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讀書風尚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文化下移催發了最初的讀書熱潮。兩漢重文教,讀書風氣進一步發展。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確立,極大地激發了整個社會的讀書熱情、強化了讀書觀念。宋代以降,科舉制度不斷完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為中國社會的價值取向。古代社會讀書風氣熾盛,是因為閱讀承載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是民族認同、文化傳承的重要路徑,而國家的推動、杰出人物的垂范,亦是讀書氛圍濃郁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讀書風氣 民族精神 文化認同 【中圖分類號】K2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古代社會,總體而言,教育條件比較簡陋,教師比較短缺,讀書學習門檻較高。然而古人非常崇尚讀書,他們很早就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并不斷在工作、生活中踐行。那么,中國古代的讀書風尚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歷史圖景呢?
書香不絕的古代社會
夏、商、西周時期,教育被官方壟斷,典章文物為王室專有,讀書范圍基本局限在掌管典籍文化的官吏和享有受教育權的貴族子弟,構成了上古三代最初的數量有限的讀書人群體。這種狀況顯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于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教育文化下移的趨勢不可阻擋,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正是適應這種歷史趨勢和更廣大人群讀書的需求之舉。一個典型就是“中牟鄙人”甯越,草野之民“而從學問”,勤讀苦學十五年,“為諸侯師”,成為周威公的老師。正是隨著私學發展,讀書群體進一步擴展,讀書開始成為普遍的社會風尚,在此基礎上士階層的興起,成就了先秦文化繁盛象征的“百家爭鳴”。當然,在這樣的社會轉型期,作為讀書主體的先秦諸子表現出多樣的文化價值取向。儒家主張讀書明道的堅定的道德信念,強調“士志于道”的高尚道德情感,也塑造了他們堅定的讀書意志??鬃泳陀星谧x《周易》,致編綴的皮條多次斷開,而成“韋編三絕”的讀書事跡。墨、法、縱橫諸家主張雖不盡相同,但都傾向事功實利的價值取向。典型代表有蘇秦,他家境貧寒,被兄嫂、妻子恥笑,于是晝夜勤讀,困怠時引錐刺股,最終取六國相印,榮歸故里。
秦朝建立后,推行極端的文化專制主義政策,不惜焚書坑儒,并以《挾書律》打擊意識形態方面的異己力量。當時民間僅能流傳一些識字文本、法律律令和日用醫藥、卜筮、種樹等有限種類的書籍,人們很難接觸其他的讀物,這種文化愚民政策也是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幾乎中斷先秦文化的繁榮局面,但卻無法中斷讀書之風,人們冒殺頭危險、千方百計也要將典籍傳下去,保留文化火種,才有后來漢代文化的復興。
西漢在初期70多年奉行黃老學說,在搖擺中實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寬容政策,儒、墨、道、法、陰陽、縱橫等先秦著述重行于世,讀書風尚重又活躍起來。漢武帝時,“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更推動讀書、注經、立說成為社會風氣的主流。西漢一代,勤奮讀書的事例可謂俯拾皆是。司馬遷完成鴻篇巨制《史記》,就是廣羅博覽之典范。與蘇秦并列“懸梁刺股”主角的孫敬,“好學,晨夕不休”,終成西漢時期的大儒。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言專學也”,成就一代大儒。東漢時,光武帝劉秀及其子孫推行“偃武修文”的政策,教育與文化的寬松程度不亞于西漢,士人與民間的讀書風氣長期得以保持。劉秀同窗朱岑一家五代,處新莽亂世,至光武中興,仍世世為學,朱穆更是讀書專注,或丟失衣冠,或跌落坑中,而不自知,其沉思好學,被譽為“兼資文武,海內奇士”。武將也重視讀書,一代名將班超亦常“涉獵書傳”“為官傭書”。漢代卓越而豐富的科技成果,顯然與這一時期讀書向學的風氣密切相關,蔡倫、華佗、張仲景等能取得享譽古今的成就,勤讀、苦學是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戰亂不休、政治混亂,但無論是高門大族還是寒門士族,均重視讀書學習,這也是在魏晉亂世,文化得以延續甚至異樣繁榮的深層原因。