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系統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系統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與重要問題。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基于我國所處發展階段、我國現代化堅守的價值立場、發展特點及發展方式與獨特優勢等綜合現實情況作出的戰略選擇,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智慧。新時代新征程要把系統觀念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從根本保證、重要布局、戰略支撐、穩定保障、理念指引、格局構建等方面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實踐進路。
【關鍵詞】系統觀念 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8.007
【作者簡介】劉明松,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建設理論與實踐。主要著作有《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當代價值》(論文)、《求解民生問題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線索》(論文)、《在共建美好世界中深化新發展理念》(論文)等。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1]堅持系統觀念是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總結,是基于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客觀需要,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踐選擇。
把握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經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2]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正確處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關系,深刻把握其中的重大問題,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堅持發展地、全面地、系統地、聯系地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和重要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3]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繼續堅持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走向勝利,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提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強調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種關系,彰顯出運用系統觀念建設社會主義的智慧。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系》從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和外國的關系十大方面強調處理好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關系[4],初步運用系統觀念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指出,“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無論糧食問題,災荒問題,就業問題,教育問題,知識分子問題,各種愛國力量的統一戰線問題,少數民族問題,以及其他各項問題,都要從對全體人民的統籌兼顧這個觀點出發”[5],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多方面的問題,提出“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6],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各種問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智慧。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最大的政治,不斷深化運用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鄧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指出:“為了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任務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種任務之間又有相互依存的關系,如像經濟與教育、科學,經濟與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7]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兼顧好系統內各種關系,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述:“要提倡顧全大局。有些事從局部看可行,從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從局部看不可行,從大局看可行。歸根到底要顧全大局。”[8]因而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綜合考慮、統籌兼顧好各項發展事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成為運用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創造性成果。江澤民同志在《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中指出,“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種關系,特別是若干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9],從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速度和效益的關系,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第一、二、三產業的關系,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關系,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系,公有制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的關系,收入分配中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關系,擴大對外開放和堅持自力更生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等十二個方面進一步分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更加具體地運用系統觀念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前進的方法與思路。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成為系統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理論指導。[10]“全面”強調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統一整體;“協調”強調統籌城鄉與區域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強調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統籌兼顧”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工作方法,強調兼顧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使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統籌“兩個大局”,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堅持以系統觀念全面統籌、協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各方面各領域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構建系統全面、邏輯緊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11]“堅持系統觀念”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推進“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了全面部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總體架構和基本路徑。我們黨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搭建一套更加系統的治國理政新框架,抓住關鍵環節、關注重點領域、把握主攻方向,促進戰略舉措與戰略目標相結合,形成全面系統的中國式現代化戰略部署。我們黨提出“十個明確”與“十四個堅持”,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方面,全方位回答了如何以系統觀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概括和戰略指引,成為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行動綱領。
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邏輯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12]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基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實際作出的戰略選擇,具有深刻的現實邏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與我國具體實際的結合,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智慧。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求我們從現實出發,綜合考慮我國所處發展階段,我國現代化的價值立場、發展特點、發展方式、制度優勢等,理解好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邏輯,發展好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成果,全方位、全過程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這項偉大系統工程。
我國所處發展階段是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方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13]。我們從實際出發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是要立足于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時代方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實現的使命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當前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依據。黨的十五大報告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作出概括,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是由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轉變為全國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是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后的發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這些基本特征都表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長期逐步發展的階段,需要我們堅持以系統觀念循序漸進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黨的十七大報告分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新階段新特征,指出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任務更加艱巨,統籌發展要求更高,這要求我們要有系統觀念,從全局和整體出發更加系統全面地推進新歷史條件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目前的現代化是發展不平衡且不充分的現代化,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是關系全局的矛盾,需要我們加強系統觀念的指引,統籌平衡好各方面的發展,解決好現代化進程中的各項矛盾,更加全面地滿足廣大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導向。我國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確保中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實現現代化,現代化的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是我們黨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中國式現代化是事關十四億多人民幸福生活的系統工程,要求我們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系統性,協調好人民的發展利益,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實現更加平衡與更加充分的發展,在實現現代化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立場。“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14]堅持全體人民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遵循。現代化本質上是要實現人的現代化,“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15]。“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6]。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作出維護人民整體利益的舉措安排,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民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權益,旨在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的共同愿望。從現在起,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從系統觀念出發,兼顧好廣大人民的發展利益,利用好我國的人口優勢,帶領全體人民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勝利。
