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達(1930—),江西鄱陽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哲學系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哲學組組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有《陳先達文集(14卷)》《馬克思主義十五講》《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等,合著《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要》。曾三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教育部優秀著作獎、北京市社科特等獎、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等。2015年9月17日,獲得了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15“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記者: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您一生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在馬克思思想、馬克思主義史、文化建設等眾多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請您介紹一下您的學術之路好嗎?
陳先達:謝謝你的訪問,我不是什么著名哲學家。我是在我們黨培養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教員和理論工作者,是中國廣大馬克思主義隊伍中的一員老兵。所謂學術之路,實際上也是我的人生之路,粗略地說大體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53年到1980年,屬于哲學啟蒙時期。1953年我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被分配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學習,從此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結緣。這一時期我的學術成果不多,我概括為“兩文一會”。“兩文”,是指《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和《服從多數尊重少數》;“一會”,是指1960年春在中央黨校舉行的哲學教科書討論會,由著名哲學家艾思奇主持。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關于哲學教科書的討論會,規模很大,檔次很高,我稱之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鵝湖會”,是我學術生涯中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第二階段:從1980年至今,為獨立研究探索時期。這40多年,又分為三個小階段,各有特點。
一是研究馬克思主義史和馬克思早期思想。差不多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參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我寫了前三章,對全稿進行了潤色;主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程》,這兩部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從整體角度研究馬克思主義。我和靳輝明出版了《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隨后不久,我出版了第一本個人專著《走向歷史的深處》,這是我所有著作中非常值得回憶的一本書,對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做了全面闡釋。
二是轉向哲學隨筆。出版了第一本隨筆《漫步遐思》。我隨筆最大的特點是立足現實,著眼于智慧的啟迪,它們或來源于我自身的經驗、讀書的觸發,或來源于新聞、對社會事件的觀察,如針對思政教育中重言輕行,我寫了《八十老兒行不得》的短文。在我看來,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如能終生力行,就是一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者,否則,就是“八十老兒行不得”的假馬克思主義者。
三是時政論文。近耄耋之年,我又做了一次改變。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在《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等一些主流媒體發表了有關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國道路方面的文章,后被結集為《一位“85后”的馬克思主義觀》。還寫了一些短小、有點兒戰斗性的文章。有好心朋友勸我說,你寫它干嗎,就不怕得罪人嗎?我說不怕,沒有什么可怕的。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我的任務就是宣傳和捍衛馬克思主義。我為什么如此執著于馬克思主義、堅定地跟著中國共產黨呢?因為干我們這一行當,不是一般的學術研究,沒有強烈的感情和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單純讀書,也許可以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學者、專家,但絕不可能成為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
記者: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一個新概念,對此您怎么理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該如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陳先達:提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一個重大命題,內涵極其豐富。
從文明的特征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形成的,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特征;它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繼承性和延續性的特征;它堅持守正創新,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的特征;它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主體,為全體人民服務,具有人民性和廣泛性的特征;它是在廣泛吸收世界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時,堅持胸懷天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答案,具有包容性和世界性的特征。
從概念的范疇來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應該囊括當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創造,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和黨的政治文化、軍事思想、外交思想等。
我認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努力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從而形成新的文化樣態。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文化遺產開始的,我們要用更開放包容的思想,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文化支撐。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高度,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任務。您是如何理解“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意義的?
陳先達: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定文化自信”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看似些微變化,實則意義重大,進一步凸顯了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彰顯了我們黨對文化的作用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認為,其重要意義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國家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先進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實踐證明,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大的使命。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可以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難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事關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關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當今時代,世界范圍內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價值觀念的沖突日益激烈。我們能否在這場事關民族復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既在于經濟、軍事的發展壯大,更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自強。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只有對自身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鼓起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和立場的信心勇氣;文化自強是最厚重、最堅韌、最挺拔的力量,只有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的中國文化,方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中獲得行穩致遠的堅實力量。
三是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沒有高水平的社會文明,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更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高國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說到底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深入挖掘、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資源,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引導人們不斷提升道德水準。要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全面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要堅持以文化啟智潤心、啟發思想覺悟,以文化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水準,以文化培塑良好習慣、培育文明素養,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記者: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強”,增加了內涵豐富和意義深遠的“文化自強”,凝練成為“文化自信自強”的新話語。您如何理解“文化自信自強”的新內涵,能否跟我們談一談?
陳先達:從文化語境來看,“文化自信”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了解、認同,并主動去創新、弘揚和推廣;“文化自強”既要求我們在中華文明的滋養中努力向上、不斷進取,更需要我們以團結奮斗來實現文化的自信自強、永不懈怠。
具體來說,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就是堅持對社會主義文化,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自強。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的“底氣”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革命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的“骨氣”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發展的革命精神,是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寶,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豐厚的政治資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的“志氣”所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集中體現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精神追求,始終代表著當代中國發展前進方向的文化。
那么,怎么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呢?要立足中國的實際,依靠中國人民的力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一步塑造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氣質。要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使我們的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影響力、創造力和競爭力,從而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要培育全體人民的文化自信,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我們的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增強他們的自信,使全體人民成為有文化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只有文化真正自信自強起來,才能真正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記者:在談論文化自信自強時,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就是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您是怎么看待兩者之間關系的?
陳先達:就古今關系而言,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學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原有結構,并增添了許多新的科學元素,重新恢復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心。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獲得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因此,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不論何時何地,都必須要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不動搖。
那么,為什么還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拋棄了這個靈魂,就等于割斷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精神血脈。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古人豐富的治國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寶庫和豐富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自然也包含著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管來源不同,彼此卻是高度契合的。
尤其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被中國化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就不再是所謂“異域文化”,而是當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內容。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本質是中國的。我們只要讀讀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矛盾論》,讀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就能明白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是中國的。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化,沒有貶低中國傳統文化,而是提升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傳統文化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導航器和推進器。抽象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對立起來是錯誤的,不能因為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就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當代價值,這是文化虛無主義;也不能因為要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就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文化復古主義。
記者:新時代新征程,如何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陳先達: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了許多重要論述,其中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是我們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總開關。我認為,應該把握三條原則:
一是分辨,區分精華與糟粕。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有效甄別和篩選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質基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推進“兩個結合”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二是激活,通過與實踐結合對傳統文化作出與時代相適應的新詮釋。就是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釋,結合新的實踐,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同時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底氣和動力。
三是創新,接續中華民族文化優秀基因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是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深入挖掘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挖掘闡發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中華文明智慧結晶和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推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相融通,提出新概念、形成新范疇,為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文化支撐。
我今年九十三歲了。我和我同時代的不少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許多因為身體原因掛筆。最可喜的是,一代又一代具有強烈使命意識與創新意識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年輕研究者,不斷涌現在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前哨。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我感謝你的訪問。(記者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