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一直是浙江寧波經濟中最活躍、最具競爭力的發展力量。在這里,有這樣一批創業者:留過洋、學歷高、理念新、韌勁足。他們的祖輩、父輩曾在時代大潮中闖出一番天地,而現在,他們有的從父輩手中“接班”、有的則選擇其他賽道創業。
不久前,本報記者采訪了4位青年海歸。這些年輕的創業者也曾有過困惑,有過傳統與新潮理念的碰撞,但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憑著對市場和產品的嗅覺,跟著時代的風,將在這場創業接力中用實力證明自己。
“創業寶典”,也是“突破密鑰”
2022年12月27日早上八點半,一條提示短信引起了寧波市海曙區西門街道汪弄社區第七網格網格員郭永珍的注意。
短信顯示,鐘幽菊老人家前一日用水量對比日常大數據出現異常波動。老人獨居在家,有可能是發生了險情,郭永珍立刻撥通了鐘幽菊妹妹鐘幼香的電話,“對方趕到后和我說,老人因為生病身體虛弱,一直臥床休息,因此一整天沒有用水。幸虧發現得早,才沒出現更糟糕的情況。”郭永珍說。
及時將用水異常信息反饋給大數據平臺的是鐘老太家中安裝的智能水表,通過搭建智慧水務設施,社區管理觸角進一步延伸,便民養老服務也更加精準。
在寧波東海集團,這一整套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計量監控管理系統,正是林森留美回國后在集團力推的服務方案。“公司以前的業務主要是硬件供應,我認為需要進行產業升級,拓展軟件與服務,我們現在可以提供一整套智慧水務解決方案。”林森說。
對本地人來說,這家創辦于半個世紀前、靠研發水表發家的老廠很有名氣。林森的外公袁利定是第一代掌門人,1983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由鄞縣橫街鎮林村創辦的村級集體企業更名為寧波東海儀表廠,從生產儀表配件轉向了水表行業。而現在,這份重任逐漸落到了林森肩上。
車行向南,位于鄞江鎮的郭斌養鯉場內,數百條體長豐碩、色彩絢麗的錦鯉正在池中暢游,郭斌的女兒郭超玲正向來訪的錦鯉養殖戶介紹養殖技術。
“骨架大、體型順暢,平衡感好,眼距和頭要寬一些,這樣的錦鯉就很漂亮。”說起魚,郭超玲早已成了行家,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她曾在一家企業工作過幾年,之后還是決定回到養鯉場,與父親成了“隊友”。“魚其實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和它們相處久了很容易有感情。我們常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其實不是,它們知道我每天什么時候會過去,會聽我的腳步聲,常常是門剛一推開,它們就已經聚集在池邊了。”郭超玲說。
同許多子承父業的創業者一樣,郭超玲在剛接手錦鯉養殖時需要適應身份轉換,需要從頭學起一個個環節。那些她在年幼時習以為常的名詞、某些時刻甚至不以為然的養殖“玄機”都有了新的含義:它們曾是父親的“創業寶典”,而今成了她取得突破的“密鑰”。
“瓶頸破了,就是發展機遇”
看著阮雪薇,很難將她與“學了10年機械工程”“天天和環衛車輛打交道”聯想起來。
父親阮志華在20多年前創辦浙江寶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垃圾壓縮機和環衛車輛的設計、生產、銷售。在女兒大學專業的選擇上,阮志華很堅定:學機械,以后接我的班。
本科從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后,阮雪薇赴美留學,在密蘇里大學度過了自己的碩博時光。
“回國前我也想過如果創業我最想做什么,想開幼兒園,也想開一家健身中心。結果,剛一回來爸爸就讓我去公司上班,這一去就是四五年。”談起過往,阮雪薇苦笑說。
阮志華有自己的考慮。想要讓寶成機械這樣的傳統制造業公司順利完成轉型升級,單靠自己的“老一套”行不通。青年人有知識、懂創新,一定會給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讓老員工有些意外的是,“小阮總”比想象中更雷厲風行,她首先帶來的是辦公流程的變化。
“我習慣把很多流程交給軟件處理,線上審批可以規避以前一些管理流程的不規范。在推廣過程中一些老員工有意見,覺得以前的辦法更方便,有人甚至吐槽我‘官僚’。”這些話,阮雪薇沒放在心上,她想要提高管理效率,此刻的“不方便”是為以后的“方便”開路。
變化還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公司環衛車輛的類型多、應用面廣,阮雪薇希望有更多員工成為復合型人才。她提出,由公司出錢,選派一些員工出去學習,提高工作技能。但是,這個提議并未得到太多人響應。
