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資本領域反腐敗已成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一環,也成為維護我國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要舉措。與其他領域相比,資本領域腐敗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更大,會嚴重沖擊一國的金融安全與穩定。資本領域腐敗涉及權力尋租、收受賄賂、內幕交易等多方面問題,其可被分為資金交易腐敗和監管腐敗兩大類型。要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
【關鍵詞】資本領域腐敗 金融監管 制度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資本領域反腐敗已成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一環,也成為維護我國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著力查處資本無序擴張、平臺壟斷等背后的腐敗行為。”
資本領域腐敗的類型與特點
與其他領域相比,資本領域腐敗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更大,會嚴重沖擊一國的金融安全與穩定。從我國發生的資本領域腐敗案件分析來看,具有以下類型和特點:
資本腐敗類型:資金交易腐敗和監管腐敗。資本領域腐敗涉及權力尋租、收受賄賂、內幕交易等多方面問題,其可被分為資金交易腐敗和監管腐敗兩大類型。資金交易腐敗和監管腐敗均是用“權”換“利”行為。資金交易腐敗是指利用配置金融資源的權力進行違規交易,換取手續費、傭金等名義給付的現金或實物。監管腐敗是指利用金融監管的行政權力進行違規操作,換取腐敗租金、腐敗收益等。具體分析如下:
資金交易腐敗主要涉及金融行業工作人員。通過實踐中資本領域的腐敗案件得知,資金交易腐敗行為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利用職權獲取腐敗利益、利用內幕信息攫取腐敗收益。利用職權獲取腐敗利益: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及重要崗位人員主管、經手、管理公共財產,某些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通過非規范交易、偽造單據、假借戶頭、收入不入賬等方式,直接收受他人名為手續費、勞務費、傭金等的現金或實物,或者間接為親屬、朋友等利益相關人從事金融活動提供資金便利。利用內幕信息攫取腐敗收益:監管部門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將其所掌握的企業經營性信息和國家政策性信息等核心、敏感信息,通過不正當方式或渠道泄露、售賣,從而攫取巨額非法收益。
監管腐敗主要涉及資本領域的監管人員。由我國已發生的資本領域的腐敗案件可知,監管腐敗行為有著多種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利用審批權力謀取“腐敗租金”、利用現職便利換取“腐敗期權”。利用審批權力謀取“腐敗租金”:在注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我國要求金融監管部門嚴格管控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資格以及業務經營范圍,以規范金融行業發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在此背景下,某些負責審批工作的金融從業人員利用手中特權謀取私利,采取無故拒絕申請、增加不合理的附加條件、用各種借口拖延審批時長等手段,向申請者索要現金或實物等“租金”。利用現職便利換取“腐敗期權”:某些金融監管工作者或金融機構高管人員在職期間,利用職權便利,在明知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仍向有關企業提供利率低等優惠貸款;在明知存在風險甚至風險較大的情況下,仍選擇向相關企業發放貸款。同時這些人員過于狡猾,為了掩藏犯罪行為,為了躲避紀檢監察部門的查處,其并不當即向相關企業索要“回報”,而是要求在其離職或退休后,許諾其企業的高薪職位或高額回報,以將之前預留的“腐敗期權”變現。
資本腐敗的特點。資本領域腐敗行為破壞了金融市場的合法、有序競爭,影響了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定。由于金融行業內部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金融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以權謀私的腐敗行為時常發生。與其他領域不同,資本腐敗具有涉案金融巨大、涉案人員職權多樣、權力尋租現象嚴重、監管人員充當“內鬼”等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涉案金額較大,造成經濟損失較重。資本領域的貪污瀆職案件標的絕大多數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億。與其他領域的貪污案件相比,資本領域腐敗的涉案金額實屬巨大。并且在實踐中,涉案贓款往往無法被及時追回,從而給金融企業、金融機構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有些貪腐分子為滿足自身私欲,將受賄贓款用于奢侈品高消費,用于營利性活動,甚至還用于賭博、嫖娼等非法活動,給金融行業、整個社會乃至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資本腐敗往往有監管人員做“內鬼”。資本領域尤其是證券市場,其最典型的特點是信息不對稱,而擁有更多信息或者更多敏感信息的金融監管人員在其中就擁有了更多權力。金融監管人員利用審批、監管的權力進行尋租是資本領域腐敗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準入和經營有著嚴格的管理,地方銀保監局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在實踐中,一些地方銀保監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設租”,為當地商業銀行的審批、跨區經營等問題提供便利,從而形成監管人員與被監管對象“貓鼠同處”的局面。
