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崔士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作為數字技術重要成果,人工智能在傳播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要積極創新機制,促進要素融合,讓人工智能成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智慧動能”,加強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一是以智能技術為引領,創新媒體內容生產機制。人工智能技術可運用在新聞信息采集、編輯制作、內容推送諸多環節,重塑媒體行業業務鏈條。我們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持續創新媒體內容生產機制,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二是以智能技術為驅動,豐富媒體傳播生態體系。從個性化推薦到智能化體驗,再到互動化交互,各媒體平臺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數字化傳播渠道日趨豐富、場景日趨多元。要通過智能化與平臺化布局,按照“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原則,打造內部資源整合、外部廣泛互動的傳播生態體系。
三是以智能技術為支撐,保障媒體內容生產安全。當前,信息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我們要充分運用人工智能進行互聯網數據治理,結合媒體傳播實務,搭建以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為支撐,覆蓋事前審校核對、事中實時預警、事后巡查復核等環節的智慧媒體風控系統,助力媒體內容安全生產,更好地匯聚人民力量,奮斗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用新興產業助力傳統產業智能升級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
近年來,貴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2022年貴州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90.5%,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大數據已經成為推動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貴州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經濟社會發展向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速邁進貢獻力量。
我們將更好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持之以恒辦好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這一國際性盛會、世界級平臺,為分享大數據領域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新趨勢及新探索提供便利,全方位發出全球大數據領域攜手共進、共同開發數字經濟新藍海的時代聲音。
我們將更好強化科技創新的動力,發揮好全國大數據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等優勢,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元宇宙等新技術、新業態,全力加強公共大數據、智能設施設備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源源不斷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
我們將更好開展數實相融的實踐,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大數據產業集聚,實施“百企引領”“萬企融合”,推動數字技術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數字產業強鏈行動,用新興產業助力傳統產業智能升級,讓多彩貴州加“數”前行、乘“云”而上。
服務數字經濟產學研融合創新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元宇宙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融合,引發了全球范圍內對數字經濟的關注,也給我們帶來了創新發展的機遇。
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細分領域。產學研合作也是一個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跨學科、跨國界的資源整合型系統工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積極推進政、產、學、研、用的互動合作,為各方創新發展服務,在整合創新資源、搭建創新平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協同以及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秉承共創、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支持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平臺,覆蓋眾多行業領域。近年來,圍繞“四個面向”支持建立了百余個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平臺,旨在匯聚眾智眾力、實現跨界融合、助力協同創新,為構建產學研高效協同的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互融共促
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李安民
經過多年的蓬勃發展,人工智能已進入模型驅動時代,大模型提供了新的內容供給范式,元宇宙有望憑借大模型賦能各行各業。當前,元宇宙產業生態持續繁榮,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完善,產業圖譜不斷豐富,互聯網企業、運營商等紛紛入局,從底層技術、產品服務到行業應用,持續助推元宇宙應用落地。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高質量融合發展,我們應重視以下三方面:
一是順應趨勢,把握發展規律。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來,將使產業元宇宙從硬件、軟件、內容層面實現突破,業界應積極穩妥順應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擁抱變化,部署人工智能戰略,把握好發展規律。
二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是元宇宙的生命底線,應持續完善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政策法規,相關產業應堅持樹立動態開放的安全觀,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做好數據分類分級及安全管理。
三是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高質量互融共促。人工智能從多個維度推動元宇宙的形成和發展,元宇宙也將為人工智能創新提供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式,兩者應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形成人工智能與產業元宇宙互融共促的產業生態。
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南方科技促進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科技顧問沙赫里亞·納菲斯·扎卡里亞
