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我國綠色發展進程加快,城鄉面貌和生存環境有了較大改善。西寧都市圈是推動蘭州—西寧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撐,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的發展引擎。基于地方特色,西寧都市圈可在成長過程中,采用結構化、全地域的系統轉型模式,將生產、生活、重構、成長四個過程緊密耦合,在國家支持和空間規劃的引導下,形成都市圈加速成長過程中的綠色發展路徑和空間組織框架,探索我國欠發達地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跨越式綠色發展模式。
關鍵詞:綠色發展 西寧都市圈 系統轉型模式 全地域覆蓋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類社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人地關系緊張、全球變暖、極端氣候等全球性問題驅使各國政府在頂層戰略中達成推動綠色發展的共識,創造綠色財富、提升綠色福利。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在哲學層面,生態文明建設需改變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以及“總是利用、索取甚至妄想完全控制自然”的思維定式,探索人類與自然的協同耦合機制,在“人地合一”中實現社會生產力的“理性提升”。理論上,各國應逐步限制或降低人類所使用的資源總量,尤其是限制炫耀性或過度消費,確立基于科學的綠色消費模式。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基于新自由主義、技術進步和日益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建立起新全球勞動地域分工模式,走向了一種基于全球市場、技術網絡和貿易體系的綠色發展模式:一是發達國家通過全球分工巧妙轉嫁了自身的生態環境危機,達成了高質量生活。憑借快速發展的新技術、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技術保護措施,發達國家運用壟斷競爭的手段,不但通過產業升級、產業空心化獲取了高額利潤,而且廉價消費了全球的清潔能源、中低端產品,“虛擬”消耗了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環境資源,包括碳排放量。二是發達國家基于日益先進的技術體系和嚴格的法治環境,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環保標準,倒逼其企業和行業提升產品、服務的“綠色性”,提高資源利用率,并通過“長臂管轄”,如設置環保壁壘或碳排放行業門檻等,降低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競爭力。區域層面,各國還進行了生態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彈性城市、海綿城市等多樣化的綠色發展理念設計,并至少體現在產業的綠色引導、交通體系的高效率、空間組織優化、高端服務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災害的防治、綠色設計等方面。
進入21世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總體仍面臨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可能無法滿足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困境,即在經濟效率低或經濟增速進入下降軌道,技術能力有限且可能尚未完成工業化城鎮化任務,又要適應智能時代要求的背景下,找到一條跨越式、地方化的綠色發展模式。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這個領域進行了艱難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我國綠色發展進程加快,城鄉面貌和生存環境有了較大改善。迄今,我國進行了一種系統性、全方位的綠色轉型嘗試,即發揚傳統哲學“人地和諧”的思想,運用中國特色的“人地”辯證統一觀,通過政府調控,尤其是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導,全社會共同推動,探索生態友好、社會包容、內生增長的綠色發展模式:一是政府確立了生態、創新雙重導向的經濟增長方式,頒布了系列化的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排放標準等,通過中長期社會經濟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等,推動中國從“世界工廠”走向“中國智造”,努力提高創新水平和技術能力,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我國從新全球勞動地域分工的“邊緣”走向“(半)中心”,規避西方國家的相關壁壘;二是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探索適合自身的區域性的綠色發展模式,如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城鄉融合、山水城市、創新城市(如深圳市)和共同富裕探索(如浙江、廣東)等。毋庸置疑,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綠色發展探索是這個偉大綠色轉型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探索難能可貴。
