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關于一流科技人才評價方法創新的建議

摘 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快我國科技體制、人才評價標準與科研考核制度改革。原創成果具有結構特征、長期堅持的過程特征、職業學者的行為特征、十年磨一劍成果的綜合特征等?;谠瓌摮晒倪@些特征,一流人才評價應采用原創成果展評模板,應以知識點而非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杜絕以次充好,助力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只有大幅提高科技人才評價標準與科研考核標準,以原始創新論英雄,一流科技人才方能充分發揮作用。

關鍵詞:原始創新 原創成果展評模板 原創關鍵詞 原創關鍵詞分析法 論文展評模板 數據庫-知識點

【中圖分類號】G3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科技體制、人才評價標準與科研考核制度正面臨著深刻而急劇的變革,以滿足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需要。我國科研事業正從引進吸收、跟蹤跟進階段向加強基礎研究、追求原始創新的自立自強階段轉型、躍升,科研難度陡然增高?,F行科研考核方式內容繁瑣、標準卻不高,與加強基礎研究、追求原始創新極不適應,只有大幅提高科技人才評價標準與科研考核標準,一流科技人才方能凸顯優勢、充分發揮作用,取得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的原始創新成果,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8部門印發《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指出,對于基礎研究類人才評價,實行以原創成果和高質量論文為標志的代表作評價,建立體現重大原創性貢獻、國家戰略需求以及學科特點、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評價指標。原創成果是原始創新成果的簡稱,“以原創成果論英雄”,不僅適合基礎研究領域,同樣適合理論研究、交叉學科、人文社科、綜合研究等各種學術研究領域。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雙管齊下:一是確立依據原始創新作為甄選一流科技人才的標準,用原創成果展評模板與原創關鍵詞作為試金石;二是確立高標準、優勝出的嚴格科研考核與監督體系,實現以知識點而非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有效杜絕以次充好,掃除垃圾論文。

原始創新及其四個特點

原始創新是因突破而開辟新領域、新方向的重大創新,不僅是從0到1,而且是從1到N。也就是說,原始創新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也是兩個根本特征,缺一不可:突破和開辟全新領域,突破是從0到1,開辟全新領域是從0到1再到N。目前常見的關于原始創新的定義,沒有明確“開辟全新領域”這個根本特征。當然,所謂全新領域也是分層次、分范圍的,例如,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學的全新二級學科;碳-14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化石地質年代的一種全新方法。

筆者認為原始創新有四個特點,一是范圍廣泛:在科學領域、技術領域、工程領域、管理領域、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智庫領域、設計與創作領域等都有原始創新,凡是有創新的領域,都有原始創新;二是從無到有,從0到1;三是影響巨大:通過從0到1再到N,開辟全新領域,是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形成新藍海;四是底線安全:科技至善,可持續造福人類。具備前三個特點者可稱之為原始創新,四個特點都具備者稱之為可持續的原始創新,它作為知識的源頭活水推動社會可持續安全與發展。

依靠同行評議,原始創新難以得到及時承認

完成原創成果需要三個環節:做出—發表—公認,在得到公認之前,它不是原創成果,只是普通成果,甚至可能是一個“錯誤”。原創成果要獲得承認,需要經過同行評議,而同行評議固有的主觀性、非共識、同行利益糾結等問題,使得原始創新很難得到及時承認,會成為實施代表作評價制度的瓶頸。正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所說,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沒有在頂級刊物上發表,這是因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已有的定論,評審員會給你提很多負面的意見。在科技史上,原始創新屢遭磨難的例子并不少見,例如丹尼爾·謝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發現準晶體,被當時的化學泰斗、兩次諾獎得主鮑林(Linus Carl Pauling)譏諷為沒有什么準晶體,只有準科學家。

獲得科技大獎可使原始創新得到承認,但其也有三點不足:獲獎時間延遲,通常在成果面世后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才能獲獎,不利于原創成果與一流人才及時發揮作用;科技大獎覆蓋面窄,不少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綜合研究領域,沒有設置權威大獎;國內學者在國際上有時不能獲得公平獲獎機會,尤其在人文社科、交叉科學、綜合研究和智庫領域。