實現全面的現代化是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各方面各領域都“強”的國家,是集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農業強國、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等于一體的強國。實現各領域全方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以整體性謀劃。從黨的八大提出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的“四個現代化”,到后來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提出“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17],再到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四個現代化”調整為現代的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新四個現代化”,不斷認識到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全面的現代化,是涵蓋多方面工作的系統工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被認為是繼“四個現代化”之后的“第五個現代化”,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我們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旨在推動形成一整套緊密相連且相互協調的各領域體制機制的國家制度,運用國家制度管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只有堅持系統觀念,才能真正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整體效能,全面提高治理能力。
“并聯式”推進現代化是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客觀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18]從現代化的發展過程與方式看,我國的現代化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的現代化。實現“四化同步”協調發展,是一項復雜而又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布局、協調推進各領域的發展,積極應對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挑戰。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并聯式”發展途徑,運用系統觀念協調兼顧各個“現代化”間的關系,不忽視某一任務,規避發展中的風險與挑戰,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彎道超車,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穩步向前。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19]。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我們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法寶。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20]。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克服了許多困難,辦成了許多大事,取得了許多成就,我們創造了消除五千年來絕對貧困的歷史奇跡,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樣地,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能創造十四億人口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21]邁向新征程,要堅持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充分利用體制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凝聚黨心軍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各方面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把各方面智慧凝聚起來,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推動現代化事業發展。“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要堅持系統觀念,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畫中國式現代化的同心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系統工程的實踐進路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22],堅持系統觀念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法原則,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我們黨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既胸懷全局統籌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系統擘畫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指明了戰略步驟、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等,對中國式現代化事業進行了系統謀劃與統籌推進。完整、準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將系統觀念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的各方面、全過程,遞交新時代以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滿意答卷。
根本保證:堅持黨總攬全局與協調各方,做好頂層設計。堅持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做好全面的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根本保證。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是由多種要素組成的。其中,堅持黨的領導是這項系統工程最核心最關鍵的要素。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是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總設計師,勾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藍圖。只有堅持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我國現代化始終堅持正確方向,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行穩致遠。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頂層設計。要做好前瞻性思考,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23]首先,把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置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思考,惟其才能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其次,加強各項工作的關聯性,使得系統工程的各項舉措相互配合與相互促進,“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24]。再次,兼顧協調各方利益,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作出具有全局性的判斷與決策。最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優勢,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做到全國一盤棋,形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重要布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實現協同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做好全局性謀劃,促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同發展,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物質基礎,以政治建設提供政治保證,以文化建設提供精神力量,以社會建設提供穩定環境,以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生態保障,形成有機整體,共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同時,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是有重點的系統,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現代化系統的中心,抓住“牛鼻子”,以經濟建設的發展牽動整個系統的發展。“四個現代化,集中起來講就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行。科學技術主要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的”[25],其他方面的建設要服務于現代化系統的中心。要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實現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每一項建設都是構成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大系統工程的子系統,需要堅持以系統觀念加以謀劃。一是完善經濟建設子系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系統觀念貫穿高質量發展全過程,[26]“主要經濟體要樹立共同體意識,強化系統觀念,加強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協調好財政、貨幣政策的目標、力度、節奏,防止世界經濟再次探底”[27];二是完善政治建設子系統,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順應事業發展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加以推進”[28];三是完善文化建設子系統,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四是完善社會建設子系統,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思考和謀劃社會保障事業發展”[29];五是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子系統,加強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30]。
戰略支撐:加強戰略性部署,發揮系統整體聯動作用。“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絕不能犯戰略性錯誤”[31]。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作出正確戰略決策,要堅持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形成系統工程的戰略支撐。同時,重視細化工作思路與政策措施,抓準抓好系統工程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辯證統一關系,實現站位要高與做事要實的統一,在戰略指導下制定策略,以策略為戰略服務,實現戰略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算好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大賬總賬”與“小賬細賬”。
堅持以系統觀念加強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要在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提升整體效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一方面,要固根基、揚優勢。堅持以教育為基礎、以科技為關鍵、以人才為根本,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三者有效互動,發揮整體聯動作用,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良性循環和戰略性支撐。同時,練好內功,穩固教育基礎,站穩腳跟,筑牢人才根基,鍛造長板,發揚科技優勢,讓科技創新人才成為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優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助力。另一方面,要補短板、強弱項。“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32]。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系統的薄弱環節,實現全面的現代化需要補好農業現代化這塊短板,促進“四個現代化”同步實現。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以工補農、工農互促,進而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同時,堅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強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
