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工作人員在向參觀者介紹數字高校智慧大腦綜合管理平臺。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當前,我國經濟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如何抓住機遇,以新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世界各國競爭日益加劇,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的數字經濟成為大國搶占制高點的主陣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既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也面臨眾多挑戰,其關鍵在于依靠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1.數字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發展數字經濟有利于激發國內市場需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應用平臺和豐富的消費場景,能夠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潛力,創造增量的消費需求。首先,數字應用的快速滲透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消費市場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消費選擇和購物渠道,還降低了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比如,娛樂平臺以直播的方式一邊娛樂一邊向消費者推銷產品,這種將娛樂與銷售相結合的營銷模式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潛力。其次,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深化,不僅可以挖掘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還可以培養消費者網絡消費習慣,有利于優化消費結構。一方面,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表達自己的個性化需求,生產者獲得產品訂單信息后,根據消費者要求為其量身打造相應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服務;另一方面,電商平臺也可以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歷史進行分析,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偏好,并依據需求偏好進行相關產品推薦,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發展數字經濟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優化資源配置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隨著數字技術在經濟發展中不斷滲透,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都有所增強。一方面,數字化平臺推動要素流動機制重塑,加快線上線下資源整合,顯著提升要素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例如,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市場搜尋成本、議價成本、信息溝通成本和運營成本,促進資本和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從而提高資本和勞動的市場匹配效率。同時,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會導致更多勞動者流向技術密集型工作崗位、選擇更具彈性的工作條件,促進就業的靈活化。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在企業中的不斷普及可以幫助企業及時掌握消費偏好、調整預期偏差,提高企業生產和消費的匹配度,降低供求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避免資源錯配和浪費。
發展數字經濟有助于加快綠色轉型。數字經濟與綠色產業相融合可以加快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數字經濟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共享單車、網約車等共享產品有助于培養公眾的共享意識,使得綠色低碳出行方式日益普及。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創新和普及,使跟蹤、檢測和監管碳排放變得更加容易,有利于促進碳排放權交易和定價。在數字經濟時代,新媒體和自媒體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通過他們積極宣傳綠色發展的觀念和具體做法,能夠引導消費者增強節能環保意識,推動綠色消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發展數字經濟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數字經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增加,在調整產業結構和促進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隨著數字產業化不斷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高端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促使經濟增長方式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也不斷加速,數字經濟在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方面貢獻突出,大大提高了傳統產業的運轉效率。
2.數字經濟在助力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數字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體現了數字時代的國家綜合實力。在理論上,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推動新舊生產要素、生產方式更替,以其高創新、強滲透、廣覆蓋的特征推動各類資源整合,實現產業鏈互聯貫通,有效減少信息摩擦,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優化產能、升級改造,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數字經濟在助力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
首先,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導致核心技術升級困難。數字經濟是創新驅動的新興經濟,以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以源源不斷的創新作為動力。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創新主要集中在商業模式和應用層面,在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能力有所不足,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芯片等核心技術上的封鎖打壓,在短期內加劇了我國數字技術的“卡脖子”問題,因此在核心技術創新上,中國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局面尚未完全改變,核心技術對數字經濟的貢獻仍然較低。
其次,數字鴻溝和高質量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突出。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宗旨,讓全民平等、充分地享受到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而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農村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網絡普及和數字素養等方面落后于城市,導致農村家庭在數字化時代被相對地邊緣化,難以同等地從數字經濟發展中獲取數字紅利。從網民規模來看,城鎮網民規模遠超農村,2021年中國城鎮網民規模高達7.14億,互聯網普及率78.3%,而農村網民規模僅有2.97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9.2%。數字時代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功能更新速度快,而老年群體對智能設備和智慧生活的適應速度慢、接受能力差,面對新場景、新技術往往無法及時適應。
3.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以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必須抓住數字時代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應對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導致核心技術升級困難、數字化發展不平衡與數字鴻溝問題等一系列挑戰,尋找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路徑。
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創新引領數字經濟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其重點在于著力解決技術“卡脖子”問題,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境遇。技術創新是以人才為依托、科研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系統性工程,需要不斷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改善創新環境,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提高創新質量和效率。為此,一是加強基礎研究領域人才培養和經費投入,建立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評價機制。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應以學術貢獻和創新價值為核心的評價準則,探索實行長周期評價,為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二是健全分配制度,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給予創新企業相應的稅收優惠,保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加強創新成果的評價與審核。三是優化企業融資模式,完善重大項目容錯機制。核心領域的技術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風險性高,這是制約企業創新的重要原因,為激發企業創新熱情,應建立“私募股權+貸款+保險保障+財政風險補償”的新型融資模式,并完善重大創新項目的容錯機制,將創新成果與職位升遷和工資等級相結合,以制度激勵強化自主創新,幫助企業孵化創新產品,提高創新效率。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數字經濟健康運行為基礎,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規范數字經濟發展。一是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公平競爭監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管體系,及時糾正和規范發展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妨礙公平競爭的行為和做法。二是提高監管技術,覆蓋監管盲區,著力打造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監管系統,主動識別電商消費、服務、支付等領域違法行為,營造健康高效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三是加強數據安全技術研究,促進數據安全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堅持數據安全與發展并重,以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個人隱私安全為底線,合理把握數據應用開放的界限,促進數據資源的流動和利用。
解決數據開發利用分歧,推動傳統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于提高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數字經濟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關鍵是解決數據開發利用分歧,促進數據自由流動。首先,加快建設5G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基礎設施,推動數字化產業進程,打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息通道,從頂層設計上著力解決數據流通涉及的相關問題,促進數字資源全方位流動。其次,鼓勵社會力量充分挖掘數字資源隱藏的潛在價值,推動數據價值產品化、服務化,促進數據、技術、場景深度融合。最后,利用數字化手段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改造,促進數字技術向工業、農業、服務業深度滲透,以數字技術孵化新業態,建立高水平統籌協調平臺,提高技術應用與行業需求的適配性,助力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作者:薛英杰、屈滿學,分別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后、教授,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