基于原創成果特征的原創成果展評模板能實施及時有效評價

原創成果評價問題不解決,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就難以順利實施。為使原創成果及其完成人及時得到承認,筆者提出兩方面建議:一是克服同行評議缺陷,用開放評價及其簡明版“互聯網+代表作”評價法替代同行評議,既繼承了同行評議的優點,又克服其缺點,以實現學術評價客觀化;二是針對原創成果,對其結構特征、長期堅持的過程特征、職業學者的行為特征、十年磨一劍成果的綜合特征等,進行規范展示以便于評鑒,實現對原創成果及其完成人的及時評價與甄選。

原創成果的結構特征。原創成果是因突破而開辟新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筆者概括出突破點四要素:突破什么(學術定論/主流共識/思維定勢/研究范式/現行做法/權宜之計/學術僵局或技術僵局/技術范式/主流技術/技術系統/應用系統/生產方式/產業結構/技術經濟范式/經濟發展模式等,其中之一或幾個);怎么突破(通過提出和解決什么問題實現突破);突破開辟的新領域及其意義和前景(這是原創成果的核心特征及其與推進性研究的根本區別,是實現從0到1原始創新之所在);原創成果的主要創見及核心貢獻。由于可開辟的細分研究領域很多,原創成果并非鳳毛麟角。

原創成果的過程特征。原創成果往往是長期堅持、孜孜以求的結果,不斷發表論文,不斷有學術界的反饋,相當于經歷了長期的同行評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更是如此。

職業學者的行為特征。這一特征加強了原創成果的可信性:職業學者長期堅持研究一個問題,往往有以下原因:認為該問題重要,所以孜孜以求;確信研究思路、技術路線走通了,結論成立或基本成立;長期檢索和國內外交流互動,確信是獨創獨有、是原始創新甚至開宗立派;不斷得到學界積極反饋、好評和鼓勵,相當于經歷了長期的同行評議和認可。

原創成果的綜合特征與“原創成果展評模板”。原創成果往往是十年磨一劍,其綜合特征鮮明。強調標志性成果的重要性由來已久,筆者提出“一把劍主義”——學者應潛心研究,十年磨一劍,做出一項原創成果,在科技史上“立得住、傳得下去”,并作為自己的學術招牌。“一把劍”要點特征突出,易于識別,可作為原創成果展評模板的核心內容:標志貢獻一句話及突破點四要素;發表同題系列論文論著或專利清單;獲獎、轉載、引用、受邀報告等學界反饋與好評;國際國內同類工作的盤點比較及優勢。科技史表明,層次越高的學者越能用一項原創成果體現其水平,諾獎、圖靈獎、菲爾茲數學獎、陳嘉庚科學獎等權威大獎獎勵的都是一項具體成果,因此用有無原創成果,可及時甄別一流人才。

原創關鍵詞與原創關鍵詞分析法

有些原創成果,特別是理論原創成果、人文社科原創成果,往往包括原創的新概念,乃至以原創概念為中心構建新知識體系,例如剩余價值、創新、范式、默會知識、軟實力等。原創概念往往作為論文的關鍵詞出現,筆者稱之為“原創關鍵詞”,其特征是客觀可檢,如同引文分析依據客觀的參考文獻一樣。在知識爆炸時代,新詞匯、新術語、新概念比較多,其中作為論文關鍵詞而問世者往往是經過提出者深思熟慮、確認是言之成理的新概念,并且往往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原創關鍵詞”或“首發關鍵詞”,是作為論文關鍵詞首次出現的新關鍵詞,該詞匯、術語作為論文關鍵詞首次出現,但是在論文全文中、在各種文獻中不一定是首次出現。