西寧都市圈綠色發展的系統轉型模式
西寧都市圈是推動蘭州—西寧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撐,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的發展引擎。2018年2月,國務院批復的《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到要構建西寧都市圈,但其仍歸屬于集聚發展階段的成長型都市圈(尹稚等,2018)。2020年,西寧都市圈的國土總面積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6%,但常住人口(382.6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887.58億元)分別占全省的64.95%和62.8%;城鎮化率也從2004年的45%增加至2020年的64%左右,其中主城區城鎮化率達到80%以上,外圍地區均低于60%;人口遷移表現為省域內人口向都市圈遷移,外圍區縣人口向城區遷移,西寧主城區人口占都市圈的比例從2004年的38%增加到2020年的50%左右;都市圈幾乎集中了全省的外資企業(唐艷等,2020)。2018年,青海省作為“三江之源”,提出“一優兩高”發展戰略,明確“生態保護優先”,西寧市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基于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尤其是與政府部門、企業、居民村民等的訪談,發現西寧都市圈近20年逐步形成了一種內外結合、全面系統的綠色發展模式。
西寧都市圈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的綠色發展邏輯,即在集聚發展階段,都市圈成長、高原工業化城鎮化、綠色發展三者循環驅動,探索了一種基于地方發展階段的生產和生活、工業化和城鎮化、人類活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互促進的綠色發展模式。一方面,人口因海拔高、生活條件差、扶貧政策等因素從山地、丘陵等生態脆弱區遷至河谷地帶,遷出地生態環境在自然和人為修復下逐漸好轉,人口城鎮化、產業入園等重塑了都市圈的空間結構。此過程提升了生態品質,加速了創新性要素集聚,為城鎮建設、經濟增長、市場培育等創造了良好條件,進一步推進高原城鎮化進程。另一方面,都市圈推進了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及生態環境整治,改善了就業環境,提高了創新能力和生活品質,促進了人口向高品質城區集聚和產業的綠色轉型。這導致了一種綠色增長結果:一是經濟加速增長,市場化的產業地域分工形成,產業鏈的空間結構逐漸重組,產業走廊開始顯現,如2000—2020年經濟增長率為9.20%,人口首位度為2.10,地區生產總值首位度為2.04。而且,向心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提升了圈內外的社會經濟聯系,園區和新城建設成果顯著,建成區面積快速擴張。這提升了產業的國際化水平,加強了原料地和加工地的聯系,改變了青海省的產業空間組織(唐艷等,2020)。二是成長中的都市圈不但成為高原城鎮化和綠色轉型的載體,更是加速高質量城鎮化和綠色發展的條件。
西寧都市圈產業升級換代、循環經濟和全產業鏈化是綠色發展的根本動力
迄今,西寧都市圈基本形成了以循環型經濟為主導,具備地方特色的綠色全產業鏈,有力推動了產業體系的綠色轉型。首先,第二產業通過“出城入園”“準入門檻”等系列政策,開啟了工業體系艱難且緩慢的轉型,黑色產業被壓縮、淘汰,知識型、技術型的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產業快速成長,形成了以生物、醫藥、鋰電等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鏈,以特色牦牛、青稞等資源型產品深加工為特征的綠色工業生態經濟和以枸杞、牦牛等高原特色為核心的地方品牌化產業鏈。西寧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達36.5%,擁有全國前十的鋰電池生產線;南川、東川、生物園三園區被評為國家綠色園區,有7家中小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企業;以化工、有色金屬產業為主的甘河工業園區被列為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2014年)和全國(首批)低碳工業園區試點(2015年);2016—2019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0.26%。海東市樂都區2012—2017年淘汰了鈦合金和碳化硅的生產裝置,鐵合金、水泥、玻璃等傳統產業進一步被壓縮或進行技術升級,工業園2018年以高端綠色建筑材料(總產值6.78億元,約占75%)為重點產業。
