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布置下這么一個題目。我們應該怎樣認識文化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我國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形成了哪些經驗和啟示?應當從哪些方面深化文化經濟研究?本期學術圓桌約請專家學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編者
主持人:
本報記者 張怡恬 殷鵬 鄭延冰 王影迪
嘉賓:
南開大學原副校長 逄錦聚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院長 馬峰
蘇州大學特聘教授 任平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 魏鵬舉
①
“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揮效能的物質平臺。然而,任何經濟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
——習近平:《文化是靈魂》,選自《之江新語》
記者: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文化與經濟從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的。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和把握文化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逄錦聚:從一般意義上說,經濟是指人類社會以物質生產為基礎的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環節在內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式(哲學、政治、法律、藝術、道德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經濟作為人類生存發展最基礎的活動,是與人類的產生、發展同時產生和發展的;文化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上的,都是伴隨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
從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看,經濟發展決定文化發展,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形態的反映,又顯著影響社會經濟發展。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前進。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關系的論述,是理解和把握文化與經濟關系的基本原理。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可以分為先進文化和落后文化。先進文化對經濟發展起正向的、促進的作用,落后文化對經濟發展起阻礙的甚至破壞的作用。
我國歷史上形成了“盛世修典”“盛世修文”的傳統,在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基礎上編纂經典、加強文化建設,同時又以文化建設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這當中就包含著文化與經濟相互促進的深刻哲理。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強調經濟基礎作用、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的同時,也強調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出“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等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把握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馬峰: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古老而常新。我國先哲很早就認識到經濟對文化的基礎性作用,提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等重要思想。同時,我國古代經濟思想蘊含很強的人文價值,追求“經世濟民”,強調人的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比如,千百年來,我國形成了魯商、徽商、晉商、浙商、閩商等帶有區域文化特點的商業群體,體現了文化和作為文化載體的人對經濟形態的塑造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文化與經濟關系的認識逐步加深。一方面,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屬性,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前進方向和道路;文化的物質形式或者說文化產品像一般商品一樣具有經濟屬性。另一方面,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人的因素,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作用;經濟發展不能唯指標化、唯數據化,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先進文化與生產力中最活躍的人的因素一旦結合,就會極大提高勞動力素質,拓展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提升人類改造自然、創造財富的能力。
任平:文化與經濟好比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車輪,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從世界歷史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往往會推動文化發展,同時文化也會“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活動之中,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動力。比如,古希臘時期愛琴海沿岸的居民進行相互貿易,推動城邦經濟發展,并孕育出相應的哲學思想和制度文化,促進各城邦經濟繁榮和貿易發達;古絲綢之路不僅開辟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往來之路,也在經濟貿易發展中開辟了各國文化交流、文明傳播之路;等等。從唯物史觀看,經濟與文化之間存在著決定和被決定、作用和反作用的關系,這為我們進一步考察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魏鵬舉:古今中外的先哲大都強調道德觀念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比如,我國古人重視“義利之辨”,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追求財富都需要以“道義”為前提,只有符合社會共同價值的經濟活動才是有意義、可持續的。正如董仲舒所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在西方的知識傳統中,從古希臘開始也強調德行的重要意義。對于推動社會進步,德行的意義和價值要高于物質財富;對于實現個人價值,文化意義上的精神財富追求也比單純的物質財富追求更為崇高。比如,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分析了道德觀念對于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
對文化與經濟關系的研究大致包括三個層面:在宏觀層面,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表明,經濟是基礎,文化發展總體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但也有能動的反作用;在中觀層面,現代文化產業研究發現,文化產品和服務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市場價值;在微觀層面,針對微觀經濟主體的文化建構以及文化環境對經濟主體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一定社會的文化環境總是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產生著同化作用。
②
“所謂文化經濟是對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的統稱,其實質是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
——習近平:《“文化經濟”點亮浙江經濟》,選自《之江新語》
記者:從古至今,我國一直既重視物質發展,也重視精神文化提升。我國在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方面形成了哪些經驗和啟示?
