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聯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殘疾人約8500萬。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超3億人的生活如何過得更美好,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以下簡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該法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正式立法,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將迎重大利好,他們生活的便利便捷有了更加全面、堅實的保障。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共八章72條,包括總則、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保障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這部法律既明確了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又強調了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合社會,充分體現了無障礙的通用性。
這部法律還有諸多亮點,首先是擴大受益群體,殘疾人、老年人重點保障,總則的第一條就明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其次是針對多個場景作出明確規定,圍繞公共服務、司法訴訟仲裁、教育考試、文旅體育等場景下的無障礙服務,法律中有針對性規定。特別是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進一步加強了數字化信息交流和技術發展中的無障礙要求;再次是明確了無障礙建設的管理體制、保障機制和相關責任主體,強調由政府主導,政府相關部門參與。除此之外,還專門規定了由國家建立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領域人才培養機制,建筑、交通運輸、計算機等專業應當增加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教學和實踐,職業資格比如國家注冊建筑師考試應當包括無障礙內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