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思想溯源與理論內涵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要論述

摘  要:十年來,“一帶一路”已成為有史以來全球規模最大、共同收益最多的國際公共產品。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梳理與總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尤其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具有重要意義。“一帶一路”的核心精神已經被全球所認同,而作為有志于推動全球更好發展的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不可能不經歷風浪,只要繼續保持高質量的建設方式與機制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必定能夠順利推進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  理論內涵

【中圖分類號】F11 【文獻標識碼】A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分別提出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一帶一路”從理念到實踐,從一國倡議到百國響應,從中國牽頭到各國共建,從國際陌生到全球熟知,從中國國內形成社會流行詞到多次寫入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文件,從少數項目簽約到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多個重大項目完成,日益成為推動中國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促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的偉大構想。[1]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梳理與總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尤其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既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度學習,也是對共建“一帶一路”十年經驗累積的總結梳理,更有助于展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及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未來。

大國領袖親自謀劃、部署與推動的全球繁榮之路

截至2023年6月,中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個雙邊合作機制,與14個國家簽署三方市場合作文件,與30余個共建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倡議,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共建“一帶一路”使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收入額外增長1.2%—3.4%,全球實際收入額外增長0.7%—2.9%,共建“一帶一路”使參與方貿易額外增長4.1%—7.2%,外資額外增長了5%,使低收入國家GDP額外增長了3.4%。據測算,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每年將為全球產生1.6萬億美元額外收益,意味著全球GDP額外增長1.3%。很明顯,“一帶一路”已成為有史以來全球規模最大、共同收益最多的國際公共產品。

截屏2023-09-01 下午2.23.50

這個通向全球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是怎么構想出來的呢?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說道:“這項倡議源于我對世界形勢的觀察和思考。”當時,正值全球處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經濟復蘇期、中國剛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崛起加速期、促進中外有利發展環境的機遇優化期,以及國際貿易投資低迷與沖突混亂交織的矛盾累積期,中國提出怎樣的對外政策,直接決定著中國發展的未來。

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動情地講道:“我的家鄉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山間回落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此后一個月,在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至此“一帶一路”正式問世。

借用古絲綢之路的共同歷史文化符號,喚醒沿線國家共同復興的文明記憶,著眼于促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與共創共享周邊環境構造,也著眼于促進中外產能合作與國內區域協調發展,過去十年來,習近平主席幾乎每到一國,必談“一帶一路”。根據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習近平總書記十年來經常在講話、會議、考察、會見或函電中提及“一帶一路”,尤其是三次主持召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兩次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演講,以及一次在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博鰲論壇上發表的主旨演講,更是全面系統地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的深度考量。

六次重要講話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把握現實、統籌大局、著眼長遠的深邃思考與推進謀劃,也勾勒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系列重要論述中循序漸進的兩個階段。

一是戰略規劃與立柱架梁階段(2013—2018年)。2016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三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將“一帶一路”建設明確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并列為三個大的發展戰略,強調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與2015年對外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重要性,提出切實推進思想統一、規劃落實、 統籌協調、項目落地、金融創新、民心相通、輿論宣傳、安全保障等八點“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要求。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充分肯定過去四年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的重要進展,對到京參會的100多國嘉賓表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還提出一系列務實的經貿、投資、援助、科創、機構合作措施。習近平主席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植根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伙伴。”至此,具有“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大體架構對外基本成形。

二是高質量共建階段(2018年至今)。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重要論斷相呼應,在2018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指出:“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是下一階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他還強調,要從完成總體布局“大寫意”到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轉變,需要在項目建設、開拓市場、金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在2019年第二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對外清晰講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等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還就如何“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和下一步中國將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做了詳細的說明。在2021年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完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布局,穩妥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要探索建立境外項目風險的全天候預警評估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世界大變局:共襄全球治理盛舉,合奏‘一帶一路’強音”為主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重申:“面向未來,我們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其間,2018年起中國連續主辦5屆國際進口博覽會,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法》施行,2021年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隨著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出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逐步走深走實,并作為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全球構想被逐漸確定下來。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內涵

正如前文所示,2018年8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首次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基本要求。2019年4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被寫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聯合公報。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同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學術界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行了不少研究,從重視隱形連鎖風險、提高規劃決策水平、建設質量和效益、民生建設成效、民心相通、境外合作區發展、已有目標和機制的提質增效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多維度的參考。[2]從習近平總書記論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相關關鍵詞的頻次,更能看清其內涵。

一是發展愿景的高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從我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也符合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和諧萬邦的天下觀,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貫穿歐亞大陸,東連亞太經濟圈,西接歐亞經濟圈,南通非洲經濟圈,與美洲大陸緊密相關,很快發展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與全球合作平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內含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國智慧、惠及民生的底層邏輯、包容開放普惠的新理念以及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3]

“一帶一路”比美國1940年代“馬歇爾計劃”、日本1980年代“黑字還流計劃”等發達國家過往的全球合作倡議具有更高的全球構想與合作愿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未來,不是要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中國俱樂部”,也不以意識形態劃界或搞零和游戲,而是以開放包容之態,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共建國家和地區在政治、經濟、人文等多層次深度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總之,發展愿景的包容、遠大與深厚,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動力。

