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年來,成都統籌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數據資源“一網通享”、社會訴求“一鍵回應”,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水平,走出一條超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
蓉城早春,華燈初上。四川省成都市城管委城運分中心,警報聲響起。“叮咚!峨眉山路白龍江路口路燈出現異常關燈。”值班員迅速調度附近維護車輛,派發工單。幾分鐘后,搶險人員接收工單并前往故障點維修。不到半小時,維修結果反饋至分中心照明綜合監管系統。
近年來,成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的指示精神,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堅持以智慧蓉城建設賦能超大城市治理,以統籌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數據資源“一網通享”、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為抓手,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水平,走出一條超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
城市治理更智慧
走進成都市金牛區西安路街道城市運行中心,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浮現眼前,街道內的小區院落、道路等在電子沙盤上清晰呈現。擁有棗子巷等6條特色街區,過去,西安路街道出攤占道、油煙、噪聲擾民等問題頻發。“現在我們安裝了智能攝像頭、噪聲和油煙監測設備,能全天候發現占道經營、油煙超標、食客擾民問題。”西安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副隊長張森源說,平臺發現問題后,智能派送工單至相關責任人并限時處理。
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成都加快推進三級城運中心和市級部門城運分中心一體化實戰化運行,25個市級部門牽頭建設120個應用場景并接入市級城運平臺,有關縣(市、區)開發了109個特色應用場景,服務日常城市管理。成都還梳理出全市37個市級部門1482項城市體征指標,接入氣象、河道水位等58類預警信息,對城市生命體開展“24小時×365天”的無間斷智慧“體檢”,智能精準發現排查城市潛在的風險隱患,推動城市治理由“人防人治”向“智防智治”轉變。
群眾辦事更方便
點擊進入“高新通”微信小程序,進入“政策通”專區,提交相關資料,四川科道芯國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項目主管李懷東很快完成了一個科研補助的項目申請。不久,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局企業培育處工作人員肖倩打來電話,指導完成項目初審。“現在可以通過‘天府蓉易辦’‘高新通’等平臺在線提交項目申請,不用來回跑了。”李懷東說。
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成都深化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改革,以“天府市民云”為面向市民服務的總入口,“天府蓉易辦”為面向企業服務的總入口,推進各類卡碼集成、功能集成和多碼融合。目前,已實現除涉密事項外所有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100%“最多跑一次”、90%以上“一窗受理”和“可全程網辦”。
數據應用更順暢
部分列車晚點到達,車站可能滯留旅客近9000人。今年春運期間,成都市交通運輸應急保障平臺監測到車站運行信息,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向軌道交通、公交等單位推送信息。不久,相關單位采取地鐵延時收車、開行公交夜間臨時接駁專線、增派空載出租車等措施,進行旅客到站后的接駁、轉運。“僅用了2個多小時,所有到站旅客及時疏散完畢。”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科技信息處處長湯玨介紹。
推進數據資源“一網共享”,提升數據利用水平。破除“數據孤島”,釋放數據資源價值,成都不斷優化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和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累計共享數據867億條,支撐居住證積分入戶辦理等320項業務協同;累計開放數據1.7億條,提高數據社會化利用水平;開展公共數據運營服務,累計授權運營數據約3.2億條。
社會治理更高效
撥打12345熱線,各類問題得到第一時間回應和處置,而今,成都市民已習慣通過公共服務熱線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熱線受理群眾訴求超1000萬件,訴求解決率和群眾滿意率均在90%以上。”成都市網絡理政辦副主任曹中軒說。
推進社會訴求“一鍵回應”,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加快打造城市“總客服”,成都持續深化12345系統集成改革,整合119條非緊急救助政務服務熱線,實現12345熱線與水、氣、軌道交通等公共服務熱線一鍵直達、分類辦理,建立了12345熱線與110、120、122等緊急熱線協調聯動工作機制,統一建設2300余個三級政府負責人信箱辦理體系,并將相關媒體平臺的群眾訴求納入12345熱線平臺統一受理轉辦和督促,基本建成社會訴求“一鍵回應”受理載體,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回應和解決。
從“復制追趕”向“創新發展”轉變,成都智慧城市建設按下“快進鍵”。下一步,成都市將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布局下,以智慧蓉城建設賦能城市治理,下足繡花功夫做優做強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數字經濟發展,繼續推動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數字化轉型,實現超大城市數字治理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