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以來,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明與廣泛運用,包括最近十余年方興未艾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金融科技與其他新的數字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擺脫了工具理性的束縛,轉而開始制約、乃至型構人類社會的基本關系網絡和組織形態。以網絡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度社會化,正在全方位地改變著人類的社會面貌和生活,數字成為了新的社會范式。在此背景下,“數字文明”呼之欲出。2021年習近平主席向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賀信中,正式提出“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數字文明”概念的提出,為數字安全提供了更廣闊的承載場域,更充分的發展空間,更深厚的社會土壤。數字安全將成為數字文明最有力的發展保障。
人類改造自然的歷史,也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奮斗史。科學技術充當了推動文明升級的內生動力和根本驅動力,而生產工具和能源利用方式則是文明形態的外在表現和直觀特征。如果說對人力、畜力的使用是農業文明的標志,對電力、磁力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是工業文明的標志,對數字的使用則是數字文明的最主要特征。如果說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都是傳統的器物文明的話,數字文明將是人類經歷的更高等級的文明形態,它將創造出更加豐碩的物質財富,更加優越的制度體系,實現個體更加充分的、更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中華民族曾經長期引領農業文明的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由于各種原因,在工業文明的大潮中一度缺席、離場,留下了慘痛的歷史記憶。在當前數字經濟方興未艾,數字產業蓬勃發展,數字文明曙光初現的背景下,如何搶抓數字文明的頭班車,甚至占據數字文明發展的火車頭,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重大時代性課題。
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實現數字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筑牢數字安全屏障”的方向。統籌好網絡安全與網絡發展的關系,是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高瞻遠矚地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不僅是憂患意識、風險意識的鮮明體現,也是幾千年來我們民族飽經患難中的生存智慧在當代中國的映射。回顧人類文明的進程,眾多文明體曾經璀璨奪目但又轉瞬即逝,雖然其興衰更替原因復雜,但共同的一點就是缺乏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在當前建設數字文明的時代大潮面前,強調數字安全的保障作用,以安全助推數字化轉型,在數字文明的孕育期內,就將數字安全內嵌到數字文明中,讓安全成為數字文明的基因。
建構數字安全,要正視數字文明的轉型性文明風險。數字社會經由數字安全實現數字文明。數字技術引發數字革命,推動數字社會,實現數字文明。在從科學技術向文明傳導的每一個演進路線圖中,數字安全都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數字安全要反向掃除阻礙、制約數字經濟的各類障礙、困難、風險、隱患,從而實現對數字經濟的正向促進、鼓勵、支持作用。實現數字文明必須正視由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轉化過程中的文明隔閡、文明沖突這一重大挑戰。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工業文明到數字文明,技術與法律的關系是長盛不衰的主題。在人類社會演進的絕大多數時間,技術應力都在以一種緩慢的方式釋放, 社會關系體能夠逐漸適應技術的外力擠壓,進而以一種從容不迫的心態進行組織體的架構重塑。但是當人類進化到信息化時代后,傳統社會規范的迭代速率已無法跟上技術的升級頻次,技術越過中間環節,直接成為新的社會范式與意識形態。編碼化的數據、數據化的知識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并且正在對人類社會進行重新編組,其信息密度已經超出了傳統法律的負載能力,迫使傳統社會規則頻繁重啟。我們現在的社會規則、制度體系、思維習慣、文化觀念都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實現從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的過渡,需要數字安全建構穩固的橋梁。
建構數字安全,要正視數字文明的內源性文明風險。脫胎于工業文明的數字文明,不再是前者的附庸和衍生品,而開始出現數字文明自發的衍化和裂變。數據治理、身份治理、數字鴻溝乃至數字時代的主體性危機等,既可能是數字文明的創新性因子,也可能異化為數字文明演進的危險因素,這都取決于數字安全體系對數字風險的馴化程度。在數字時代,社會關系的跨域性與數字治理邊界的模糊性、社會結構的脆弱性與數字治理難度的疊變性無疑讓社會風險的高技術性、多元性更加明顯。數字安全治理,要妥帖處理秩序與自由、權力與權利、平臺與個人的關系,妥善化解數字文明進程中的技術風險、倫理風險、文化風險、制度風險,建構行穩致遠的數字安全體系。
哪一個文明體對數字文明的風險解決得好,哪一個文明體就能率先獲得文明競爭的先發優勢,就能更充分彰顯創新性的制度優勢。中華民族的包容性、創新性、統一性、和平性的精神氣質與數字文明是一脈相承、內核一致的,在數字文明建設中在席、在場,甚至引領、引導,是當代中國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建立的數字文明,是安全與發展并重的數字文明,是競爭與包容兼容的數字文明,是差異與平等齊備的數字文明,這是中國式的數字文明,也是數字文明的中國答卷。而即將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正是以數字技術助力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文明對話構建互鑒包容的美好世界的有利契機。期待各方以對話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推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