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使用中國商飛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執飛MU919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成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C919國產大型客機圓滿完成了首次商業飛行。這是中國民航史上極為重要的“第一次”。
評判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應用型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轉化為服務社會、助力社會發展的科技產品。民航客機是無數高新科技的集成產品,對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工業水平有著極高要求,C919從研制、投產、交付到最終商用,意味著我國在工業制造業領域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當天,在北京首都機場為迎接C919首航所設置的“水門”旁的跑道上,記者記錄下了C919第一次商業載客飛行成功落地的時刻。同行的媒體記者們雖然都不是第一次采訪C919執行飛行任務,但在等待飛機落地時,每個人的心情依然十分緊張。當注冊號為B-919A的白色客機出現在跑道上空時,現場所有鏡頭都對準了正在輕盈降落的C919,耳旁除了發動機轟鳴聲,就是此起彼伏的相機快門聲。
擁有能夠投入商業運營的國產大型客機,這個“第一次”也牽動著全國上下億萬民眾的心。象征著民航業最高禮儀的“水門”儀式結束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在盡情表達自己的激動與喜悅。這樣的場景不僅存在于首都機場內。在機場外公園的一處名為“八卦臺”的小土坡上,數以百計的飛友和普通市民帶著孩子,一大早就在此等候,當C919返程上海從他們頭頂飛過時,現場響起了一片歡呼和叫好聲;在首航航班客艙內,旅客們齊聲合唱《歌唱祖國》;在各個網絡社交平臺上,關于C919的動態登上了當日的熱搜榜首。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就是讓科技充分全面改變生活。我國擁有全球最廣闊的民航市場,窄體干線客機需求量在全球飛機制造商的預測中是極為龐大的,即便是作出預測的波音、空客兩家公司都無法滿足中國民航市場的客機需求。因此,我國組建商飛公司上馬C919大型客機項目,有著足夠扎實的經濟發展意義。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是社會生產力的集中體現,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研制大型客機,能夠帶動數以千計的上下游產業鏈升級以及與之相關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并帶來大量就業崗位,這同樣是C919首航圓滿成功的積極意義。
C919成功商業首航后,波音、通用電氣、空客、霍尼韋爾等全球航空業領先企業紛紛表示祝賀,這是來自國際社會的認可。C919大型客機是全球化合作的產物,也是我國改革開放成果的最新展現。民航客機制造全球化是必然趨勢,也是最優選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共同體能夠獨立發展航空制造業。C919首航成功,將助力我國進一步加深與世界各國科技合作,從而實現互利共贏。在經濟逆全球化浪潮不斷涌現和世界經濟整體復蘇乏力的當下,這也將為全球化合作發展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