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調全領域、全過程、全面、系統的糧食安全。要實現這一目標,夯實根基,必須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大資源觀、大市場觀、大生態觀、大節約觀。
樹立大食物觀:食物安全是糧食安全的根基
樹立大食物觀,就是要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
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數據,近年來,全國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費量中,蔬菜與谷物的差距逐漸縮小,2020年食用油、蔬菜及食用菌、肉類、禽類、水產品、蛋類、奶類、干鮮瓜果類、食糖等的合計消費量約為谷物消費量的1.9倍。過去人們糧肉菜的消費結構為8∶1∶1,今天已經變成了4∶3∶3,甚至3∶3∶4。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500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糧食安全線,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食物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對食物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過去我們是吃飽就行了,后來要求吃好,好了之后還要求吃出營養。今天不光吃出營養,還要吃出健康,對身體、對健康沒有直接好處,消費者不買賬。
在消費水平、消費結構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必須改變糧食安全的思維方式,不僅要做好糧食數量的文章,還要做好糧食結構的文章,更要拓展思維,適應消費,全方位開發糧食之外的各類食物。農產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質量、保多樣。
在強調糧食安全的同時,要把糧油菜、肉蛋奶、魚蝦蟹、食用菌及瓜果薯等一切有營養、利健康的可食之物,作為一個整體范疇納入考量并作出全面部署。經過幾千年的反復嘗試,人類已經探索出來可以食用的植物2000余種,常用的就幾十種,需要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給潛力,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例如食用菌,既是人類食物家族中的“老成員”,也是“新顯貴”,我國食用菌資源豐富,有幾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產歷史,廣大消費者青睞的“一葷一素一菇”理念,被譽為21世紀理想的膳食搭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餐桌食物中,糧食越來越少,肉蛋菜菌水產等越來越多。我國已成為第一水產養殖大國、第一水果生產消費大國、第一蔬菜生產消費大國和第一食用菌生產消費大國,僅食用菌開發就達數百種之多。不斷延長食物鏈、開發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是減少耕地壓力、降低糧食需求、確保食物安全的治本之策。
樹立大資源觀:廣開資源是糧食安全的保障
樹立大資源觀,就是不能光盯著有限的“一畝三分地”來保障糧食安全,要從傳統的農業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我國是人多地少的國家,我們人口約占世界的20%,但是耕地只占9%,淡水資源只占世界的6%,用9%的耕地、6%的淡水,養活近20%的人,壓力巨大。耕地資源的約束使糧食安全成為我國始終需要繃緊的神經。因此,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
一是向森林要食物。因地制宜發展木本糧油、森林食品,目前,全國以森林種植、養殖、采集等為主的林下經濟年產值已超過9000億元,今后還有更大的潛力可挖。
二是向草原要食物。我國草地面積達39.68億畝,但單位面積草地畜產品產量遠低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草原開發潛力巨大。
三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國擁有18000公里海岸線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資源,2021年中國水產養殖總產量5394萬噸,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80.6%,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水產養殖業積累了豐富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發展前景廣闊。
四是向設施農業要食物。智慧農業、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等設施農業,可以部分替代土地,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目前,我國設施蔬菜生產面積近3500萬畝,年產量2.65億噸,占總生產量的1/3,年人均近190公斤,基本實現了蔬菜和食用菌的充足供應,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的“菜籃子”問題。我國在設施農業方面有后發優勢,目前技術上已日臻成熟,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五是向微生物要食物。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食用菌年產量只有5.6萬噸,今天已猛增到4000多萬噸,增長了700多倍,且消費需求越來越旺,不僅走進了人們的一日三餐,高檔宴會更有“無菇不成席”的追求。不久的將來,食用菌有望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大產業。且食用菌被稱為“無體之物”(即自身不產生殘渣廢料),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的“五不爭”特性,開發潛力巨大,前景可觀。
樹立大市場觀:內外兼修是糧食安全的關鍵
樹立大市場觀,就是要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建立兩條供應鏈互為補充的雙循環格局。
國內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在市場失靈狀態下的宏觀調控功能,增強食物供應鏈韌性,提升保供能力和水平。我國已實現了從饑餓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巨變。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剛性資源約束,目前大食物自給率還有不小的缺口,仍要靠國際市場調劑補充。
據測算,要滿足我國農產品消費需求,每年需要有35億畝農作物播種面積,但即使算上復種面積,我國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每年也只有25億畝,還有10億畝缺口。有些農產品,因為品種、結構、效益的原因,必須從國際市場調劑才能滿足國內需要。例如,中國每年進口約1億噸大豆,如果自種,按照2018年大豆單產,需要約7億畝耕地才能種出來。
