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自然中蘊藏著豐富的寶藏和寶貴的資源。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是“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只有人與生態和諧共生、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村改”的落實,才能更堅實地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更高質量地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目標。
全力推進“村改”,要充分調動基層干部的“主動性”。基層干部,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中流砥柱,是政府和廣大群眾之間的“傳聲筒”,是重大政策的實施者,也是光輝歷史的創造者。廣大基層工作者,尤其是黨員干部,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肩負起“村改”工作“排頭兵”的責任。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心骨力量,基層黨員干部要廣泛閱讀和走訪,摸清本村的產業特色、基礎設施、人文歷史,為“村改”規劃做足準備。基層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群眾,進百家門、坐百家凳,腳踏實地開展調研,了解群眾對鄉村環境整治和村居村落改善的需求和期盼,做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兵”,行民之所盼。結合具體情況和群眾需求開展“村改”工作,才能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麗鄉村,增強群眾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全力推進“村改”,要充分喚醒廣大群眾的“創造性”。人民群眾是歷史真正的主人翁,古往今來,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偉大的事業都離不開群策群力。鄉村人居環境改善,也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展基層民主自治,集群眾的大智慧。村兩委干部要與群眾緊密聯系,通過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線上村務公開等“線上+線下”多樣化的形式,推動民主決策,征集村民群眾對“村改”的意見和建議,逐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共同創建美麗新家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美麗鄉村。
全力推進“村改”,要充分兼顧鄉村振興的“協調性”。美麗鄉村的建設,要切忌“一刀切”,避免以犧牲鄉村產業發展為代價,一味地追求村居改建。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點,但不是唯一目標。“村改”和“工改”協調進行,統籌鄉村發展規劃,明確村落和產業園區劃分,保留本地優勢產業,保障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穩定本地經濟發展。建設特色產業園區,發揮產業集群規模優勢,推動工業園區環境治理體系化建設,規范企業污染治理手段。引導本地企業進行產業轉型、產業升級,結合“村改”工作成果發展鄉村旅游業、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促進一二三產協調發展。
鄉村振興是長期戰略,生態振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鄉村生態宜居環境改善,要打好一套規劃、發展、整治的“組合拳”,基層干部、村民及有關各方緊密聯系,齊心繪制美麗鄉村新畫卷,創建生態宜居美麗新家園。(江蘇省常州市經開區遙觀鎮生態和農村工作局 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