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治理的良性發展是當代中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走向共同富裕、建設農業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環節。鄉村治理中存在的腐敗現象,不但影響了鄉村社會的穩定,降低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農業強國的障礙。為此,要不斷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完善鄉村治理中的各項制度、強化鄉村干部激勵制度、進一步增強廉潔教育培訓、加大腐敗查處力度,對鄉村治理腐敗問題進行切實有效的整治。
【關鍵詞】鄉村治理腐敗 治理現代化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擘畫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并指出“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而整治鄉村振興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則事關鄉村振興的成敗。當前,我國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但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具體案例看,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仍需警惕,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解決好鄉村治理中存在的腐敗問題,要把握好鄉村治理腐敗的特點,深刻認識鄉村治理腐敗的危害,找到切實有效的整治措施。
鄉村腐敗問題的特點
鄉村治理腐敗是我國基層腐敗的主要表現。近年來,賄選、惡霸欺民、非法交易、侵吞集體財產、以公謀私、非法占用農民拆遷款、違規套取農業資金以及違法發放低保等一系列鄉村治理腐敗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鄉村腐敗問題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其一,腐敗主體呈現新傾向。一是鄉村治理的腐敗主體泛化。一段時間,鄉村“兩委”一把手由于權力相對集中,是鄉村治理腐敗現象主體。近幾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以及鄉村治理透明度與公開性的提升,鄉村“兩委”一把手單獨腐敗的幾率大大降低。一些鄉村“兩委”一把手與鄉村“兩委”的一般工作人員逐步出現合作腐敗的現象,鄉村治理腐敗主體泛化趨勢比較明顯。二是鄉村治理腐敗主體作風問題較突出,一些鄉村干部拘泥于上級交予的繁雜瑣事,思想固化、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在學風建設上,忽視對政策的了解與文化素質的提高,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嚴重,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工作作風上,簡單粗暴,服務意識淡薄,行政效率低下,組織紀律渙散,缺乏擔當意識和責任心。在生活作風上,一味追求物質享受,大搞鋪張浪費,攀比之風盛行,甚至一些鄉村干部價值觀扭曲,不信馬列信鬼神。三是個別鄉村治理腐敗現象與黑惡勢力勾結在一起。個別鄉村干部與黑惡勢力勾結在一起,把持鄉村資源、財產及各種鄉村事務,充當“關系網”“保護傘”,破壞鄉村政治生態。有的黑惡勢力還通過霸選、騙選、賄選等方式破壞鄉村選舉,當選鄉村干部。
其二,腐敗形式相似、手段異化。從腐敗形式上看,鄉村治理中的腐敗形式大體相同。一是鄉村干部直接侵占集體利益。一些鄉村干部不遵守法律法規,缺乏書面合約規定、大多以口頭契約為主,僅憑自己一句話就作出決定,以較低價格轉手集體“三資”,并從中攫取個人利益。隨意更改合約規定的承包期限,導致集體財產受損嚴重。二是村內資產和相關要素資源難以得到有效配置,村內工程項目托關系、走后門,招標不透明、作弊現象較嚴重,資源使用大手大腳,造成無端浪費。上級財政撥款難以真正用在村民身上,違法抽取、占用、貪污現象存在,導致上級惠農資金價值大大貶損。從腐敗手段上看,鄉村治理中的腐敗手段更加隱蔽,顯性腐敗減少、隱性腐敗增多。在吃喝上,內部食堂、培訓中心、農家樂甚至鄉村干部、群眾家中成為消費的主要場所;在費用報銷上,通過虛開發票、做假合同將違規消費的費用轉移到衛生安全、環保生態、業務培訓、紅色教育等項目上面;在收禮上,一些鄉村干部利用婚喪嫁娶、喬遷節慶等機會大辦各類宴席違規接受各類禮品禮金以大肆斂財,甚至“打擦邊球”,通過打麻將、微信紅包、網絡轉賬、電子禮品預付卡、網店提貨券等名義變相收受賄賂。更有的鄉村干部為了照顧親友視政策與法律為無物,在各類鄉村事務如土地承包、新村建設、鄉村項目上暗中設置“門檻”,達到優厚親友的目的。
其三,腐敗領域逐漸轉移擴大。一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主要表現為挪用公款組織聚會、大吃大喝、外出旅游和婚喪之事鋪張浪費、大肆收取錢財等。二是違規進行土地征用、拆遷以及基礎工程建設,主要表現為虛假上報和違法占用征地拆遷補償款,在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礎建設領域招投標中弄虛作假,收受賄賂等。三是違規使用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主要表現為謀取私人利益、違規濫用“三資”,占用集體財產,違規發放獎勵補貼等。四是不合規管理涉農財政資金。主要表現為違規撥用搶險救災、防汛抗旱、扶助貧困以及合作醫療等專項資金,在管理涉農資金的過程中貪污腐敗,收受賄賂,挪用公款大吃大喝等。五是利用手中職權在公共事業服務上謀取私利,主要表現為保護黑惡勢力,在證件辦理、子女入學等方面違規收取費用,收受財物賄賂等。
其四,腐敗持續性強且影響惡劣。鄉村治理腐敗是破壞農村基層政治生態的病菌,傳染力大、污染面廣。鄉村治理腐敗多發生在基層社會神經末梢,涉及鄉村群眾的日常生活,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與交往方式,具有“情節輕”“數量大”“距離近”“面源廣”“形式多”的特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嚴重的剝奪感。其與高官巨貪相比,“蠶食”“啃噬”“蠅貪”等行為更不易被人民群眾所發現并舉報。而一旦鄉村干部走上貪腐之路,積小成多,其胃口會越來越大,就會使鄉村群眾普遍受害。特別是在鄉村治理腐敗中,一些鄉村干部表面打著“人情”“為你好”的幌子,實則不斷蠶食鄉村群眾的切身利益,使鄉村群眾“有苦說不出”,這不但損害了鄉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破壞了鄉村社會的交往秩序和社會生態。
鄉村腐敗問題的危害
