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處于一個大變局時期
謀劃未來,當然首先需要考慮中國的發展,基于中國的利益來確定大戰略。中國的大戰略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通過自己的成功與影響力推動世界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實現中國夢當然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在一個開放和相互依賴的世界,實現自身發展的成功必須對接世界,對外開放,有效應對變化的外部環境挑戰,要主動和有能力抓住并利用好機遇。同時,作為一個大國,需要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非同一般的貢獻。
《世界大勢:把握新時代變化的脈搏》 張蘊嶺等 著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從時代的視角來看,世界處于一個大變局時期,大變局的最突出特點是世界權勢格局的結構與內涵發生重大轉變,由一個大國或者少數幾個大國掌控世界的格局,向一個基于多元化、多樣化的世界格局與秩序轉變。這個歷史轉變進程會很長,但是大趨勢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這對于中國作為復興大國爭取發展空間、發揮新型大國作用總體上是有利的。這與歷史上總是由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爭奪、以戰爭決勝負的所謂“歷史規律”,或者兩國陷入決斗陷阱的慣例不同,也與權勢的轉移總是由一個大國傳遞給另一個大國的范式有別。
構建具有新內涵的開放和包容體系
以多元化、多樣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國際關系與國際秩序構建,需要基于不同的戰略思維與定位:其一,推動基于共同參與的國際治理機制構建,維護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治理體系基礎,改革現有的基于權勢決策的架構構建更為公平合理和有效率的國際治理決策方式。這里,既需要體現合理也需要體現效率,實現包容與效率二者的有機結合。其二,發揮大國引領的作用,通過提出動議、倡議和提供具體承諾等,發揮大國負責任的導向或者領導作用,為各方提供競爭與合作的環境,即鼓勵和支持大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防止我行我素的單邊主義。同時,積極促進多角色的參與和能動性發揮。當然,向新國際關系與國際秩序的演進充滿風險、充滿爭斗,因為涉及權勢、地位、利益等博弈。因此,歷史轉變的進程也許會有很大的波折。為了體現并發揮復興大國、新型大國的作用,中國做出了許多承諾,最為重要的承諾是“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中國也提出不少倡議并加以實施和推動,比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領銜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隨著綜合實力和能力的提升,中國還會做得更多。中國的作為并非要另起爐灶,自行構建一個全新的替代性體系,而是旨在推動現有體系的變革,構建一個以現有體系為基礎、面向未來、具有新內涵的開放和包容體系。
其實,就中國自身而言,同時也是他者的期待,要對兩個大的問題作出明確回答:其一,中國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復興大國?盡管中國做出了承諾,“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并且一再表明堅守承諾,但對于中國的快速發展,外部世界很多人還是帶著懷疑的眼光,對中國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表現出驚恐、警惕和不信任。其二,中國會扮演一個什么角色?追求什么目標?鑒于歷史上沒有一個復興大國有這樣獨特的定位和目標設定,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對此多有懷疑。因此,一則需要中國言行一致,二則也需要世界為中國提供發展和發揮作用的環境,增進對中國的信任。事實上,在大變局時期,取信是一個基于時間和實踐的相互磨合的過程。
推動世界向容納新文明的新秩序轉變
就世界的發展來說,人類處在一個向新文明轉變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也是大變局的最深刻含義?;仡櫲祟愇拿鞯陌l展史,工業革命時代代替了農耕時代,推動了人類走向工業文明。然而,工業文明伴隨帝國主義、擴張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在為世界創造福祉的同時也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比如,殖民主義對殖民地國家人民的蹂躪,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兩次世界大戰,資源過度消耗帶來的生態危機,溫室效應導致的氣候變化等,讓地球生態與人類生存付出巨大的代價,到了進行根本性轉變的時候了。
當然,向新文明轉變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不像以往帝國主義爭霸,勝者為王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新文明的構建是靠多數國家的共識與協同共進來推動的。在這個過程中,舊與新、挫折與前進并存,既充滿機遇,也充滿風險。因此,百年大變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把握大的方向,推動大趨勢向好的方向發展。
中國作為新型大國,在推動改變、構建人類新文明上肩負責任。中國本身的發展有諸多困難,也有可以影響行進方向的問題,比如,如何不讓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失控,如何處理臺灣問題,如何與時俱進確保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等,解決這些問題并非易事。然而,對中國來說,維護復興進程的有利國際環境,開拓發揮新型大國作用的空間,推動世界向容納新文明的新秩序轉變,是最為理智的定位和選擇。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人類處在一個向新文明轉變的重要歷史時期,這也是大變局的最深刻含義—— 新文明靠多數國家協同推進)
作者:張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