這一時期,門閥士族非常注重讀書家學傳統,而出現三國曹氏、陳郡謝氏、瑯琊王氏、南梁陶氏、南梁蕭氏、北魏拓跋氏等世代書香門第。而寒門士族更是視讀書勤學為終身志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已是手握重權的武將,仍以吳主孫權要求自勵,堅持讀書以增益才智,可見讀書對時人之重要。而東晉孫康映雪、車胤囊螢等典故流傳不絕,反映當時和后世對讀書人勤奮刻苦的精神品質的褒揚。車胤“以寒素博學,知名于世”,孫康建映雪堂,后世子孫能不忘初心,故后人中仍有孫思邈等典范。值得一提的是,漢代以來受三綱五常等規制影響的教育單一化格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打破,出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讀書者的形象。著名才女蔡文姬,遍覽其父蔡邕藏書四千多卷,并能誦四百余篇,“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成為古代女性文學家的典范。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確立,極大地激勵了崇尚讀書的社會風氣,即使在政局動蕩之時,讀書向學的風氣也沒有消散,正如杜荀鶴《題弟侄書堂》詩云:“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尤其是中唐以后,隨著國子學的衰落,詩書之風散播民間,讀書山寺蔚然成風。當時文獻記載,士子習業山林寺院者達200余人,詩圣杜甫就結廬成都草堂,織就一代“詩史”;白居易與劉軻等一批在廬山結廬耕讀的同好,“農圃余隙,積書窗下,日與古人磨礱,歲月悠久,寖成書癖”,有讀書終老于此之愿。勤奮讀書學習,使他們多成為一代文宗、名臣。
宋代更顯崇儒重文,大量增加取士名額,提升科第地位,推動讀書之風熾盛尤甚。無論北宋還是南宋皇帝多以讀書為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宋太祖常鼓勵文臣武將讀書以明曉治國之道,太宗日覽《太平御覽》三卷,并說“朕喜讀書,開卷有益”。宋代社會上下,對于讀書學習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揚,勤奮讀書的事例不絕于史。司馬光居洛陽獨樂園十余年,遍閱舊史,撰就《資治通鑒》的事跡流傳至今;陸游筑“書巢”,寫下“兩眼欲讀天下書”“青燈有味似兒時”等詩句,反復申述自己的讀書心跡,為人津津樂道。宋代讀書風氣的盛行,還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后公私學校林立,書院講學盛行,藏書之風亦盛,萬卷樓、萬卷堂的詩文史載,隨處可見,社會上書香彌漫,“人人尊孔孟,家家誦詩書”。不僅是人才高地,偏遠之地亦是“孤村到曉猶燈火,只有人家夜讀書”,江西一帶在宋代亦走出了晏殊、曾鞏、王安石、歐陽修等一代名儒,從此成為讀書盛地。在整個社會濃郁的讀書氛圍下,宋代屢現神童、才女的記載,詞人晏殊即以神童召試,年僅14歲便賜進士出身。宋人還善于總結治學經驗、讀書之法,最膾炙人口的就是朱熹“口到、眼到、心到”的“三到讀書法”。
遼、西夏、金、元,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受漢文化的影響,讀書風氣頗盛。西夏因此有了自己的文字和典籍,金代學術文化更趨繁榮,有遼、西夏所不能及者,而承宋讀書風尚,其典范有金代“神童”之譽的元好問,一生與書為伴、以書為樂,“丈室何所有,琴一書數冊”,代表了那個時代人們對藏萬卷書、讀書不倦生活的推崇。元朝是中國歷史上讀書文化發展的一個多元化時期,一方面隨著政治的穩定,各民族大批人群“舍弓馬而事詩書”,融入漢文化的讀書大軍,另一方面統治者漢化遲緩,不可避免對社會讀書風氣有所影響。
明代是讀書學習風尚的恢復、發展和繁榮時期,也是在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哲學后,文化專制政策鉗制思想、文化,傷害讀書人群體較為突出的一個歷史時期。當然,明代隨著教育的普及、科舉制度的完善,推動整個社會讀書學習氛圍和熱情高漲。在本具文化傳統的江南地區更是出現“后生小子無不讀書”的現象,“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的理念,已成為社會生活的準則。終明一代,文臣、武將皆好學,大學士宋濂一生手不釋卷;抗倭名將戚繼光幼時家貧,仍好讀書,通曉經史大義。在這樣的氛圍下,人們不僅勤于讀書,文人學士還多方闡發自己的讀書觀和讀書法,流傳至今的薛瑄《讀書錄》、陳繼儒《讀書十六觀》、胡承諾《讀書說》、陸世儀《思辨錄》等,彰顯中國歷史上讀書理論的發展和豐富。
