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理論 > 正文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目標和思路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深刻把握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目標要求及相互關系,著力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把握三大特性的相互關系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是緊密聯系的,完整性和先進性可以促進和提升產業體系的安全性,安全性又是建設具有完整性和先進性產業體系的重要保障。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將三者統一起來,協同推進,夯實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

完整性是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反映了產業門類齊全和體系完備的程度,是經濟運行與發展的基礎支撐。產業體系完整能夠增加經濟韌性,降低意外和突發事件給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帶來的沖擊。我國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僅僅人民吃穿住行等生活消費的需求體量就十分巨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必須依靠本國產業,提升國家經濟實力更需要依靠本國產業。產業體系的完整性是我國在國際上保持獨立、不依附他國的經濟基礎,是立足我國國情的基本要求。建設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完整的工業門類,而且還要具備完整的研發設計部門、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的檢測檢驗體系、完整的物流體系和儲備體系等。我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但對照高質量發展的標準來看,我國在一些關鍵環節上還存在不足,要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統籌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鞏固并提升我國產業門類齊全和體系完備優勢,在產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保持產業廣度。

先進性與完整性具有密切的聯系,沒有先進性很難保持完整性。一方面,隨著前沿技術不斷演進,新技術催生的新行業不斷發展。例如,數字技術推動大數據、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等的發展,使得產業門類和細分行業不斷豐富,完整性的內容因此而擴充;另一方面,產業體系的基礎是科技實力,如果不是建立在先進技術基礎之上,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就沒有競爭力,就有可能在全球競爭中被排擠出市場,因此也就無法保持完整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體現產業體系先進性的重要載體。保持和加強產業體系完整性,必須要大力發展具有先進性的產業。產業體系的先進性是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掌握國際產業競爭主動權的關鍵。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產業體系的先進性還需進一步提高。必須進一步強化前瞻思維,提升產業體系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包括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完善產業組織方式以適應技術進步帶來的一系列變化,持續增強產業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在產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提升產業高度。

安全性是產業體系的韌性和抗風險性,是產業體系抗擊超級沖擊和意外風險的內在要求,是大國經濟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面臨的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上升。產業體系的安全性主要體現為產業鏈供應鏈在關系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國家安全等重點產業領域充分布局,實現保障有力,能夠在國家安全面臨挑戰時確保國民經濟安全穩定運行。在這方面,既要考量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重點產業領域要有合理規模的布局,又要考量產業體系的先進性,主要是看各產業門類內部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方式的先進程度,特別是重點產業領域要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或服務。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必須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強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建設,加大未來產業人才培養力度,建設安全有韌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極端沖擊,在產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增強產業韌度。

發展基礎及現實差距

產業體系的現代化不僅體現為產業發展本身的質量及其對經濟發展的物質支撐,而且體現為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結構比例、協同配套、融合聯動,以及產業體系對經濟社會其他領域的支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工業體系完整、門類齊全,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還擁有超大規模市場這個寶貴的戰略資源,為產業發展帶來顯著的規模經濟優勢、創新發展優勢和抗沖擊能力優勢。但是,也要看到,我國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滯后、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等短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既要充分認識現有基礎,也要正視存在的差距和挑戰。

一是充分認識產業體系完備與產業基礎能力較弱之間的矛盾。我國雖然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農業和服務業也得到較充分的發展,產能高、規模大,但在某些細分產業高端環節發展尚不充分,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并存。工業結構仍以一般重化工業為主,高端先進制造業如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集成電路等比重還不高。在國內發展條件、國際發展環境發生復雜變化的情況下,我國產業體系的缺項和短板問題容易被凸顯和放大,成為制約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

二是充分認識產業結構高度化與產業鏈控制力較弱之間的矛盾。在現行評價標準下,我國產業結構呈現明顯的高度化特征,即第三產業占比不斷提高,三次產業內部的現代農業、高端制造業、科技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高端產業占比也快速上升。同時,我們依然面臨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產業標準話語權較弱等問題,高端產業領域中多數企業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中處于中低端,缺乏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和話語權。

此外,我國產品質量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大、市場服務能力不足、資源利用率和關鍵礦產品自給率較低,這些都不利于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找準建設主攻方向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我們必須加強戰略謀劃,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核心問題,既要堅持問題導向,也要堅持系統思維,既要堅持開放發展,也要堅持底線思維,既要注重體系建設,也要提升要素水平,找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攻方向,增強政策引導力和協同性,統籌推出一攬子扎實管用的政策舉措。

第一,運用系統思維,明確發展方向,解決實際問題。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相比,我國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堅持問題導向不等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明確產業體系建設方向,運用系統思維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例如,解決我國基礎學科建設與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問題,要從科學體系、產業體系、制度體系等方面統籌發力,從原始創新、技術應用、產品開發等上下游協同拉動,既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大企業的核心作用,又要運用市場化手段鼓勵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同時還要全面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二,堅持底線思維,統籌補短板和鍛長板。當前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斷加深,全球產業發展格局深刻調整。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在補短板、鍛長板,確保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力爭在全球產業鏈布局和國際分工中占據有利位置。我國要集中力量,采取多種措施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做好應對預案,深入推進強鏈補鏈穩鏈,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性。同時,還要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第三,堅持供需兩側發力,拓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空間。供給與需求失衡是我國一些新技術、新產品不能快速突破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一些重大工程項目中,消費者往往首選國際知名品牌而非國產品牌,企業創新的市場驅動不足。供給側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要素投入與產出難以很好滿足創新需求和填補空白的要求。從供給和需求兩側發力,要求我們既要堅決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又要強化科技、人才、數字、資金等要素的投入,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更好抵御風險、迎接挑戰。

第四,堅持統籌推進,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微觀主體和重要載體。大型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產業發展中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力量。要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鼓勵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在技術攻關、生產驗證、標準制定等方面加強合作,提高產業鏈協同創新和融通發展水平。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王卓怡]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