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國資國企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發揮好國有企業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帶動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撐。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見成效,要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我國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大,一些企業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同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要求不相適應。要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管理體制,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國企整合重組,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要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進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
——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確定人才培養規模,優化結構布局,在選拔、培養、評價、使用、保障等方面進行體系化、鏈條式設計,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研究人才。要推動國有企業完善創新體系、增強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國有企業原創技術需求牽引、源頭供給、資源配置、轉化應用能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強調
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要加大勘查力度,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要明確重要能源資源國內生產自給的戰略底線,發揮國有企業支撐托底作用,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
要確保能源供應,實現多目標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應,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帶頭保供穩價,決不允許再次發生大面積“拉閘限電”這類重大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掛帥”體制機制,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制,適合部門和地方政府牽頭的要牽好頭,適合企業牽頭的政府要全力支持。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做強做優做大。當然,國有企業也要改革優化,但絕對不能否定、絕對不能削弱。要堅持和完善新型舉國體制,不斷增強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內容綜合整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