“坦白說,管理車間員工對我有難度。我知道大家不愿走出舒適區,但很多事不破不立。”2019年,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工作實踐經驗,阮雪薇創立寧波博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專注于大型中轉站成套設備、環衛專用車輛、餐廚垃圾終端處理設備及環衛平臺軟件的研發。應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環衛設備是她的發力重點。
不同理念間的碰撞,林森同樣遇到過。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金融碩士回國后,林森曾在上海知名投行工作過一段時間,2017年回到寧波,他決定從集團的營銷部門做起,這樣既可以發揮自己投行工作的優勢,也能在短時間內了解整個行業。
供水系統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供水管網漏損率是反映供水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住建部公布的《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1年全國城市和縣城公共供水總量為742.16億立方米,漏損水量為94.08億立方米,綜合漏損率為12.68%,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管網漏損問題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成為制約供水企業發展的瓶頸。
“瓶頸破了,就是發展機遇”,經過1年的市場調研,林森交出了一份翔實的調研報告,對企業轉型進行一系列布局,著手開發“物聯網+水表”。“簡單來說,就是在關鍵管網節點上加裝流量儀等計量設備,將供水管網系統劃分成若干較小區塊,由計量設備實時上傳流量、流速、壓力等數據,這些數據能直觀了解該供水區塊的供水量和管網運行狀況,從而有效降低管網漏損率。”林森說,家里人逐漸接受了他的想法,“‘如何把產品賣得更多’還是傳統制造業的理念,但我想提高產品附加值,做軟件和整個服務端的業務拓展。”
不同的賽道,相似的判斷
2021年末,郭斌養鯉場選送的一尾長1.03米的紅白錦鯉,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錦鯉大賽冠軍,這是該賽事舉辦21年來首次由“國產錦鯉”奪冠。
也是在這一年,寧波江北慈城鎮毛岙村的村民們忽然發現,村里湖畔荒了很久的地變了模樣。綠樹蔥蘢,搭配粉紫色的蝦夷蔥花卉格外亮眼,白色的郁金香和珍珠繡線菊植在青石板兩旁,幽靜淡雅,與不遠處碧波蕩漾的湖面相得益彰。
這個“湖畔花園”是留英海歸王藝杰的手筆。回國之后,他選擇了另外一條創業之路——打造一個集花藝、畫廊、茶文化為一體,兼具中英文化的“交融式”花園。
“現在近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非常完善,自然風光優美。對城市居民來說,周末需要時間和場所放松心情,親近自然;對周邊村民而言,流轉土地讓他們獲得了一部分收入。未來我們需要園藝工匠,一系列配套服務也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王藝杰說。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王藝杰一共流轉了75畝土地用來建設“湖谷·玄鳥湖”花園綜合體。“其中商業空間只占到1/10,剩下所有都是自然空間。建筑主體的設計外形與顏色也將隱于山坳中,最重要的是不干擾自然。”王藝杰的合伙人、自然藝術總監時昕說。
在王藝杰的規劃中,湖心島會有一架鋼琴,這片天地間的愜意綠蔭可以成為人文交流的理想場所。開音樂會、辦展覽,抑或是某個晴朗午后的閑坐談天。“如果大家能在這里‘偷得浮生半日閑’,那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就有了意義。”
深知技術優勢的重要,看重品牌建設、人才引進與科技創新,不同賽道上的“創二代”對市場有相似的判斷。
如今,阮雪薇的技術團隊中80后、90后占多數,他們在改良傳統環衛車輛與環衛機械產品的基礎上,也在推進生活垃圾中轉站廢氣廢水集成化處理裝備項目。“這個基于物聯網的系統,可以通過數字化管理,更好實現垃圾不落地、廢水零直排、廢氣不擾民,建成一套科學的垃圾清運智能體系。”阮雪薇說。
2019年,林森在紹興柯橋承接的第一個試點項目獲得成功,漏損率降至7%。初戰告捷不僅贏得了供水企業的認可,也為公司拿下了更大的市場。隨后,林森團隊承接的項目從浙江、福建拓展至全國。他還與浙江大學軟件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貝毅君團隊合作,通過人工智能分析音頻數據,用聲波強度來判斷管線是否出現漏水,目前成功率已達到96%左右。
“‘創二代’只是一個起點,但未來會走向哪里要靠努力、毅力與判斷。幸運不一定會時時相隨,但努力可以。”林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