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對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新時代背景下,消費者權益保護涌現出諸多新問題、新挑戰。有鑒于此,應破解AI數據隱私威脅,“安心”消費促增長;捍衛元宇宙世界的消費者版權,開辟消費新業態;保障人民健康生活權益,升級健康產業,拉動新需求;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消費迭代升級。由此,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抓手全面助力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有利于形成強大穩健的國內市場,從而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消費者權益 擴大內需 隱私 版權 健康品牌
【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對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才能充分釋放個人、家庭的消費潛力,從而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2023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提振消費信心”。通過保護新時代下的消費者權益,不斷激發消費活力,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體而言,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解決新形勢下消費新問題,滿足消費者的美好需求,有力撬動消費需求,從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
破解AI數據隱私威脅,“安心”消費促增長
2023年,全球AI領域最火爆的話題莫過于ChatGPT。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推出了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作為一個具備問答、文章撰寫、繪畫等多方面能力的對話式機器人,ChatGPT強大“超能力”的背后,是天量的訓練數據與龐大的算法模型,這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然而,ChatGPT作為數字技術的應用,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侵犯個人數據隱私、侵犯知識產權、侵犯商業機密、產品虛假宣傳、網絡購買詐騙等系列問題。
一方面,ChatGPT與用戶對話的數據需要被存儲在開發者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或使用的云服務提供商的數據庫中。在人機交互問答中,提問者與ChatGPT分享的隱私和個人信息可能被用于未來算法模型的訓練中,含有個人信息的問答內容很可能成為模型訓練的基礎語料庫信息,這使ChatGPT輸出的內容包含用戶提供的個人信息以及重要數據。這也就意味著,ChatGPT底層龐大的數據庫信息中,很可能會侵犯到一些用戶的隱私。另一方面,ChatGPT還可能被用來生成虛假信息或惡意軟件,誘騙用戶泄露個人信息。通過來自社交平臺的數據對ChatGPT進行模型訓練,可能生成虛假信息、誘騙信息等,破壞網絡輿論生態。而且,不法分子有可能以較低的技術成本盜用他人虛擬形象、冒充他人身份,還可能會收集個人敏感信息,并誘騙受害者提供更多的個人信息,進一步導致網絡誹謗、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ChatGPT引發上述數據隱私威脅等系列問題只是一個爆發口。實際上,在人工智能的時代背景下,眾多網絡渠道產生的數據隱私爭議以及算法歧視等問題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當消費者點擊互聯網和使用社交媒體時,不管是發布照片、點擊廣告鏈接,還是觀看在線視頻,其個人及活動信息有可能被平臺或廠商存儲。消費者信息被收集或泄露盜賣,用于商家對消費者進行“算法歧視”。對于用戶而言,算法歧視問題侵害用戶的個人權益和自尊感。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算法歧視可能會直接導致企業經濟受損,比如信息推送不精確、廣告投放對象存在偏差等問題。另一方面,算法歧視會通過影響用戶滿意度而間接影響企業的收益和聲譽。因此,算法歧視問題對用戶和企業都可能帶來不利影響。另外,算法“黑箱”等信息不對稱性的存在導致歧視現象潛藏得更加深入而不易被察覺,也給治理算法歧視問題帶來了新挑戰。互聯網平臺大數據殺熟便是算法歧視的典型現象之一。這種企業“殺熟”現象的本質是通過算法篩查,對用戶群體進行分類,形成一套端口多套服務的模式,企業利用消費者交出的個人數據反過來對消費者實施歧視對待。“殺熟”現象說明企業對消費者權益構成雙重侵害——信息或數據權,以及公平交易權,但它卻廣泛存在于購物類、旅游類、打車類等APP。此外,金融借貸平臺借貸歧視、人工智能相貌歧視、AI機器人發表歧視性言論等算法歧視問題也紛紛涌現。可見,消費者的數據隱私和“反歧視”權益沒有得到足夠的法律保障。
在數據成為重要資源的新時代,消費者隱私和數據合規問題是政府、企業和社會團體共同面對的重要倫理問題之一。為了應對ChatGPT及算法歧視帶來的個人隱私信息威脅,亟須加快數據合規建設,嚴格審核數據來源,強化數據的使用管理,在人工智能設計中嵌入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機制。而且,需要加大人工審核服務在數據審核方面的投入,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最大可能地合規合法使用數據,同時減少不真實信息的輸出,全面保護消費者的數據隱私合法權益,讓消費者能夠真正意義上“安心”消費,從而才能進一步擴大消費者需求。
捍衛元宇宙世界的消費者版權,開辟消費新業態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的火爆也帶動了NFT的快速發展。NFT作為Web 3.0時代大熱的產物,在售賣過程中因其金融化屬性以及年輕消費者的炒作心理而出圈。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通證,實質是區塊鏈網絡里具有唯一性特點的可信數字權益憑證,是一種可在區塊鏈上記錄和處理多維、復雜屬性的數據對象。虛擬空間的每一件數字音樂、數字圖像等數字作品均具有被標記的唯一“身份”,NFT就是驗明其真實身份的“鑰匙”。
數字藏品是國內對于NFT的本土化稱呼。一個數字藏品可以快速實現身價倍增,從幾十元、上百元的藏品躍升為萬元“爆款”。如今,數字藏品市場也火爆了起來,似乎進入了一個萬物皆能成為數字藏品的時代。國內藍色光標、瘋狂體育、湯姆貓、中青寶等上市公司陸續上線數字藏品平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數藏平臺已超百家,數字藏品具有重要的消費價值和品牌影響力。一時之間,數字藏品成為一股新的消費風向。