二是合作路徑的高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客觀地講,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以及產能合作等“硬聯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在看不清、摸不著的國際制度、規則、標準等方面“軟聯通”顯得難度較大,直接導致資金融通的速度落后于其他設施、貿易的互聯互通速度。更重要的是,由于長期以來的文化差異等原因,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社會對中國的認知感與友好度的“心聯通”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暫時暴露的短板提示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路徑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共建“一帶一路”在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硬聯通”的同時,要強化對國際制度、規則、規范、標準變革“軟聯通”的中國供給與對接,比如2022年元旦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中國積極申請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關系協定》(CPTPP)等高水平貿易標準的對接,再比如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為代表的份額改革、以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為代表的國際清算支付體系多元化等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以數據流動為重心的國際數字治理體系的變革,等等。與此同時,中國通過對外建設更多高質量的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魯班工坊、中醫藥中心和留學生合作,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心聯通”水平,為中國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社會環境。總之,在各個合作路徑上的互聯互通,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

三是建設方式的高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強調:“要穩妥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長點。”十年來,“一帶一路”不只是陸海空天領域建設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天際絲綢之路,還致力于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廉潔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這種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合作構想,意味著“一帶一路”是沿線各國之間生機勃勃、群策群力、高度互信的開放系統,還意味著基建引領、產業集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綜合互聯互通效應。

共建“一帶一路”不僅僅局限于公路、鐵路、海路、港口、航空、網絡、太空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還著重于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以環保生態和低碳目標為重心的綠色發展合作、以跨境反腐和涉外法律為重心的法規體系合作、以疾控通報和醫療救援為重心的健康醫療合作、以科技共享和人才培養為重心的智力知識合作、以安保反恐和海外保護為重心的安全保障合作,最終打造一個高效、開放、清潔、廉政、衛生、智慧、安全的新型國際發展合作體系。

這樣的新型體系并不容易,需要持續地推動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合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土庫曼斯坦“復興絲綢之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埃及“振興計劃”、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國家發展戰略”、伊朗四大走廊及跨境走廊的戰略對接合作,與歐洲“容克投資計劃”、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柬埔寨“四角戰略”等對接達成共識,還積極推動同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國經濟戰略對接。總之,建設方式的開放包容、互惠共贏,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手段。

四是組織機制的高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次“一帶一路”座談會中都強調,加強黨對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要推進統籌協調, 尤其是陸海統籌、內外統籌、政企統籌,還要抓好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問題和年度重點工作等協調把關。作為十年來持續對全球治理與各國發展產生影響的宏大構想,“一帶一路”重大進展只有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才能取得。

十年來,從中央到各部委再到各地方研究出臺一系列“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到推動“一帶一路”與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緊密結合,再到重點支持基建聯通、資源開發、經貿產能合作、園區建設、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項目及其配套服務的完善,再到任務分解、督促檢查、風險防范、問題把關的協調機制,遍及全球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形成,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事實證明,組織機制的高效、有為、精細,是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從長期主義視角看“一帶一路”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5次提到“一帶一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被寫進黨章。“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都濃墨重彩地部署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更是明確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這些都向世界宣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開的空頭支票,也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逐步推進的長期工程。共建“一帶一路”不只是各個部委與地方政府全力推進的國家意志,更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黨的意志。

然而,共建“一帶一路”進程,時常遭遇西方一些媒體、智庫與政客無中生有、捕風捉影的詬病與抹黑,他們甚至炮制出所謂“一帶一路陷阱論”“過剩產能轉移論”“朝貢體系復活論”等各類子虛烏有、無比荒謬的論調,長期唱衰“一帶一路”。但正如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不受任何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所影響那樣,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同樣不受任何西方歪論所影響。

事實上,共建“一帶一路”有關合作理念和主張已多次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的成果文件中。根據谷歌學術搜索,有超過55.4萬篇關于“一帶一路”的論文,歐美幾乎所有頂級智庫都曾發布過有關“一帶一路”的研究報告。在2023年5月結束的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公報第14條明確寫道:“縮小中低收入伙伴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差距的重要性,包括為優質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吸引投資所需的政策改革,……對七國集團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PGII)的共同承諾,共同努力,爭取在2027年前籌集6000億美元。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伙伴國家在可持續、包容、有韌性和高質量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全球伙伴關系”,這些本身就是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有關內容的效仿。[4]從這個角度看,“一帶一路”的核心精神已經被全球所認同。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盡管有時會遭遇驚濤駭浪和逆流險灘,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把準航向,人類社會發展的巨輪必將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作為有志于推動全球更好發展的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不可能不經歷風浪,也不可能一蹴而成,但只要繼續保持高質量的建設方式與機制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必將順利推進,并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本文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注釋

[1]徐紹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抉擇: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重要論述》,《中國經貿導刊》,2015年10月下。

[2]姜安印、劉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特征轉變、內涵再構與實現路徑》,《亞太經濟》,2022年第2期。

[3]劉偉、王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管理世界》,2019年第3期。

[4]Wang Wen, The G7 Wants to Copy China’s Homework. Beijing Is Fine With That. The Diplomat, June 09, 2023.

責編:周素麗/美編:王嘉騏

責任編輯:王洋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