其次,大力發展高原旅游、綠色金融、電子商務等十大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尤其是都市圈建設和旅游文化產業不斷吸收河湟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以生態旅游、綠色物流和信息環境服務為核心的綠色服務業體系和以青海湖、夏都、高原文化為主題的旅游休閑產業鏈。西寧主城區的服務水平、宜居性有了質的提升;自行車“環湖賽”搭建了青藏高原文化面向世界展示的平臺,加強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提升國際形象;引導商業地產的升級與變革,形成休閑商業聚集的商業綜合體,如唐道·637廣場實現了現代城市商旅功能與地方文化的耦合互動,城西區的幾何書店完美融入了藏族文化,在創新地域文化中營建消費性空間。
最后,大農業以循環化、有機化、特色化、鏈條延伸化和互聯網化為基本路徑,形成一體化的綠色全產業鏈,打造地方品牌產品,促進農民增收、鄉村脫貧和城鄉融合。基于循環經濟理念,形成多層次循環利用的低碳生態農業和農畜產品加工業,打造多家循環經濟農業企業。其中,特色農畜產品及加工業重視技術進步及延伸產業鏈,形成了育種、飼料種植、養殖(糞污回收+有機肥生產+肥料返田)、屠宰和分割、(冷鏈物流)銷售等部分的長產業鏈條。回收高原無污染的畜禽糞便為原料,運用生物發酵技術,經規模化、工業化的加工處理,制成品質優良的有機肥料,實現養殖業廢物高效資源化利用,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如恩澤有機肥公司。強化農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建立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條。在都市圈外設立青稞種植基地,將生產鏈條區域化;設立企業文化展館,開展藏酒業務,與產品銷售相輔相成;建設立足于企業文化的廣場、展廳等城市的新產業空間,成為城鎮旅游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如天佑德青稞酒廠、中華養生枸杞館等。此外,政府十分重視農牧業與電子商務、互聯網+的結合,高原、綠色農作物種植和品牌農產品加工可進行線上宣傳、線上和線下銷售;企業將產業互聯網引入屠宰業,建構集活畜交易及農畜產品批發、中轉、儲運以及餐飲、住宿、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信息平臺,將西北碎片化的活畜交易逐步整合,并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茶馬商都”的歷史底蘊,為農牧民自產自銷的農畜產品提供銷售平臺。
西寧都市圈推動生態移民和鄉村振興,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西寧都市圈以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等方式修復生態脆弱地區的自然環境。在生態移民搬遷過程中,采取“群眾自愿、百姓自籌、政府投資”的方式,已形成整體搬遷、下山上樓、進城集中、統規自建四種安置模式,達到減少污染排放、修復生態的目的。西寧市生態移民搬遷主要集中在大通、湟中、湟源3個貧困縣的34個鄉鎮,大通縣自2016年10月開始實施青海省第二大生態移民搬遷工程——青海省黑泉水庫生態移民項目,對黑泉水庫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寶庫鄉下屬的寺堂村、俄博圖村和孔家梁的503戶2209人進行了搬遷安置工作;海東市生態移民搬遷采取整鄉搬遷、進城上樓安置、多村集中搬遷等靈活有效的搬遷模式,開展了樂都區馬廠鄉、蘆花鄉、中壩鄉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新民鄉、北山鄉等5個鄉鎮整鄉搬遷、344個整村整社搬遷工作,深度困難鄉鎮搬遷人口占比82%。
西寧都市圈在城市尺度上逐步推進全域的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提升了宜居性
西寧都市圈在加強污染治理的基礎上,針對重點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性的整治(賈卓等,2021)。政府通過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湟水流域百萬畝人工林基地、南北兩山綠化、水土保持、“四水同治”“非法開采”專項治理等措施,改善河道生態環境,區域“增綠增水增收”效果明顯。青海東部是以山地、旱地為主的農耕區,政府先后投資近百億元實施了綜合治理。同時,主城區周邊的山區綠化與景觀建設成效顯著。其中,西寧南北兩山綠化工程是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示范工程,經過32年堅持不懈的荒山造林,森林覆蓋率由7.2%提高到79%;西寧市成為西北唯一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的省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5平方米。海東市樂都區南北兩山的綠化面積達到20平方千米,共栽植高規格苗木1500余萬株。其中,朝陽山公園因土壤稀薄還進行了“換土”工作,植被才得以生長起來。
