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筆記》季棟梁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寧夏西海固,因歷史上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而得名,與甘肅河西、定西并稱“三西”地區。1982年,西海固作家火仲舫曾寫道:“有的農民家里就一個碗,老爺爺先吃,吃完兒子吃,然后兩個小孩吃,再是女人吃。小孩沒有衣服穿,光著屁股,只用個繩子在腰里系著,冬天凍得直打戰。”“十三四歲的女孩披著一張羊皮,里面根本沒有衣服穿。”
1982年12月,國家啟動實施“三西”農業建設扶貧工程,開了中國區域性整體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先河。1996年,中央做出推進東西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西海固”這個已沉淀于歲月深處的名號,在國家扶貧戰略中逐漸復活。
2020年,西海固與全國各地攜手同步脫貧,邁入小康社會,結束了貧困數千年的歷史。電視劇《山海情》,講述的就是西海固的真實故事。
作家季棟梁是土生土長的西海固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清楚地了解:近半個世紀西海固的歷史,就是一部扶貧的歷史;西海固的扶貧史,就是新中國扶貧史的縮影。
在《西海固筆記》中,季棟梁選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吊莊移民”“梯田建設”“鹽池治沙”“揚黃灌溉”“井窖工程”“勞務輸出”“菌草種植”“灘羊銀行”等等,通過實實在在的生活變遷,以大量翔實的資料和數據,全景式、多方位抒寫西海固這片土地兩千年的滄桑巨變,以及巨變背后的時代縮影和精神嬗變,寫出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記錄了大量脫貧攻堅事業中涌現出的時代新人,以及他們身上閃耀的時代精神的光芒。
??思{說過,每個作家都有“像郵票大小的故鄉”,這枚“郵票”,作家永遠寫不枯竭。長年來,季棟梁有一枚“郵票”,就是西海固。
在這一枚“郵票”上,寫作了《上莊記》《胭脂巷》《海原書》《蒼聲》《深風景》《錦繡記》等,寫作的都是西海固。作家季棟梁有一鍋“老湯”,就是故鄉西海固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他在這鍋“老湯”里浸透、生發、成長。作家季棟梁有一根“臍帶”,就是始始終終和母體西海固沒有的割斷或隔斷。季棟梁在故鄉西海固附地爬行,親吻大地,汗水、淚水、血水沉浸土地,擊壤而泣,叩問靈魂。寫作《西海固筆記》是作家季棟梁的一次困境突圍,一次自我相約,一次靈魂自我救贖。我們堅信作家季棟梁繼續創作出更多具有經典氣象的精品力作。
作家季棟梁的長篇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不只是挽歌、不只是牧歌,是一部恢弘寥廓的史詩。言之史詩,不由地會讓人們想起包括中國的《格薩爾王傳》在內的,巴比倫的《吉爾伽美什》、印度的《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古希臘的《伊里亞特》《奧德賽》等世界著名史詩。人們天然的心靈深處悄然生長著極度崇尚英雄愛戴英雄的情結,而對英雄就有了強烈的企美與追問,便運用虛構方式,揠苗、粉墨而拔萃。“史詩”,反映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結構宏大,充滿著幻想和神話色彩。在現代語文中,多用來指虛構的文藝作品。然而,《西海固筆記》是作家季棟梁牢握“太史公筆”,真實詳盡地記錄下了“西海固”,通過真實扎實的生活變遷,令人折服地反映了西海固地區的巨大變化,書寫出了新時代的重大主題。
作家季棟梁生于斯、長于斯,對這片土地充滿深重的敬意、敬愛、敬畏,唯恐手中的筆有了些微疏忽而愧對這片土地,遭受靈魂的絞痛?!段骱9坦P記》一部書,窮盡廣博浩繁的幾千年的史詩般的“西海固”,確保無遺珠之憾,實為艱難,幾為不能。但,絕無混珠之嫌。
(原標題:記錄西海固的扶貧史)
作者:張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