逄錦聚: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農耕文明長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燦爛的文化,比如,關于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于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關于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關于儉約自守、力戒奢華的思想,等等。這當中,也蘊含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難題的重要思想。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取得了重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比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經濟、文化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把中國經濟發展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文化上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經濟思想的挖掘、闡發,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秉持開放包容,善于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提供豐厚滋養;等等。
任平:我國在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許多經驗啟示,擇其要者有以下幾點:
一是文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經濟繁榮發展提供深厚底蘊。比如,我國傳統文化講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經濟活動中注意突出人的因素、發揮人的作用;重視“義在利先”“先義后利”,在獲取利益時注意把道德、誠信等價值觀念放在前面;等等。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一道,引導、支撐我國經濟發展,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跳出西方市場經濟過度追求物質滿足的窠臼,在提升產品和服務文化品質的同時,也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注入精神動力。
二是更好推動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需要不斷深化對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互促共進機制的認識和把握。比如,江蘇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作了許多探索,歷史文化傳承、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交相輝映;浙江杭州正確處理保護傳統文化和發展現代經濟之間的關系,既通過傳統文化的轉化利用促進現代經濟發展,又讓經濟發展反哺文化的傳承保護。
三是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有利于增強社會凝聚力。比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鑄魂的作用,厚植經濟發展的文化底蘊,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
馬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形成了豐富實踐經驗。一是文化與經濟交融共生,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當前,文化產業成為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并日益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西方一些國家的文化產業起源于“文化工業”,突出娛樂化、唯利潤化不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致力于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二是文化與經濟相互賦能。文化與三次產業交融互動,既推動文化形態創新,又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文化與科技融合,催生出數字創意、網絡視聽、數字娛樂、線上演播等諸多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三是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功能作用日益凸顯。比如,文化和旅游部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發展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地區等文化產業群和黃河、長江、大運河等文化產業帶,聯合相關部委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充分發揮文化產業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作用,彰顯了文化鑄魂賦能、促進國家重大戰略落實的巨大效應。
魏鵬舉: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庶富教”思想,認為人口繁衍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經濟繁盛為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保障,在實現前兩者的基礎上加強文化教育、推動文化繁榮,為社會和諧與國家強大提供精神力量。這一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發展,對于我們今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也具有啟示意義。
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偉大實踐看,思想文化增強經濟活力,經濟繁榮促進文化自信自強。我國之所以能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以思想文化的力量激發全社會敢想敢干的創新精神、勤勞節儉的優良品德。同時,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也增強了全社會的文化自覺自信,提振了國內文化消費和國際文化貿易。比如,以“國潮”為特征的“文化+”消費繁榮,帶動整體社會消費活躍;對外文化貿易快速發展,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與貿易順差近年來都不斷攀升。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促進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③
“我們推進理論創新是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內的空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
記者:目前,學術界在文化經濟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馬峰:新世紀以來,我國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實踐日益豐富,也推動了相關學術研究。一是緊跟文化經濟發展加強實踐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文化產業集聚、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消費、國際文化貿易等。二是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研究視角。在宏觀層面,主要包括文化經濟發展頂層設計研究、中華文化元素對社會經濟發展促進作用及其動力機制研究等;在中觀層面,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研究卓有成效,重點行業、重要門類、主要業態的研究趨于細化,對文化生產、消費、傳播、貿易等方面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微觀層面,側重研究群體文化、傳統文化等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個體決策等方面的影響等。三是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得到加強。文化產業研究催生出藝術經濟學、創意經濟學、美學經濟學、區域文化經濟學等多個交叉分支領域,一些高校出版了《文化經濟學》相關教材,“文化產業管理”成為教育部學科門類中的本科專業,一些高校開展了研究生培養工作。但要看到,與目前文化經濟快速發展的實踐相比,相關學術研究成果和學科建設還是初步的,研究隊伍的學科背景大多是哲學、文學、歷史等人文學科,有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背景的研究人員數量雖在逐漸增多,但總量依然偏少,相關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入。
逄錦聚:近年來,我國文化與經濟交叉融合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理論研究方面,界定了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文化經濟的范疇,闡釋了文化經濟的特點及其與文化事業的區別與聯系,闡釋了發展文化產業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間的關系;等等。政策研究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引導促進文化消費、重視擴大文化出口等方面的思路措施。學科建設方面,提出文化經濟學的范疇,初步構建文化經濟學的理論架構;部分高校開設文化經濟學的相關課程、編寫文化經濟學的教材、試辦文化經濟學的專業。這些成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也促進了我國文化經濟的深入研究和發展。
魏鵬舉:當前,文化經濟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圍繞文化經濟化的特征、趨勢等方面展開分析,集中體現為文化產業研究。文化產業研究正日益成為對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經濟現象的綜合性、整體性分析,包括傳媒產業、娛樂產業、創意產業等。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設立了文化產業(經濟)研究機構,從2004年開始一大批高校設立文化產業相關學科專業,逐漸建立起包括本碩博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的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體系。二是用經濟學的視角和方法分析相關文化現象,比如探討儒家文化、方言差異、文化距離等對經貿活動尤其是企業行為的影響等。
任平:學術界在考察不同文化經濟形態的基礎上加強概括和總結,初步形成了若干學術成果,主要包括:明確了文化經濟研究要從總體上考察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探尋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互相促進的特點,形成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明確了文化經濟研究要重視人的因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在深化理論研究的同時加強案例研究,為文化經濟發展提供實踐支撐。
④
“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
記者: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深化文化經濟研究,可以從哪些方面、哪些領域著力?
