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經濟大家談 | 新時代促進農民增收的經驗啟示

經濟大家談

作者: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教授 宋洪遠

增加農民收入,事關農民安居樂業和農村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客觀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作出重要部署,包括“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促進農業經營增效”“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系統分析新時代十年促進農民增收取得的進展和積累的經驗,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農民收入十年來翻一番,增速快于城鎮居民。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收入呈現“十連增”。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是2012年的2.4倍。期間,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率為9.2%,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4%、8.4%,農民收入的整體增速明顯快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速和經濟增長的速度。到2022年,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45:1,明顯低于2012年的2.88:1。

農民收入來源更加多元,收入結構逐步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壯大,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各項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資產要素活力,持續釋放農民增收新動能。

工資性收入已成為農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到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資性收入達到8449元,是2012年的2.7倍。2015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40.3%,首次超過40%并首次超過經營凈收入的占比。到2022年,這一比重達到約42.0%,比2012年提高了4.7個百分點。經營凈收入仍然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到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經營凈收入達到6972元,是2012年的1.9倍。轉移凈收入增速較快。到2022年,農民的轉移凈收入達到4203元,是2012年的2.9倍;其年均增速為11.3%,高于同期農民工資性收入和經營凈收入的增速。到2022年,農民的財產凈收入達到509元,是2012年的3.1倍;其年均增速為12.0%,高于同期其他類別收入的增速,未來農民的財產凈收入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促進農民增收有哪些經驗和啟示

就業創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創業創新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一大批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科技人員等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創辦的項目一般采取“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與農民合作創業。返鄉入鄉創業創新項目中70%具有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效果,一個返鄉創業創新項目平均可吸納6.3人穩定就業、17.3人靈活就業。實踐表明,培育農村各類創業創新主體,通過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發展鄉村產業中,將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重要目標,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參與鄉村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與小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合作方式,推廣“訂單收購+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利益分配不斷向產業鏈上游傾斜,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表明,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

構建支持政策體系促進農民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的轉移凈收入增速較快。這主要得益于黨和國家不斷強化政策扶持,持續完善農民減負增收的體制保障。“三項補貼”改革既支持小農戶發展生產增加了收入,又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增加了收入。隨著城鄉醫保并軌政策的深入推進,農民能夠享有的醫療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提高,農民得到更多的政府補助。城鄉居民養老金由2013年的月人均82元提高到2021年的月人均179元。實踐表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要構建支持政策體系,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改革賦權增添農民增收活力。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釋放財產性收入增長紅利的重要舉措,為促進農民增收增添了新活力。實踐表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明晰產權歸屬,完善各項權能,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有利于為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增添動力和活力。

保障主產區種糧農民收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這得益于我國出臺的一系列保障主產區種糧農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實踐表明,抓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抓住了糧食生產的根本。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要堅持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的基本原則,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促進農民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促進農民增收,特別是農村低收入群體增收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全國納入監測范圍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各項醫保綜合幫扶政策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1.23億人次,減輕農村低收入人口醫療費用負擔1224.1億元。實踐表明,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是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的重要舉措,針對低收入農戶,要繼續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機制,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責任編輯:曲統昱]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