腐敗的存在會破壞社會和諧局面。鄉村是我國社會的最基層,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密切相關。相較于高官巨貪,鄉村群眾對近在眼前的腐敗感受更為真切。鄉村治理腐敗的性質是直接地與民爭利,嚴重損害了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其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影響了鄉村社會的穩定。農村穩則國家穩,農村安則社會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腐敗斗爭一直在路上,“打虎”“獵狐”成果顯著,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認同。那些發生在基層群眾身邊、損害了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腐敗,不但影響并破壞著鄉村的秩序,而且影響了鄉村群眾的生產生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鄉村治理腐敗使鄉村群眾的利益受損,給鄉村社會的穩定帶來破壞。
二是降低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黨的執政根基來自于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清正廉潔,不僅關乎黨和政府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而且關乎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鄉村治理腐敗嚴重損害鄉村群眾的利益,使鄉村干部的形象大打折扣,從而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動搖了鄉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三是成為鄉村振興、農業強國建設及實現共同富裕的阻力。鄉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場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場所。但是鄉村治理中存在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絆腳石和阻力器。要在鄉村實現共同富裕、農業強國目標必須遏制、消除鄉村治理中的腐敗現象。
鄉村腐敗問題的整治措施
第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鄉村治理體系,不但可以使鄉村治理在更加有序的范疇內推進,還能有效壓縮腐敗滋生蔓延的空間。自治、法治、德治在鄉村治理中既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又相互關聯、相互交融。
自治處于根本性的地位,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自治是鄉村群眾在一定地域范圍進行自我治理的制度和行為,加強鄉村自治,實質上就是保障廣大鄉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法治為自治與德治提供法律保障。鄉村治理要充分實現自治,必須要有法治的保障和約束為前提,否則,自治和德治都必將陷入危機。完善鄉村法治體系,堅持法治原則,應當從立法、執法、司法、法治宣傳等角度合力推進。德治是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道德支撐,是個體對鄉村公共生活的價值遵循與底線原則。在鄉村治理運行中,德治以優秀傳統文化、村規民約和現代先進理念為依托,通過強化道德的教化功能,形成鄉村公共意識、維護鄉村秩序、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弘揚德治,做好鄉村治理過程中的道德教化,為自治與法治營造氛圍,應當著眼于鄉村“軟規則”、鄉村文化的發掘和鄉村道德教育等方面。
第二,完善鄉村治理制度建設。消除鄉村治理腐敗,需要在鄉村治理的各項制度上下功夫,通過制度的完善來壓縮腐敗的空間。一要完善鄉村干部選舉任期制度。在鄉村干部選舉上,要把好入口關,把德才兼備、遵紀守法、一心為公的人納入到候選隊伍中來,嚴格選舉程序、防止人為操縱選舉、確保鄉村群眾根據自己的意愿行使選舉權。對于情況復雜、問題嚴重的鄉村的選舉要加強監督指導,對破壞選舉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從嚴處理。要堅持能上能下、定期輪崗原則,嚴格按照任期制原則要求鄉村干部,從制度上消除少數黨員干部“非我莫屬”“唯我獨尊”的錯誤觀念,增強競爭觀念和擔當精神。
二要進一步健全村務公開制度。確保村務活動能為所有基層群眾所知曉,讓權力在一個透明的環境下運行。要認真落實鄉村事務公開制度,確保各類事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間、地點、程序都依法依規進行,在鄉村群眾關注的重大決策、重大事務及財務收支等問題上,要做到及時、真實、全面公開。要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主要討論內容和最終結果及實際工作開展情況;鄉村財務和債務情況;各類費用繳納情況;鄉村土地、集體企業和承包經營情況;征用土地的補償情況及宅基地分配情況;稅收減免政策,鄉村“一事一議”活動物力和人力資源籌集情況;各類補貼兌現情況,以及各項優惠和資助政策的實施情況;生活保障和救災救濟情況;鄉村干部工作效果和報酬情況;鄉村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及時公開。
三要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讓鄉村群眾積極參與到村內各項事務的管理當中,保證基層在黨的領導下開展的自治工作可以有序開展。要完善村民代表會議的利益表達功能。讓村民在參與村級組織的決策活動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參與到村務管理之中。要創新村民代表監督機制,讓村民知道哪些決策是應該作出的以及應該怎么實現,對他人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同時,還要建立村民代表的退出機制。
四要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建立村務監督工作例會制度,對重大事項進行討論并提出意見,審議其工作執行情況;推行村民說事制度,鄉村治理各類主體一起討論鄉村事務并進行集體決策;建立村務監督兩級會審制度,發揮村監會和鄉(鎮、街道)紀(工)委的監督作用;建立報告述職制度,村監會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村黨組織和村民會議匯報工作情況,接受多方意見。
