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日前發布的《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推動臨床護理專業化發展和護理人才培養,不斷提高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增進患者醫療效果,助推護理高質量發展。”
護士也能獨立出門診,這是我國改善護理服務行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醫院開設獨立的護理專科門診,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開設護理專科門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護理需求
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門診樓三層,有一間較為特殊的診室——認知訓練護理門診。74歲的王大爺正在護士的指導下,用平板電腦進行認知訓練。“我們會針對認知障礙患者的特點及認知功能測評的結果,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方案,比如帶著患者做圖片記憶力訓練、數字連線、互動游戲等,一般為1個小時。”出診護士吳蕾告訴記者。
在認知訓練護理門診,全程由護士提供專業護理服務。“認知障礙是一種慢性、難以逆轉的疾病,如果不早期干預,將會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病區護士長喬雨晨說,經過調研后,科室在2017年設立了全國首家認知訓練護理門診,為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提供延伸照護服務。
為什么要開設護理專科門診?宣武醫院護理部主任韓斌如表示,對于一些患者來說,比如認知訓練、傷口造口、產褥期護理,都需要持續的護理服務和健康服務。醫生門診偏向于醫療救治,護理門診則是對患者的全過程管理,利用護理專業知識,對患者進行評估、監測、治療、護理,同時開展健康教育。
“開設護理專科門診,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護理需求,也有利于體現護士的專業價值。”韓斌如說。
據介紹,宣武醫院目前形成了認知訓練、康復居家、小兒癲癇、產褥期護理、造口、靜脈置管維護、糖尿病健康護理、糖尿病足傷口等11個專科護理服務門診。截至目前,宣武醫院特色護理門診累計為1萬余名患者解決了難題。
近幾年,隨著專科護士隊伍較快發展,專科護理服務領域得到拓展,全國越來越多的醫院推出護理門診,把優質護理延伸到病房外。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自2021年起開設護理治療中心,設置了靜脈治療、傷口治療、造口護理、呼吸綜合治療、母嬰護理等專科護理門診,患者只需預約一個號,就能“一站式”解決多項護理問題。
“這里的護士有水平,我都沒有明顯的痛感。”坐在治療臺前,67歲的陳勁遠表情放松。他3年多前植入用于化療的輸液港后,需要定期維護。護理治療中心的靜脈治療專科護士鄒金燕,在陳勁遠鎖骨下方的皮膚周圍輕輕按壓。評估情況后,她穿戴好無菌手套,消毒、扎針、回抽檢查、沖管、封管拔針,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輸液港維護操作。
“以前靜脈治療一周只開兩次,一次半天,來的人多了都排不上隊。現在一周5天都開放,患者方便多了。”陳勁遠說。
規范管理護理專科門診,激發專科護士持續提升護理質量的動力
如何規范管理護理專科門診?韓斌如說,由于我國沒有統一的護理門診執業護士資格認證,目前出門診的護士一般是通過專科實踐學習的專科護士。醫院根據門診項目確定出診護士的資質條件和崗位職責,在學歷、技術職稱、工作經驗等方面都有明確要求,并持續開展業務培訓,確保護理專科門診的質量與安全。
“在認知訓練護理門診,我們主要有10名護士出診,不僅專業護理能力過硬,還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每人輪流坐診1個月,不坐診時回到病房繼續工作。科室還專門制定了阿爾茨海默病居家訓練手冊,護士要按照上面的內容為患者進行評估、訓練,保證專業性和規范性。”喬雨晨說。
隨著患者需求的多樣化,提高專科專病護理的水平、推動臨床護理專業化發展成為趨勢。近年來,一些地方對護理專科門診作出規范管理。比如,上海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護理專科門診管理的通知》,對傷口、造口、靜脈置管3個操作性護理專科門診項目進行規范管理,對出診護士、護理專科門診管理等提出具體要求。
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結束了一天的門診護理工作,鄒金燕又參加了護理治療中心的多專科案例討論會。護理治療中心護士長紀曉艷組織大家討論近期遇到的典型案例,開展日常業務學習。紀曉艷說,如果沒有護理治療中心的專業崗位,大部分考取專科護士資格證書的護士在科室還是承擔一般的臨床護理工作,往往缺少業務學習的動力。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林蓉金介紹,護理部還通過提升待遇、分層使用、加強培訓考核等方式,進一步激發專科護士持續提升護理質量的動力。林蓉金說,為讓專科護士的專業價值得到實質化體現,醫院制定了專項績效方案,提高專科護士在護理治療中心坐診期間的績效待遇。同時,將專科護士團隊按綜合業務能力分為院內專科護士、執證專科護士、骨干專科護士和護理專家4個層級,以老帶新,搭配坐診。
“專科護士坐診都需要經過專科團隊考核,各層級專科護士按照2個月到半年不等的周期輪轉,選誰上崗就看業務水平。”林蓉金說,護士層級晉升,考核內容包括護理質量與安全性、患者滿意度、工作精神面貌、同事評價、醫生評價等多個維度。
進一步體現護士專業價值,讓護理專科門診可持續發展
“瞄準患者的需求,提供專業的指導,這樣的護理專科門診才有生命力。”韓斌如表示,護理專科門診要達到幫助縮短患者康復周期、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解決患者相關疾病護理和健康知識缺乏的問題。
在宣武醫院認知訓練護理門診,一位患者家屬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旦確診,就進入了記憶力衰退的通道,我們只能想辦法減慢速度。如果只吃藥,速度就像是開汽車;如果吃藥加護理,再加上認知訓練,那就像是在散步。”
“希望通過護士的指導,保證患者居家訓練的質量,將健康知識和理念延伸到家庭。”喬雨晨說。
如今,通過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化護理需求,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護理內涵更加豐富,護理領域拓展延伸,服務模式日益創新。
目前,宣武醫院的認知訓練護理門診開到了線上。護士在“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與患者進行實時溝通,指導認知功能訓練、進行健康教育及定期認知功能評估預約等。“線上+線下”的認知訓練,解決了出院后的護理斷檔問題,也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方便。目前,線上認知訓練已占總干預量的27%。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與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傷口造口優質護理服務聯動管理模式,成立聯動護理小組,培育社區專科人才,推進社區重點專科發展,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廣受社區居民的好評。“中心開設創面門診以來,通過護理服務提高轄區老人生活質量,已累計為傷口患者提供門診服務2萬余人次、上門服務400余人次。”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玲說。
整體而言,護理專科門診的發展還存在一些瓶頸,比如在執業認證、收費項目等方面,護理工作的專業價值難以體現。“護士付出了很多,患者也很需要,但護理專科門診的定價、收費標準還不完善,大部分護理專科門診不收掛號費,只能按服務項目收費。”林蓉金坦言,為了解決護士不能收掛號費的問題,醫院目前靠醫護一體化坐診來推廣該服務項目,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專家認為,應客觀評估專科護理服務的價值,適當賦予護士一定權限的處方權,增加合理的收費項目,讓護士的專業價值得到體現。在護士取得專科執業證書后,還應對其專科護理開展情況、專病護理能力、技術水平與服務工作量等進行再認證,充分發揮護理專科門診的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