資本腐敗表現出“智能化”“國際化”特點。隨著信息技術在資本領域的深入應用,借助互聯網平臺、信息科學技術手段實施的智能化資本腐敗案件日漸增加。例如,某些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非法篡改賬目、不當獲取密碼等方式,侵占公款、竊取或挪用儲戶資金。而計算機網絡為資金劃轉提供了較為方便的渠道,使得較短時間內跨境轉移大額資金成為了可能。并且,當犯罪目的達成或犯罪行為敗露時,相關人員大多會選擇攜贓款逃到境外,以躲避我國法律的制裁。
資本領域腐敗的成因與解釋
在我國,對于資本市場中的反腐敗,已有較為系統的法律制度供給。挖掘深層次原因,資本市場腐敗主要是金融內在的結構機制及外在的制度機制的問題。
第一,內在的組織機制所致。準確分析資本市場腐敗的深層成因,需把握金融的基本結構。中國的金融組織歷經“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過程,目前已經形成以“一委一行兩會”為金融監管框架,涵蓋銀行、證券公司等多元化市場主體的金融組織體系。一些金融監管機關的人員容易形成權力傲慢,滋生監管腐敗。再者,資本市場主體的董事等領導人員通常具備一定的行政職務。一些金融機構的領導人員在擁有極大權力時,不可避免地將自己的特殊利益融入權力運行之中,公共權力異化為私人權力,資本市場的腐敗就此產生。另一方面,金融組織的本質即決定金融具有自然壟斷的性質。金融業是一個外部性、杠桿率高的行業,這要求金融機構具備非常完備的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的投入需要巨大的成本,因此金融具有成本弱增性,這就決定了金融組織具有自然壟斷性質。在資本市場的運行中,腐敗體現為利用金融資源的配置權進行尋租。在金融本身就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情況下,一旦權力被濫用,公司治理和內控機制形同虛設。在此情況下,金融機構掌握的巨大資源就變為金融腐敗的基礎。
第二,外在的制度機制所致。首先,從產權制度設置看,金融壟斷產權制度激化一些金融主體管理層對自身利益的追逐。金融法律制度對金融市場主體的市場準入和市場退出設置了相對一般的市場主體更為嚴格的條件。此外,按照現行的金融制度安排,一些金融監管者權力過于集中,容易誘發金融監管腐敗的“火苗”。將“委托—代理”理論涵攝于金融監管中,作為委托人的國家所追求的是證券市場的效率、安全、公平這“三足”的平衡,而在資本領域腐敗中,對少數監管者而言,自身效益最大化是其終極目的。監管者配置金融資源的權力越膨脹,產生權力尋租的可能性亦越大。其次,從監管制度設置看,制度不健全會產生俘獲性監管,加劇金融監管腐敗。金融腐敗催生金融監管,但金融監管在實踐中,可能會被異化,最終產生俘獲性監管。維護金融監管的獨立性,是保證金融監管機構免受其他主體“俘獲”的途徑。最后,從金融機構內控的制度設置看,有些證券市場主體的內控制度不足,忽視了內控制度是一種貫穿于決策、執行和監督的機制,因而缺乏執行內控制度的意識。這為腐敗提供了“縫隙”。而立法中對內控不完善的制裁不足。按照法律的威懾理論,制度設置的懲罰責任需要威懾市場主體,使其放棄實施違法行為。但是制度安排如果未就某些證券市場腐敗行為設置相應的懲罰責任,會使得相關人員缺少對于法律及公權力的敬畏,在利益誘惑面前喪失原則。
遏制資本領域腐敗的路徑
資本領域腐敗是金融監管權與金融資本相互勾結的結果,是以金融監管權力為依托的金融資本逐利行為。遏制資本領域腐敗的底層邏輯是防范金融資本無序擴張和縮減金融監管權力的尋租空間。就具體路徑而言,一是構建平等、開放、透明的金融市場競爭秩序,二是規范金融監管權力的行使,三是防控金融市場的廉政風險。
第一,深化資本市場機制改革。資本市場機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科學、高效、平等地配置金融資源。通過市場機制實現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在減少政府干預的同時縮減了公權力尋租的空間,有利于斬斷資本與權力聯系的紐帶,構建平等、開放、公平、透明的資本市場競爭秩序,從而在源頭上防范資本領域腐敗的滋生。
深化資本市場機制改革,首先要進一步放開資本市場準入。資本市場準入包括對外準入和對內準入兩個方面,二者在構建平等的金融市場競爭秩序、破解金融壟斷、防范金融腐敗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對外準入方面,要在機構設立、經營范圍、股比限制等方面進一步放開對外資的限制,尤其是放開外資入股國有金融機構的限制;在對內準入方面,要逐步構建起以負面清單制度為核心的市場化準入制度,同時進一步降低資本市場準入門檻,構建公平、開放的資本市場競爭秩序,壓減金融市場準入權的尋租空間。
其次,完善資本市場退出機制。準入和退出作為金融市場的兩端,是形成競爭性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制度基礎。金融機構的退市過程牽扯到多方利益主體,利益主體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在退出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利益輸送、違法侵占等金融腐敗行為頻發。就具體完善路徑而言,監管機構應當明確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標準,綜合考慮資本充足率和其他指標,針對不同的金融領域、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制定統一而又有所區分的退出標準。此外,監管機構還應當明確金融機構危機處置程序和方式。
