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現代化專論> 正文

【經濟】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對于我國維護經濟安全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過去人們更關注產業全球化,以效率為導向進行產業布局,現在人們主要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安全為導向進行產業布局。最近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都將產業鏈供應鏈列為重要議題。

西方發達國家歷來重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美國在2012年就發布《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白皮書。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沖突影響,發達國家更加注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不斷推動本土化、近岸化、盟友化和多元化發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此加速重構。此外,美國為遏制我國發展,不斷加大“脫鉤”力度,跨國公司正探索實行“中國+1”戰略,進一步加劇我國“斷鏈”風險。盡管如此,我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只要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深化開放合作,就能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一方面,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世界銀行WDI數據庫顯示,2013—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比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總和還高12.9個百分點,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盡管受疫情影響,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2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隨著疫情后中國經濟復蘇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甚至超過1/3。IMF分析還表明,中國GDP每增長1%,會拉動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0.3%。由此可見,與中國經貿往來必能惠及自身。

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開放經濟的特有問題,但加入全球分工和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封閉經濟既解決不了發展問題,更解決不了安全問題,落后是最大的不安全。只有堅持擴大開放,加強對外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鏈形態,使得對方不敢輕易斷供,才能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此外,加強自主創新和掌握核心技術,既能破解產業鏈中“卡脖子”難題,還能形成局部科技優勢和產業反制能力,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保障。但是,自主創新絕不是關門創新,關門創新只會拉大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只有堅持擴大開放,才能在合作競爭中實現技術進步和升級。

進一步深化區域交流合作。全球產業鏈逐步在全球、區域和國家三個層面形成圈層格局。全球化遭遇逆流后,區域合作變得更加重要。區域合作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以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例,2022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占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0.8%,增長7.5%,是同期全國GDP增速的2.5倍。區域合作還能通過建立伙伴關系,拉緊相互依存關系,形成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聯系。因產業升級而產生的產業鏈外遷,如果發生在區域合作伙伴關系間,既能激發區域經貿潛能,更能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能力。要深化多邊雙邊經貿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探索制定更高水平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開放更多產業,推動經貿合作向更廣領域發展。將更廣泛的伙伴關系和更緊密的聯系作為供應鏈多元化和產業鏈安全的支撐。

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通過制定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提高貿易壁壘,是當前西方發達國家與其他國家“脫鉤”的重要手段,借此不斷削弱這些國家的競爭力,將這些國家限制在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全球競爭既表現為產業鏈供應鏈之爭,又表現為規則之爭。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是全球最高標準的多邊自貿協定,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全球首個關于高標準國際數字規則的專項協定。要發揮好自貿區和自貿港“壓力測試實驗室”的作用,先行先試CPTPP和DEPA高標準經貿規則,為我國早日加入CPTPP和DEPA作出貢獻。此外,要高度關注綠色經貿規則。氣候變化正嚴重威脅和深刻重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供應鏈要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趨勢。

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是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結果。產業鏈供應鏈的質量取決于要素流動的水平。要促進人才、資金、商品、技術等要素自由流動,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要為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優質的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精準招引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的外資項目,更好發揮外資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方面的優勢,吸引高端生產要素集聚,打造要素流動型開放的樣板。

(作者:朱文鑫,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省委黨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劉蘇毅
標簽: 經濟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