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對江蘇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江蘇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這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新突破、新作為、新經驗、新提升這“四個新”,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聚焦重點領域,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才能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物質技術基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才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加強探索,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積累豐富的經驗智慧。社會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才能更有力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會這“四個新”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全面把握著力點,做到謀深謀實、落細落地。
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新征程上,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區域創新高地,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營造良好企業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面臨重構,維護好、保障好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新征程上,必須在強鏈上下功夫,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補鏈上做文章,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在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上持續用力,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在延鏈上出實招,著眼未來發展,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和產業升級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領域構建新的增長引擎。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新征程上,要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讓文物和文化遺產煥發光彩、永續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只有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與時俱進,才能更好保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新征程上,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和鄉村治理協同推進機制,提升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快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需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要圍繞“四個新”的要求,匡正干的導向、增強干的動力、形成干的合力,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干出一番業績。只要我們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主動、聚合眾力,以釘釘子精神、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積小勝為大勝,就一定能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業績。
(作者為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