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北京向南,在大興區通武線旁,一座現代化的“摩天工廠”拔地而起。陽光照耀下,“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幾個大字熠熠生輝。走進示范區,一股“綠色科技”的氣息撲面而來。
眼下,北半球正遭遇普遍的高溫“烤驗”。應對氣候挑戰,采取深入、快速、有效和持續的碳減排行動,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加快清潔能源的研究、生產和利用勢在必行。
2020年,我國開始實施“雙碳”戰略。大興區緊緊抓住這一重大發展機遇,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率先布局氫能產業承接空間,并于2020年8月啟動建設“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打造出涵蓋制氫、儲氫、運氫、實景應用的氫能全產業鏈,為全國樹立了氫能產業發展的新旗幟、新標桿。
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成熟,需要持續的科技創新和資金投入,更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政策支持。大興區在推動技術產品迭代創新上下足功夫,與高校共建氫能產教融合基地,持續加強氫能領域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顛覆性創新。記者在采訪中驚喜地發現,入區的企業先后攻破了燃料電池系統、膜電極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
作為北京“一核兩翼”的腹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門戶,大興區充分發揮核心技術攻堅主陣地作用,2021年聯合12個市(區)組建“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錨定空間、政策、生態持續發力,加快打造世界級氫能應用“樣板間”。
隨著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落地大興,和一系列利好政策強勢助力,大興將在北京城南新一輪發展中集聚“后發優勢”。
大興區之所以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兩區”建設中成績亮眼,“親清”的營商環境也是重要因素。
大興區委書記王有國說,對企業我們不做管家,當好企業的金牌“店小二”,以企業為中心全方位做好服務。創新區全力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真正做到了尊商重商、既清又親,很多企業家由此成了大興的“代言人”。
園區不僅提供研發空間和生產廠房,還注重打造“一站式”服務、創業孵化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科技金融服務、中介咨詢服務、產業對外交流服務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全生命周期服務。
在示范區采訪,所到之處綠意盎然,人性化的環境和服務令人流連忘返。示范區將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從餐飲、環境、政務等基礎服務出發,建設高品質人才公寓,打造餐飲街、便利店、健身房等商業業態,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
示范區的未來,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大興不只有國際機場、生物制藥,還有一張“未來能源”新名片,這對大興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未來。
(本報記者 張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