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四個優化”,即優化體系建設、優化導則標準、優化要素審視、優化閉環機制扎實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積極發揮后評價閉環管理作用,有效提升能源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決策水平,助力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2022年,國家管網集團高質量完成集團公司級典型項目詳細后評價6項,企業級典型項目詳細后評價10項,簡化后評價76項。2023年正在開展集團公司級典型項目詳細后評價6項,企業級典型項目詳細后評價9項,簡化后評價37項。
優化體系建設 健全后評價管理新機制
一是搭建高效組織體系。實行“統一計劃、分級實施”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集團總部、所屬企業分級管理體系,將集中管理與適度授權相結合,根據年度工作目標和重點,有針對性地篩選規模大、施工難、領域廣、技術新的典型項目,統一制定后評價年度工作計劃,集團公司總部部門和所屬企業上下貫通、協同作戰,高質高效推進后評價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制度體系。2022年修訂發布《國家管網集團投資管理辦法》及《國家管網集團后評價管理實施細則》,理順后評價管理流程,明確詳細后評價和簡化后評價的管理要求,加強后評價計劃、后評價項目、后評價質量管理,提高投資項目后評價的戰略性、系統性、全局性。
優化導則標準 打造后評價工作新指引
一是啟動《油氣管道工程項目后評價規范》企業標準編制。標準充分借鑒石油、電力等相關行業后評價制度標準,詳細調研了油氣管道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關鍵控制點和管理重點,容納吸收60多條油氣管道建設項目后評價經驗,既滿足了對于工程建設項目的通用管理要求,同時充分適應了油氣輸送管道工程項目點多線長、地域復雜、介質特殊等特點和行業專業化管理要求。二是圍繞評價效果與可操作性進行優化。標準綜合考慮了后評價工作人力、財力、物力投入,達到了評價工作投入與產出的平衡,逐一衡量了各項評價內容操作的難易程度、獲取資料信息的完善程度、評價結果的真實性有效性等客觀因素,在評價效果與操作難度之間尋求了較優平衡。計劃2023年底前取得國家管網集團工程建設專標委批復,未來可為集團油氣輸送管道工程項目后評價工作提供新的規范指引。
優化要素審視 探索后評價工作新路徑
一是客觀分析、科學評價。根據油氣管道項目建設特點,引入“要素成功度”評價方法,對照項目立項階段、規劃設計階段所確定的目標和計劃,以邏輯框架法分析的項目目標實現程度和經濟效益分析的評價結論為基礎,圍繞投資是否有效、管理是否到位、程序是否合規等關鍵要素,對投資項目進行科學評價。二是量化打分,綜合評判。以管輸能力、管輸量和經濟效益為核心目標,編制油氣管道建設項目綜合評分表,基于前期工作、建設實施、生產運行、經濟效益、影響和持續性等各個分項評價結論和所占權重,對項目的綜合實施效果進行專家打分,給出更加直觀、可量化、可對比的總體評價結論,為持續深化后評價成果運用,提升投資決策水平、提高投資效益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2022年,該方法已在6個典型項目詳細后評價中試點運用,后評價成果簡潔直觀、效果良好,計劃在2023年詳細后評價項目中全面推廣。
優化閉環機制 樹立成果運用新標桿
一是全面建立后評價與新上項目掛鉤機制。規定新上項目可研報告編制過程中應參考同類項目后評價結論,新上項目審批應參考后評價業務主管部門的意見,改建項目應把原項目的后評價報告作為項目審批的重要依據。二是充分參考標桿項目成功經驗實現后評價閉環管理。中俄東線(黑河—長嶺)天然氣管道是我國天然氣骨干管網,是我國四大戰略能源通道——東北通道中的重要一環,于2022年完成詳細后評價。2023年,川氣東送二線、中俄東線(永清—上海)天然氣管道等重點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方案,充分參考了中俄東線(黑河—長嶺)天然氣管道項目無人機選線、智能工地、全自動焊接、棄渣循環利用等成功實踐,吸取了前期詢價工作預估不準導致項目概算執行偏離的教訓,將后評價結論中最新管理、技術經驗成果第一時間運用到新上項目中,充分發揮后評價閉環管理作用,助推集團油氣管道建設項目整體建設水平向更高層次邁進。
“十四五”期間,國家管網集團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總結最佳實踐、服務投資決策”的工作定位,搶新機、闖新路、開新局,扎實推進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以高水平后評價工作助力集團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