第三,構建科學合理的鄉村干部激勵制度。鄉村干部作為鄉村治理的重要主體,對上與各級黨委和政府相聯系,對下與鄉村群眾相溝通,其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狀態直接決定著黨和國家政策在基層的落地情況,也決定著鄉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因而,要調動鄉村干部工作的主動性,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解決鄉村干部的后顧之憂。一要保障鄉村干部的經濟待遇。要建立鄉村干部科學合理的收入保障機制,確保鄉村干部的工資待遇、績效薪酬在合理的范圍內,對優秀鄉村干部還要予以額外的激勵,形成“獎勵先進、勉勵后進”的良好氛圍與機制。二要提升鄉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對于清正廉潔、貢獻突出的優秀鄉村干部典型,不但要對其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貌予以表彰,還要給予其政治上的待遇,如頒發諸如最美鄉村干部、先進基層工作者等榮譽表彰,還要在鄉縣等各層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上予以傾斜。三要提升鄉村干部的社會待遇。一方面,要按照國家要求全面落實鄉村干部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待遇。另一方面,已離任的鄉村干部在鄉村事務及鄉村社會活動及組織的參與中,也應賦予其一定的話語權。
第四,進一步增強廉潔教育培訓。鄉村干部廉潔與否關系到村集體經濟、鄉村企業、鄉村群眾的各種利益。因此,要定期組織加強村級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建設的培訓,提升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履職盡責能力,不斷夯實廉潔自律的思想根基,增強村干部拒腐防變心理約束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營造濃厚氛圍。不斷加大廉政教育的宣傳力度,使鄉村干部群眾人人皆知、人人參與,釋放“廉潔光榮、貪腐可恥”的強烈信號,不斷提高鄉村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二要創新廉潔教育形式,推進廉潔教育常態化。要根據鄉村干部的特點,把廉政教育融入到干部群眾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注重用鄉村干部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進行廉政教育,比如,觀看反腐倡廉的音像資料、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等。同時,還要使廉政文化進鄉村,通過戲曲、歌曲、電影、文藝匯演等形式,讓鄉村干部群眾接受廉政教育。此外,注重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著力解決一些村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觀念淡化、法紀意識淡薄、責任擔當意識缺失等突出問題,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要注重提升干部法治素養,系統化地展開法律法規的培訓,對有關民主監督、農村自治的各類規定,對依法、依程序監督方面的技能,對村務監督委員會中成員的職責,對紀檢監督、審計以及賬務方面的常識,都要展開培訓,以使鄉村干部確立法律意識與自我監督意識。
第五,加大鄉村治理腐敗查處力度。加大打擊懲治力度,是對腐敗的最大震懾。預防鄉村治理腐敗,要加大執紀力度,對鄉村治理中的腐敗行為堅決查處、懲治震懾。一要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結合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快查處、嚴追究,不斷加大懲治力度,形成全面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要精準把握重點,深入整治突出問題。著力糾治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加強對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著力整治騙取套取、截留挪用惠農補貼資金,在工程建設中搞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等問題,推動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體系。強化基層監督促進鄉村治理,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村霸”,持續推動移風易俗。
二要持續督促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糾治返貧摸排走過場、幫扶不及時不精準,“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項目管護不力等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堅決懲治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等方針政策落實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從嚴從重懲處國有糧倉“碩鼠”,嚴肅查處違法占用耕地背后的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深化治理餐飲浪費。要堅持嚴的基調,對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和“回頭看”,對新增問題線索嚴查速辦、動態清零,加大線索存量處置力度,嚴查違紀違法問題。要加強監督貫通協同,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情況納入巡視巡察、派駐監督重點,加強與財政、農業農村、審計等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整合運用基層監督力量,凝聚整治工作合力。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楚向紅:《近幾年來農村腐敗呈現的新態勢及其治理對策》,《中州學刊》,2019年第2期。
②馬彥濤:《打造我國鄉村治理體系的三維審視》,《寧夏黨校學報》,2018年第1期。
③王立勝、陳鍵、張彩云:《深刻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解讀》,《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年第4期。
④卜萬紅:《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鄉村“微腐敗”的成因及其治理》,《學術研究》,2021年第3期。
責編/于洪清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