因此,要保糧食安全,必須充分利用好國際市場,通過培育國際大糧商和跨國農業企業集團,優化農產品貿易布局,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租賃土地、購買土地、合作共建等方式建造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基地,多途徑開拓國外可利用資源。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必須堅定“以我為主、適當進口”戰略,把握好農產品進口與國內農產品自給率之間的平衡點,全面貫徹落實“要打好農產品貿易這張牌,但關鍵要控風險、可替代、有備手,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支持企業走出去,提高關鍵物流節點掌控能力,增強供應鏈韌性”的戰略思想。
樹立大生態觀:綠色健康是糧食安全的難點
樹立大生態觀,就是要“多打大算盤、多算長遠賬”,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不能只盯著19億多畝耕地的生態,還要關注整個自然生態的穩定。
自然生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有兩個身體,其中“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一樣具有基礎性,馬克思的話意在告誡人類,“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就是既要考慮耕地自身的生態功能健康,也要兼顧區域生態系統的恢復和改善。絕大多數的糧食生產,高度依賴于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而自然環境各系統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且一個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資源產出能力等都是有限度的,過度開發利用出現的問題可能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其修復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甚至無法修復。
數據顯示,我國農田土壤污染率從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5%上升至2014年的19.4%;《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統計年報》顯示,全國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國廢水中需氧量排放量的62.1%,農業源氨氮排放量占全國25.8%,農業源總氮排放量占全國49.3%,總磷排放量占全國73.2%。農業集約化生產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但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導致農牧生態系統失衡和退化,正威脅著農業生產,導致食物品質下降,在消費者安全綠色有機的訴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供給壓力不斷加大。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水資源也在惡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流域100平方公里的河流5萬多條,現在只有2萬多條,且大小河流全都陷入水臟的困境。水資源面臨枯竭的原因就在于山水林草遭到破壞帶來的惡果。我國19億多畝耕地,只有10億畝是水田和水澆地,其余全是“望天收”。生產一斤小麥需要1000斤水,生產一斤水稻需要1500斤水,水缺種不出糧,水臟種不出好糧。
所以,從長遠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必須樹立并踐行大生態觀,向各類資源要食物時,都應以保障整個自然生態的安全為前提,牢記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尤其要樹立植物、動物、微生物三物循環利用的理念,沒有三物循環的良性生態系統,什么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都是空話。
樹立大節約觀:鋪張浪費是糧食安全的痛點
樹立大節約觀,就是要推動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的全鏈條節約減損。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
近年來,我國在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取得了明顯的減損成效,但糧食損失浪費現象仍然不少,個別環節較為突出。據有關調查測算顯示,每年我國損失浪費的食物超過20%,高達9000多億斤。
有研究表明,我國27%的糧食在農場到餐桌的過程中被損失或浪費,與之相關的土地、水、碳、氮、磷類似于一個中型國家的水平。餐桌上的浪費同樣觸目驚心,每年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有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元,如果這些食物不浪費,能夠滿足2億人一年所需要的糧食。糧食的產后環節損失量如此驚人,必須切實樹立并貫徹大節約觀,以糧食減損、遏制浪費保障糧食安全。
在我國,糧食生產僅“三夏”小麥機收環節減損1個百分點,每年就可挽回25億斤糧食,節糧減損等于建設無形良田。中辦、國辦印發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到2025年,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舉措更加硬化實化細化,推動節糧減損取得更加明顯成效。
節糧減損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鏈條長、范圍廣、環節多,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促進糧食“產購儲加消”全產業鏈節約減損協同聯動。尤其是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傳承“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從更宏觀更深層的視野看,樹立大節約觀還應從農產品生產的源頭抓起,節約耕地、節約淡水。我國600多個城市2000多個縣城3萬多個鄉鎮駐地總計建成區面積12萬多平方公里,按照國際標準一平方公里一萬人即可居住12億多人。今天即使不增加一點占地,城鎮化率也可高達80%多,但近十年來,耕地每年仍以一千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如此下去,再過十年,18億畝耕地紅線將被突破。我國的淡水資源81%集中在長江以南,但江南不少地方把“糧倉”變成了“錢柜”,不再種地,有的即使種地也怕麻煩,實施水改旱。而嚴重缺水的北方卻要用南水北調的水種糧,然后再北糧南運供南方消費,這種悖論需要改變。
(作者為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