新詞匯首次作為論文關鍵詞或首次出現在論文標題中都是一個重要信號,說明四點:這個新概念正式登場了,這比只在行文中出現要鄭重、要有更多闡述;原創關鍵詞不一定是全新的詞匯,但必須具有新內涵而并非只是換一種說法,通過與以往相關概念的對比凸顯其原創性及意義;以原創關鍵詞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而不是一筆帶過;通過統計具有該關鍵詞或標題中含有該詞匯的論文的發表、引用、轉載等情況,可以看出原創概念的提出者自己持續研究和積累的情況,以及被學術界研究、接受和傳播情況。比起行文中出現的新詞匯、新術語,對原創關鍵詞的統計、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原創概念的問世、獲得承認、應用及傳播情況。據此還可以提出原創指數或01指數(01-index)等。

原創關鍵詞分析法可以借助學術界已有的關鍵詞分析法進行分析,但又有自己的重點,主要分析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原創概念的構成與查新。原創概念由三要素組成:新術語+探討其可研究性+對其進行研究并得出新結論。新術語需要對應新內涵,而不是“新瓶裝舊酒”式的換一種說法,只有三要素都具備或簡化為兩要素(新內涵和新結論)等配套出現時,才稱之為提出了一個原創概念。可見,提出原創概念比提出新術語、新詞匯要困難得多也有意義得多,兩者區別明顯。關于原創概念的查新,不僅要查詢是否先前有雷同或類似的詞匯、術語,更要看其提出者是否自覺地探討其可研究性且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并得出新結論。也就是說,僅僅憑先前出現過雷同或類似的詞匯和術語,并不能否定原創概念的原創性,否則世界各種語言文字之多加上知識爆炸、信息爆炸,就很難認證任何原創概念了。例如“范式”這個概念并不是庫恩首先使用的,但是庫恩賦予其新內涵并以其為研究對象開展系統研究,提出范式理論和一系列新結論,因此庫恩成為范式概念的原創者。“準晶體”這個術語并非由丹尼爾·謝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首次提出,但是由于謝赫特曼正確闡述其機制與意義并給出明確證明,而因此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就是他發現了準晶體。

原創概念的價值與意義。闡述以原創關鍵詞(原創概念)為研究對象所開辟的新研究領域及其意義,說明原始創新的重要性和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對原創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以反映原創概念得到認可與傳播情況。原創概念往往是一個詞匯或術語,可以作為論文的關鍵詞,而原創理論、原創方法、原創學說都是一段話,不容易識別和分析。利用原創關鍵詞檢索四大文摘(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的論文轉載情況,即可看出原創成果得到承認和傳播的變化與現狀,適當設計轉載權重,還可進行量化分析。由于提出原創概念并非易事,具有原創關鍵詞的論文被轉載更難能可貴,因此只要列出具有原創關鍵詞和標題出現該詞匯的論文轉載情況,足以說明獲得好評的程度。

推薦系統與對接用戶。對接用戶對原創成果評價也很重要,因為用戶不會同行相輕、不會嫉賢妒能,用戶需要最好的成果和人才。為此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雙管齊下加以解決。自上而下是指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門開展一流科研機構評估和一流學科評估,應均以原創成果數量為首要指標,如此才能夠使得擅長原始創新的學者受到重視和禮遇。自下而上是指培育懂行而挑剔的用戶,讓用戶接受以下兩點認知:一是以一項原創成果足以認定一流人才,因為層次越高的學者越能用一項原創成果體現其水平,有無原創成果是一流人才的試金石,以“尖”識才、以“劍”識才即可(“尖”和“劍”就是十年磨一劍的原創成果);二是一流人才與二流人才的差距巨大,兩者差距不是程度上的,不是95分與70分的差距,而是方向上、層次上、維度上的不同,一流人才可以助人洞悉先機、轉危為安、出奇制勝。

原創關鍵詞分析法提升了對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等突破性成果的評價與推廣的效率及品質,對鼓勵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早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具有積極意義。