元宇宙世界的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網絡購買、消費行為全過程應該享有的權益,以及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企業收集、處理并用來獲得營業收入時應該享有的權益保護。如何捍衛元宇宙世界中針對各種新形態產品的消費者權益成為日益嚴峻的問題。數字藏品等新形態越來越普遍時,消費領域出現了系列新問題,亟需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延伸到數字化空間。尤其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對版權保護就提出了新的要求。NFT數字藏品是元宇宙世界產品的代表,其所衍生出的消費者版權保護問題引起了廣泛熱議。
NFT數字藏品作為一種新的事物,無論是新技術與產品的融合,還是合規管理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都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版權風險。比如,在制作、生成NFT數字藝術作品的流程中,容易產生虛假、版權侵犯等問題。雖然區塊鏈可以解決數字藝術作品鏈上信任的問題,但不能解決其上鏈之前的信任問題。這意味著NFT數字藝術作品可以是偽造的,用戶可能先上傳侵權作品,并將其制作、生成為NFT后銷售。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加密貨幣錢包連接加密貨幣市場,以鑄造NFT。也就是說,NFT無法保證作品的上鏈人與作者是同一主體。NFT雖然可以記錄藝術品交易的流程,卻無法證明作品上傳者就是作品的原作者,這無形中增加了版權原作者被侵權的風險。
數字時代涌現出諸如NFT數字藏品等新型的消費業態,呼吁消費者權益保護需要引進新技術,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這樣才能推動更多消費新業態的誕生與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政府需要發揮主導作用。需要通過立法形式明確NFT數字作品的版權性質與財產性權利,出臺針對這一新市場的相應細化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平臺是控制數字藏品風險的重要主體。平臺應嚴格依法履行義務,承擔更高的審查注意義務。平臺不僅需要履行一般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還要建立一套知識產權審查機制,對平臺上交易的數字作品的著作權嚴格仔細審查,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此同時,消費者在購買或消費數字藏品時,應當認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比如有些平臺上發售的數字藏品價格忽高忽低,或是平臺時常發生技術安全漏洞,就需要警惕是否堅持冒險購買。總之,平衡政府、平臺、消費者以及各種市場主體間的效能,全力保護消費者的版權權益,是實現NFT這一新業態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保障人民健康生活權益,升級健康產業,拉動新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權的基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人民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是人們的基本權益,通過健康產業轉型升級這一重要路徑可以有效滿足人們多樣化、新型化的健康訴求。健康產業是內含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民生等重要功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應促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機結合,從消費供需兩端入手,推動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健康發展,將經濟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空白點轉化為新的增長點。而大健康產業是先進制造業和新興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在國家全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大健康產業不僅有益于社會民生和人類福祉,而且還有利于消費升級和擴大內需。由此,健康產業轉型升級是擴大內需,保障人民健康生活權益的關鍵著力點。具體而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優化產業,升級頂層設計,完善健康產業資源共享平臺。加強戰略轉型規劃,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政府應盡快制定健康產業的專項改革規劃,為優化健康產業結構升級框架頂層設計、協助加速實現健康產業彎道超車奠定政策基礎。在地方層面,依托各地的資源稟賦向健康細分領域精細化布局,著力開發特色示范項目(如頤養宜居、養生旅游小鎮等),加快形成“協同有序、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健康產業集群,為擴大和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產業集群和企業資源供給基礎。
第二,推進全領域智慧健康,賦能健康產業數智化蝶變。健康產業攜手互聯網破解轉型困局,謀求健康服務“共享化、智能化、異質化”新升級,共創互聯網健康新模式。其一,完善健身場館信息化建設,豐富智慧健身服務形式。落實健身場館器械線上預約制度,構筑在線全民健身社群,開展云端交互式健身賽事。積極培育居家VR游戲健身、虛擬教練指導等新熱點新模式。其二,增擴健康旅游形態供給,深化旅游數智改革。引進VR、AR等高新視覺科技,優化養生休閑游項目的智能力與沉浸感,聚力打造健康生態線上旅游地圖,促進健康旅游消費提檔擴容。其三,完善“5G+智慧醫療”云平臺,推進人工智能落地應用。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進5G網絡和人工智能在醫療輔助、醫學影像、疫情防治等場景的落地應用,逐步激活健康產業增量空間。同時加強互聯網醫院建設,重構醫療服務模式,推進“線上輕問診,線下深治療”全流程服務,跑通“醫、藥、險”業務閉環。讓數智化滲透于“健康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在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實效、真正造福民眾,有效促進線上健康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