穩定保障:防范化解各種風險,維護系統穩定秩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3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系統工程,需要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問題,保證系統工程的穩定性。要以安全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以穩定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提,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把安全和穩定貫穿現代化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維護好系統工程的穩定秩序,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屏障。
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34],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系統全局,增強憂患意識,研判中國式現代化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做好充分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既要防范金融方面的系統性風險,增強政策協同性;還要防范自然方面的風險,避免自然災害和環境污染;也要防范衛生安全方面的風險,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要積極化解中國式現代化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不為局部的利益犧牲整體的利益,不為一時利益犧牲長遠的利益,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理念指引: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系統保持活力。“我們要樹立守正創新意識,保持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性。面對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政黨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探索優化方法路徑,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為現代化進程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活力”[35]。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在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新問題新情況與時俱進地探索新理念新思想,不斷拓展與深化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形成把握規律性、彰顯時代性、富于創造性的中國式現代化成果,推動系統工程持續優化。
新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正確的現代化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注入了新鮮活力,彰顯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內在統一、綜合協調的辯證關系的智慧,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指導原則。新發展理念從中國式現代化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不同方面為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提供了指引,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科學判斷與實踐要求。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要以創新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以協調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以綠色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以開放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解決內外聯動發展問題;以共享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各理念的側重不同,共同構成一個相互貫通、有機聯系、邏輯嚴密的理論整體,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先進理論優勢。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使之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促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現代化。
格局構建:統籌系統內外發展,促進良性互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要“善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36],協調好系統整體與外部環境的關系,處理好系統工程中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統籌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內部與外部關系的重要路徑選擇,是掌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主動性的重要決策謀劃。要將“內循環”和“外循環”辯證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注重內循環驅動、外循環助推,有效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良性互動。
一方面,“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37]。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立足點,是我們黨創造歷史偉業的重要法寶,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實踐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獨立自主探索出的一條新道路,唯有立足自身,依托國內大市場優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才能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實現穩步發展。另一方面,“應該秉持兼容并蓄的態度,虛心學習他人的好東西,在獨立自主的立場上把他人的好東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們自己的好東西”[38]。我國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世界,需要敞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促進交流互鑒,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為此,我們應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同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拓展世界現代化的選擇與途徑,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致力于實現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為推進世界現代化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階段我國發展環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1ZDA004;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梁嘉慶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3][33][37]《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日報》,2023年2月8日,第1版。
[2]《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2頁。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484頁。
[5]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之三)》,《人民日報》,1957年6月19日,第3版。
[6]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之一)》,《人民日報》,1957年6月19日,第1版。
[7][8][16][25]《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9~250、82、163、240頁。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60頁。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年,第5頁。
[11][1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12][22]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人民日報》,2020年11月4日,第2版。
[14]《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人民日報》,2021年1月12日,第1版。
[15][35]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23年3月16日,第2版。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6頁。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24~25頁。
[19]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6月1日,第2版。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23頁。
[21]習近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6日,第4版。
[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2頁。
[2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32頁。
[26]《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 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人民日報》,2021年10月23日,第1版。
[27]習近平:《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人民日報》,2022年1月18日,第2版。
[28]習近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求是》,2022年第4期。
[29]習近平:《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求是》,2022年第8期。
[30]《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 共同建設偉大祖國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人民日報》,2022年3月6日,第1版。
[31]習近平:《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人民日報》,2022年7月1日,第1版。
[32]習近平:《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34]習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人民日報》,2022年5月16日,第1版。
[36]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
[38]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6日,第2版。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Systems Thinking
Liu Mingsong
Abstract: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summary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insist on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of a series of major relationships and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systems thinking is a strategic choic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alities of China's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roach and advantage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reflecting the wisdom of combining Marxist modernization theory with China's specific reality. It is a practical way to explore the systemic projec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with systems thinking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fundamental guarantee, important pattern, strategic support, stability guarantee, conceptual guidance and paradigm construction.
Keywords: systems think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