最后,完善金融機構內控機制。金融機構內控機制是一項由內而外的反腐手段,能夠有效防范金融機構內部從業人員尤其是高管的腐敗。具體而言,一方面,要將黨的領導融入國有金融機構的內控機制,把黨委研究作為國有金融機構決策的首要程序。另一方面,要以保護金融消費者為核心,以明確職責、完善措施、強化保障、健全體系為導向,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要充分發揮稽核、審計、風控、合規等內部機構的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并消除金融機構內部的廉潔風險節點。
第二,規范金融監管權力的行使。資本領域腐敗是金融資本與金融監管權力相勾結的結果,金融腐敗的根源是金融監管權力的濫用。因此,如何規范金融監管權力的行使,如何使金融監管權成為打擊金融違法行為的利劍,而不是成為當權者謀取不法利益的工具,則成為了資本領域反腐敗的重點。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規范金融監管執法活動。一方面,要加強金融監管執法,打擊金融腐敗行為。要以金融消費者保護為核心,充分運用功能監管和穿透式監管手段,發現并填補金融監管的漏洞,從而防范利益輸送、違法侵占等金融腐敗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要明確金融監管執法的界限,確保金融監管權力的合理運用。具體而言,為了防范金融監管權力邊界模糊,以及金融監管權力行使手段和程序不清晰而帶來的權力濫用問題,應合理配置金融監管機構的實體權力,制定內容明晰的權力清單和程序規范。為了應對金融監管俘獲的問題,應通過立法的方式明確金融監管的獨立性,限制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在人員層面的流動性。
其二,發揮金融審計的監督作用。金融審計是金融監管的重要環節。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相比,金融審計具有獨立性、綜合性和再監督性等特征。在金融機構財務收支、預算執行、資產和負債、領導人員經濟責任環節,通過金融審計,能夠發現金融領域尋租腐敗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為了更好地發揮金融審計在金融反腐中的作用,提升金融審計的全面性和效率,一方面要推進大數據審計,通過建立金融數據資料庫和平臺、改進大數據審計技術和算法、加強金融數據安全管理,同時建設專業化的金融審計人才隊伍;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審計隊伍準入門檻、設立審計職業等級、建立激勵和退出機制等措施,培養紀律嚴明的專業化金融審計人才隊伍。
其三,構建多元共治的金融反腐體系。首先,發揮金融行業協會的自律監管作用。金融行業協會是重要的市場自律約束力量,通過制定市場準入、投資者保護、信息公開等方面的柔性規范,能夠構建起行業內部的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以防范資本領域腐敗。其次,發揮金融中介平臺的自律監管作用。金融中介平臺能夠以其專業性為監管部門提供底層資產和參與方準入監管政策制定方面的指導性意見,協助行業自律組織完善自律規則,為金融消費者提供信息渠道,從而防范金融腐敗。最后,完善公眾參與反腐機制,增強公眾參與反腐的意愿,拓展公眾參與反腐的渠道,保護公眾參與反腐的隱私。
第三,加強資本市場廉政風險防控。資本市場廉政風險是指金融腐敗發生的可能性。資本市場廉政風險的發生雖然具有不確定性,但一旦發生,則會嚴重侵害公共利益甚至威脅國家安全。此外,資本市場廉政風險具有可防可控的特點,通過廉政金融文化建設、廉政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等措施,能夠及時預防、發現和消滅資本市場廉政風險和危機,從源頭上遏制資本領域腐敗。
一方面,加強廉政金融文化建設。廉政金融文化建設是在個體精神層面上增強抵御不法誘惑的能力。在資本市場反腐敗斗爭中,提升金融監管人員和金融從業人員的思想覺悟,加強廉政金融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的重要一環。針對金融監管人員和金融從業人員,通過制定紀律規定和評價考核規定,規范其監管和業務行為;針對廉政文化的宣傳,要廣開宣傳渠道、創新宣傳形式;針對廉政文化的研究,要多部門多主體通力合作,加強理論和實踐研究。
另一方面,推進廉政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廉政金融風險防控機制是一個包含風險節點查找、風險行為監控、危機事件處置的動態體系,具體要求建立黨委領導、紀檢監督、部門負責、群眾參與的廉政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建立人才精良、信息共享、物資充足的廉政金融風險保障機制,建立內部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的廉政金融風險防控考核機制。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科研創新年度規劃項目“我國機構投資者功能定位與監管政策研究”(項目編號:20ZFG7900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高惺惟、韓保江:《金融腐敗治理與金融風險防控》,《財經科學》,2021年第6期。
②安啟雷:《我國金融腐敗的成因與對策》,《企業管理》,2009年第12期。
③王煜宇、何松齡:《金融監管腐敗:結構性制度成因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法學》,2018年第5期。
責編/于洪清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