清代前期,沿襲明代文化專制政策而加厲,文字獄、禁毀圖書和八股取士,使中國社會的讀書治學,越發艱難,然而讀書學習的傳統精神,不可能為一朝一代統治者所扼殺。中華文化得以綿延,得益于當時一代又一代學人逆風向上,篤志好學、博學多聞的讀書精神,以及護佑讀書種子、“讀書秋樹根”的勉學精神。即便到了清后期,西力東侵、西學東漸,中華文化存亡斷續之際,中國人讀書學習的傳統和豐厚土壤,使文化之根柢、文化復興的火種得以保存。
古代社會讀書風氣熾盛之因探微
古代中國,無論廟堂高庭,還是鄉村山野,無論名門望族,還是市井人家,都洋溢著濃郁的讀書風氣。深思古代讀書盛行的原因,有諸多深層次的因素:
讀書是中華民族精神存續和文明古國文化自覺的重要途徑。中華民族的形成是長期的歷史過程,其間形成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思維旨趣,構成了民族文化、民族意識的內核和靈魂,形成悠久的文化傳統和文明古國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一代代中國人逐步形成一個民族共同的自我意識,就是一個民族和身居其中的個體對自身的存在、地位、利益、價值和文化傳統的自覺,或頌揚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自豪感,或強調民族感情神圣性和民族文化的同質性。而中華民族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許多歷史時期都會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和挑戰,從自身的歷史、文學、藝術中探求民族精神的源泉,閱讀和傳承文化典籍,歷來是文明古國的文化自覺、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獨特性和優越性的重要路徑。
國家對讀書風氣的塑造具有重要而關鍵的作用。縱觀中國歷史,統治者政治相對開明,施行較為寬松的思想文化政策,必然推動讀書習業之風日趨濃郁。對于讀書人而言,天下安寧而有學,可以探求文化源流是一個方面,而讀書有仕宦和名利的獎勵可能,有發揮“治國平天下”才能的機會,同樣是古代中國出現普遍而持久的讀書風氣的一大根源。其中,科舉制度無疑是關鍵影響因素之一,科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動了中國古代社會讀書風氣愈加普遍。在中國歷史上宋代讀書十分盛行,就是由國家的提倡、科舉勸學尤盛,以及中國社會詩書教子傳統的光大等因素疊加而成,宋人甚至說:“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客觀上使得更廣大的人群自孩童起就終日讀書、孜孜不倦,而科舉出仕的官員將讀書風尚帶往就職之地,亦推動全社會的讀書風氣愈益濃厚,使文化得以流傳不絕。
杰出人物的垂范作用,也是古代讀書風氣熾盛的重要原因。中國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在引領民眾創造輝煌時,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所表現的精神,所表現的民族文化傳統,也由此為社會所認可,通過各民族杰出的思想家對這樣的精神和文化傳統的提升和傳播,表達為全社會的認知和認同,最終成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正如各歷史時期杰出人物的提倡,讀書正心立身,使人知書達理,不僅是出將入相、光耀門楣的期盼,更是人們對讀書所代表的積極向上、文明進步的社會性活動的崇敬與向往,得到中國社會普遍認同,使得“家家飯熟書還熟”,處處可聞讀書聲,書卷成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和精神寄托。讀書精神綿延不絕,這是中華民族生存延續、國家興旺強盛、人民富足安樂、社會和諧發展的根基。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田欣蕾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呂不韋:《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③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④《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⑤董誥等:《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⑥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⑦張岱:《瑯嬛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責編/李丹妮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