力爭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75%。”四會市委常委、大沙鎮黨委書記何政力說。
招商活動馬不停蹄,產業項目接連落地……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大沙、金利這兩座工業大鎮牢牢扭住產業招商落地這個“牛鼻子”,用工業托起經濟底盤,加快推動“兩工兩農”示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
車福村的單叢茶科普基地,竹六村的六橋特色村寨,黃翰村的牛仙谷和壯瑤紅莊園……懷集縣下帥鄉充分挖掘優美生態環境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推動自然資源、產業資源、文化資源串珠成鏈。
“要依托現有優勢,打好民族特色這張牌,努力將下帥壯族瑤族鄉打造成為廣東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張愛軍說。
“我們把黃翰、山奢、竹六等5個村黨支部聯合起來,共同興辦懷集縣興帥農業發展公司,經營農副產品銷售等業務,不斷壯大村集體產業。”下帥鄉黨委書記劉劍飛介紹,如今下帥鄉所有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均超10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來增長6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走進毗鄰西江的鼎湖區沙浦鎮,良田千頃、香蕉成林的景象盡收眼底。“沙浦鎮是零工業污染的特色農業大鎮。”沙浦鎮黨委副書記梁達維介紹,該鎮以創建中國農業公園為目標,劃定包含現代農業、生態農園等元素的先行區,面積超1萬畝。通過創建香蕉、肇實、蔬菜等特色農業種養基地,沙浦鎮突出發展特色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推進“鷺鳥天堂 唯美沙浦”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走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之路。
在黃布沙村,目光所及之處也盡是郁郁蔥蔥的香蕉林。“村民種植積極性很高,每年都有不少年輕人回村創業。”黃布沙村黨支部書記梁錦波說,“去年我們村的集體收入達210萬元,村民在家種香蕉一年收入至少有10萬元。”
沙一村距離黃布沙村不遠,特色產業正在這里煥發蓬勃生機。從2019年開始,肇慶市世騰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陸維清嘗試用“公司+養殖戶”模式經營甲魚養殖場,并帶動鄉親們通過甲魚產業增收致富,在他的帶領下,村里增加了60多戶甲魚養殖戶。
“我們將持續在甲魚特色產業上發力,實現由好向精的轉變,帶動更多鄉親從事甲魚養殖。”陸維清說,今年甲魚養殖面積已達1000多畝,預計產量超250萬公斤。
在高要蓮塘鎮,當地正以羅氏沼蝦為主導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四會石狗鎮的四會市卉林花卉公司蘭花種植基地,花苗的綠海中一株株蘭花長勢喜人……
當前,肇慶正全力穩固一產,對接二產,帶動三產,形成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精端,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努力將“百千萬工程”藍圖變成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實景。
原標題:宜工則工 宜農則農——廣東肇慶“百千萬工程”示范鄉鎮建設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