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舉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巴基斯坦作為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的參與者,正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中國大力推進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經驗,給巴基斯坦推動數字化轉型、大數據研究和先進技術應用帶來大量機會,將促進巴基斯坦醫療、農業、交通等重點領域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數字經濟,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為有效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我們需要全面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盡管目前建設取得一定進展,但在偏遠落后地區,互聯網還不夠普及,建設進度相對緩慢。另外,海量數據也潛藏著數據泄露、數據濫用等安全問題。我們需要借鑒世界各地的實踐經驗,制定數據安全管理法律,保護用戶數據。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和中國對數字化轉型的努力探索,讓我們看到中國在創新驅動發展及推動數字經濟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經驗。我們要抓住這些機會進行更多合作和創新,為共建“數字絲綢之路”而努力。
發展人工智能不能忽視責任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教育和文化參贊李健
人工智能是當前重要的技術變革力量,對人類社會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在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有著堅實合作基礎和廣闊合作前景。隨著產業數字化加快,人工智能將重新定義和構建新的產業模式,同時也會帶來一些風險與挑戰。因此,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潛力和優勢,還要處理好人工智能在安全、道德倫理、法律等方面的挑戰。為加強在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的合作,我有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協調和戰略對接。我們應相互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遵守和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規則,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二是擴大務實合作和互利共贏。我們應利用各自在人工智能領域研究和應用方面的優勢,加強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之間的合作,共同形成創新解決方案來應對挑戰。
三是加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我們應拓展學界、業界等多個群體間的交流互動,讓數字文明發展成果造福各國人民。
發展人工智能不僅是技術要求,更不能忽視責任。要確保它能為全人類的共同福祉服務,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為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構建數字合作格局是大勢所趨
當前,面對“數字鴻溝”困局,人類必須鍛造足以正確駕馭數字新技術的能力和合力。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是以源自悠久歷史、代代薪火相傳的合作共贏情懷,回答當今時代課題的方案,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緊迫性。我們堅信,構建數字合作格局是大勢所趨。
14年前,人民日報創造性地開辟出一種新型傳媒形態——電子閱報欄,布設在公共場所,發揮智慧物聯網傳播效能。當前,我們密切關注人工智能通用化的步伐,期望通過引入數字新技術,為多種規格、適用于不同場所的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賦能。同時,我們也在努力探索運用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這一媒體渠道,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互聯互通作出貢獻。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綺敏
愿與中國共同打造數字未來
印度尼西亞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但在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挑戰,例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分配不均、缺乏集中的數字治理體系等。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思路對我們尤為重要,印尼愿進一步加強在數字經濟領域同中國的合作,為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印尼雅加達根塔拉研究所戰略研究部總監陳姝伶
“數字絲綢之路”助力世界發展
數據科學和數字空間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不重視大數據處理、管理和研究,民族和國家將無法進步。如今,中國大力推進數字治理,提出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合作,豐富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
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院創始人凱瑟·納瓦布
元宇宙電商大有可為
元宇宙是人的意識在數字世界的呈現,是財富空間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擴展。未來,元宇宙電商大有可為:一是元宇宙電商擁有場景流量、私域流量,順應了消費升級的個性化圈子消費時代的趨勢;二是元宇宙電商通過數字資產讓消費者能夠參與企業紅利分配,是互惠共享的商業邏輯。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朱幼平
元宇宙應用促進產業發展
元宇宙深層次應用有3個重要的場景:一是智能制造領域,人們可以在元宇宙空間進行專業學習,人工智能對其進行全要素測評,企業可以精準用人、精準付薪;二是醫療領域,數字人版專家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門診壓力;三是教育領域,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編寫更優化的課件,學生可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執行院長鄒榮金
人工智能推動數實融合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動著數實融合發展,是新型實體企業的基礎設施。產業元宇宙能夠幫助企業高效率、低成本模擬現實,從而更好地作出決策,是實體企業實現硬科技轉型的新型發現工具、效率工具和創造工具。新一代人工智能將應用在代碼助手、學習助手、數據分析、市場營銷等領域,與傳統的數據檢索方法相比,采用自然語言進行人機交互更加直接、高效。
京東探索研究院資深算法科學家薛超
技術賦能企業提升數字生產力
隨著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數字生產力亟須提升。然而,軟件生產與數據消費兩大關鍵因素影響著數字生產力提升。在軟件生產方面,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實現“對話即編程”,從需求分析到開發運維,對軟件生產全鏈路進行智能化變革,降低門檻,提高效率。在數據消費方面,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完成數據開發、管理、分析及取數工作,提升體驗與效率。
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源
人工智能助力生命科學發展
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性應用,包括研制新藥、篩選藥物以及對個性化醫療進行大數據處理等。通過對高通量數據進行實時處理,人工智能對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進行多層次研究和解析,將助力生命科學向著更快速、更精準、更安全、更經濟的方向發展。然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學領域也面臨一些挑戰,如算法的透明性、可解釋性,隱私安全和倫理問題等,亟待一些政策、規范出臺。
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數字孿生中心主任陸正武
(本版文字由付長超、王楠、申志瑩、楊澤英、張鈺坤、康壯、武雯婧、董佳琦、高斯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