西寧都市圈綠色發展模式的核心問題和主要建議
處于欠發達地區的西寧都市圈,其綠色發展至少面臨以下瓶頸:一是從相對低發展水平轉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存在綠色發展的階段性制約,如孱弱的經濟基礎、技術能力、外資動力等對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產業綠色發展等的限制性;二是都市圈仍處于成長時期的“極化過程”,區域內部的整合困難重重。因此,西寧都市圈這種超前化、跨越式的綠色發展探索,仍需在堅持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加大創新力度,建議如下:
關注持續增長,重視創新,循序漸進達成高質量目標。合理增長和積累才能支撐都市圈成長中的綠色轉向,而產業綠色升級十分關鍵,創新能力特別重要。當前,綠色全產業鏈存在研發力量薄弱和分散、市場占有率總體較低的“弱、散、低”難題。因此,都市圈應整合和提升科研力量,設立綜合性的研發協同基地,如關于綠色農產品的研發和服務中心,統籌青藏高原相關的科研院所和企業,支持企業創新。同時,政府應實施創新融合工程,給予穩定的資金支持,提高科研人員待遇,形成較靈活的運營模式;特別關注地方化的特色領域,如青藏高原的枸杞、蟲草、青稞、牦牛等產品及其深加工技術的研發,重視農產品生產區的生態安全;推進傳統產業循環化改造,實施系列化工業研發工程(如鋰電產業、藏毯絨紡等),持續推動融合工程(如生產與銷售)、法規和政策保障(如綠色金融)。
關注西寧、海東一體化進程,推動兩市融合發展。兩市的歷史文化同源、地理鄰近往來密切,需探索合作新機制,如將兩市的設施建設、社會服務、生態環境工程等在都市圈層面進行整合,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深度協同,能降低交易費用。都市圈應進行河谷地區的統一規劃,建立快速、便捷的都市圈服務體系(如行車縮短到1—1.5小時),考慮區劃調整(如河湟新區的共建共享問題),加快沿湟水的濱水景觀建設和休閑文化廊道打造,支撐都市圈沿湟水谷地的主軸線建設。
推動全域化的生態環境治理,促進高原綠區建設。基于主體功能分工,實行“全域山體生態修復、河谷分類重點整治”的全域整治思路,即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繼續進行生態移民搬遷和生態修復,提升山地、丘陵的生態服務能力;河谷地帶重點進行建成區、農業區、濱水地帶的分類整治工作。政府應重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持污染排放管制與污染整治,持續推動“綠山地”“綠河谷”“綠產業”和“綠城區”建設工程,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結語
西寧都市圈綠色發展正是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地域、領頭羊和示范區,但處于欠發達狀態、成長階段的高原都市圈的綠色轉型存在發展階段的限制性,即在相對低水平階段跨越轉入高質量發展時期,以及處于成長過程中的極化時期而引致圈內的區域整合甚為艱難。迄今,西寧都市圈基于青藏高原地方特色,探索了結構化、全地域的系統轉型模式,即在集聚發展時期,生產、生活、重構、成長四個過程緊密耦合,形成了一個都市圈成長、高原工業化/城鎮化、綠色發展三者相互促進的循環驅動,探尋了一種都市圈加速成長過程中的綠色發展路徑。未來,都市圈應意識到合理增長和積累過程才能支撐自身的綠色轉向,應關注持續的高質量增長,重視創新能力和產業升級,建構全產業鏈,促進西寧、海東兩市一體化,推動全域化的生態環境治理,循序漸進的達成高質量發展目標。
【本文作者為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本文系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2019QZKK1005)的階段性成果;蘭州大學科考分隊賈卓、常跟應、張永姣、王文瑞、趙懋源、王曦晨等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尹稚、袁昕、盧慶強、林澎、王強:《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92—94頁。
[2]唐艷、楊永春、程仕瀚:《西寧市開發區企業的供應銷售物流網絡結構特征》,《經濟地理》,2020年第3期,第129—140頁。
[3]賈卓、楊永春、趙錦瑤、陳興鵬:《黃河流域蘭西城市群工業集聚與污染集聚的空間交互影響》,《地理研究》,2021年第10期,第2897—2913頁。
責編:程靜靜/美編:王嘉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