第三,深耕新舊健康產業融合升級,撬動新型服務業態需求。瞄準產業融合突破點,新老業態協同化轉型。挖掘中醫在康復療養、保健養生領域的融合突破口,開發中藥養生、天然溫泉、森林氧吧、田園康養等“游憩療養”四合一的創新融合項目。著力布局涵蓋胎兒到老年全周期,貫徹“預防、診治、療養”全流程,輻射身體心理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鏈條。積極拓展健康服務融合應用新場景,為健康服務產業的轉型“出雛形、打樣本、開好局、起好步”。化傳統醫藥與新興服務“相爭博弈”為“合作共贏”,打好協同轉型“組合拳”,實現“1+1>2”的聚力效果,切實推進新舊健康產業融合升級創新,從而釋放和激發人們對數字時代健康服務消費的新型需求。
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消費迭代升級
2023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對中國品牌的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遠大的發展目標。為了響應建設高質量品牌的目標,企業爭創消費者信賴品牌的社會氛圍需要更加濃厚,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品牌的追求和向往,從而實現消費需求品質的升級,從更高戰略、更深層次擴大消費需求,激活高端消費的深層次潛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建設高質量品牌,以實現消費需求的迭代升級。
首先,深入開展中國“老字號”高質量品牌創建行動,打造中國傳統品牌中的頂流精品和“百年老店”。統籌開展中華老字號和地方老字號認定,完善老字號名錄體系。打造中國品牌,培育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和特色傳統文化品牌。同時,持續辦好“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宣傳推介國貨精品,增強全社會的品牌培育和發展意識,在市場公平競爭、消費者自主選擇中培育更多享譽世界的國貨品牌。如今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引領時尚的國潮品牌由衷追捧,這更加需要中國企業在國貨品牌發展上不斷創新努力,以滿足青年消費者對品牌高質量、新風尚的需求。
其次,打造國際知名的中國品牌,爭取在國際上涌現一批品質卓越、特色鮮明的中國品牌領軍企業,形成一大批質量過硬、優勢明顯的國際知名品牌。促進民族品牌同國際標準接軌,充分銜接國內消費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費品國內供應,更好滿足中高端消費品消費需求。可見,打造國際一流品牌,才能更好滿足不斷向上升級的高端消費需求。創建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標可以通過打造全球樣板產業來實現。所謂全球樣板產業是指能在全球市場擁有絕對市場份額優勢、技術領先和品牌美譽度高的產業。全球樣板產業要在全球消費者、買家、公眾的心理建立與某國之間的等號關系。當國際上提到某種產業時,如果全球消費者、公眾第一時間想到中國,那么中國的這個產業就成為了全球樣板產業。中國需要確定自身有優勢、未來有前景的少數幾個特定產業打造全球樣板產業,以此為突破創建世界一流品牌,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及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聲望感,從而滿足中國上層消費者對高端國際品牌的需求。
最后,支持企業加強品牌保護和維權,依法嚴厲打擊品牌仿冒、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為消費者的品牌使用保駕護航,并且為優質品牌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品牌之所以稱其為品牌,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服務是基礎,只有保證產品良好的質量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侵權假冒產品質量往往達不到要求,售后服務更是近乎于無。中國市場十分龐大,尤其在亂象叢生的廣大農村市場,品牌假冒偽劣現象層出不窮,嚴重影響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口碑評價和認同感,應持續依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規范農村市場秩序。品牌保護和維權行動需要形成集合政府、企業、社會團隊、新聞媒體、消費者在內的全員生態圈。只有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打擊品牌侵權假冒,保護知識產權,這個生態圈才會日益健康和完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護,我國的擴大內需戰略得以實質性落地。
總之,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利于激發擴大內需。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激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釋放和激活消費潛力,才能推動中國市場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也是驅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作者分別為中國礦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品牌營銷與國際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注: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經濟轉型與國際化背景下品牌建設的理論創新研究”(項目編號:71832015)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可激活性自我視角下目標進展對健康消費行為的影響機理研究”(項目編號:7207217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海忠:《新時代健全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五項原則》,人民論壇網,2022年3月15日。
②王海忠:《讓中國制造成為最“出圈”的中國品牌》,《人民論壇》,2021年第9期。
責編/李一丹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