馬峰: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深化文化經濟研究,首要的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指導文化經濟研究。其次,要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著力研究其中所蘊含的文化與經濟內在聯系、協調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第三,要立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圍繞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深化研究。
逄錦聚:加強文化經濟研究,需要在以下主要領域和方面著力:一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中有關文化與經濟關系的研究。二是加強對當代中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實踐經驗的總結。三是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相互促進相關內容的挖掘和闡發。四是加強對國外文化經濟發展狀況和經驗的研究。五是對文化經濟學相關范疇進行界定。六是總結和提煉文化經濟運行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以此為基礎構建系統學說。這需要多學科聯合攻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任平:以學術界已經取得的成果為新的研究起點,未來可在以下幾方面加以推進: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的摒棄和超越,在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進程中,推動和深化對文化經濟的研究。二是著力總結和概括文化經濟學的本質內涵、基本特征、歷史成因、主要功能和內在規律等,在科學化、系統化、體系化上著力。三是考察文化經濟形態的成功案例,從實踐研究中總結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經驗和啟示,不斷深化對文化經濟運行規律的認識。四是對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相互轉化和促進的關鍵環節、必由路徑、基本特征、主要功能、運行規則等方面加強研究,為理論創新和創造奠定基礎。
⑤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記者: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加強文化經濟理論建設,更好為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學理支撐?
逄錦聚:在新時代加強文化經濟理論建設,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學習借鑒一切有益的人類文明成果,促進經濟學與文化、藝術、美學、教育、哲學、歷史、法律等學科交叉融合,建設立足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經濟學。具體來說,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方面: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利用好三種理論資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形成的優秀經濟思想和文化思想;國內外理論界已經取得的文化經濟學理論成果。
二是堅持人民性、科學性、實踐性、開放性的統一,堅持問題導向,運用科學方法論,著力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實踐進行分析,深化對我國文化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揭示文化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是努力確立和闡釋新的范疇。范疇是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的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加強文化經濟理論建設既需要創新提出一系列新范疇,也可以在吸收借鑒國內外已有文化范疇、經濟范疇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內涵,使之不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而且反映文化經濟發展的一般性。
四是推進文化經濟學的體系化、學理化發展。圍繞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對我國文化經濟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比如:歷史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結合,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機制、方式、微觀基礎、市場體系、宏觀管理等,文化經濟增長,文化經濟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在此基礎上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化經濟學知識體系。
魏鵬舉:在新時代加強文化經濟理論建設,要堅持“兩個結合”,運用好“六個必須堅持”的立場觀點方法,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經濟學范式;要聚焦文化經濟形態加強田野調查,從中獲取新鮮經驗并加以總結和提煉;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文化經濟學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馬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經濟學。一是融通研究資源,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滋養,吸收借鑒國外有益研究成果,加強中國特色文化經濟學的學科建設。二是夯實研究根基,著眼于體系化、學理化建設,構建起理論性、實踐性、民族性、時代性兼具的文化經濟學學術體系。三是堅持守正創新,突破西方文化學和經濟學的術語、概念、理論、范疇等局限,及時研究、提出、運用具有中國本土特點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提出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經濟學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