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以知識點替代論文

低標準的考核會導致逆淘汰??萍几哔|量發展是盡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保障。但是長期以來,學術研究的科研產出都是以論文為基本單位,乃至形成“以刊評文”、唯論文等“五唯”頑瘴痼疾。更糟糕的是,以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導致考核標準低,極易魚目混珠、以次充好。諸多知名學者都對我國科研論文低質量問題提出批評。大量垃圾論文意味著大部分科研產出系假冒偽劣,意味著大量科研經費的浪費,貽誤科研時機,更糟糕的是松垮的科研產出考核制度,包括既是領隊又是裁判,“鐵飯碗、都合格”,給以次充好和學術平庸大開方便之門。低標準、逆淘汰、考核標準低,并非好壞都過關,而是壞人壞事拉幫結派、嫉賢妒能,劣幣驅逐良幣。學術平庸是加強基礎研究、追求原始創新的最大阻礙。《新華文摘》原總編輯張耀銘先生指出“學術平庸對學術的蛀蝕,比學術不端更為普遍、更為嚴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大量發生”。“平庸之惡”不僅在于自己成事不足、浪費資源,更惡劣的是嫉賢妒能、打壓英才。因此必須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科研考核與監督制度,為此,筆者提出用知識點替代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既能夠遏制垃圾論文的泛濫,也可以整治學術期刊亂象。

高標準的考核有助于優勝出。長期以來,人們以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體現為“期刊-論文”模式。該模式的有效性高度依賴優良的學風和學者的科研誠信,高度依賴學者對科研的熱愛和對自己聲譽的珍惜。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大規模應用,可以將科研產出從籠統的論文方式提升到精確的知識點方式,從“期刊-論文”模式躍升到“數據庫-知識點”模式。當然,論文依然存在,但是有效產出已經凝練為知識點,對科研產出的考核也集中到知識點,以刊評文、唯論文、期刊亂象將不攻自破,以次充好、學術平庸難以蒙混過關。知識點分為三類:資料點、創新點、突破點。如果文章只有新資料,則不是論文而只是文獻、史料。創新點和突破點是研究型論文的產出,創新點四要素:創新了何物,新觀點、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論、新技術、新發明等;如何創新的,通過提出和解決什么問題實現創新;與其他相近成果的比較;創新的意義與影響。突破點四要素如前文所述。創新點、突破點均特征鮮明,易于辨識與考核。

以“論文展評模板”考核學術論文,避免以次充好。論文有五要素:真問題、新結論、接續比較、論證、合理;論文基本三要素為:真問題、新結論(論點、學術觀點)、接續比較(與已有工作的比較及優勢);論文至少要包括真問題、新結論兩個基本點。真問題是指研究性問題(Research Question),它應該導致新的學術觀點(而非僅僅是觀點),與觀點相比,學術觀點至少有兩項優越之處:一般化與理論化。學術觀點是從具體到一般的概括與升華,其適用面廣,因此提出新學術觀點的難度與價值遠超過就事論事所提出的新觀點。“接續比較”不用面面俱到,在學術觀點新穎的前提下,只要比以往的主流學術觀點具有優勢即可。

論文展評模板由論文五要素或基本三要素或兩要素構成,通?;救卣撐恼乖u模板比較實用,兩要素可以作為快速甄別的依據。用論文展評模板檢驗已發表的論文就會發現,大量已發表的論文是“三無產品”“兩無產品”,缺少論文的形式要件,根本就不是學術論文,其比例之大超出想象,與多位知名學者關于存在大量垃圾論文的判斷一致,巨量科研經費付之東流。

結語

科研是高端高尚的智力競賽與精神追求,理想的科研環境是:除了真正的世界級一流學者享有學術權威的話語權之外,其他科研人員都一律平等對話、公平競爭。當前,“管理者通吃”、學術不端、垃圾論文等頑瘴痼疾仍未破除,由于“抄作業”的科研難度低,有巨量科研經費的支撐,科研系統仍然可以運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另起爐灶”,構建新型科技體制機制。應依據原始創新甄選一流科技人才,回歸科技史與國際通行的標準,提出原創成果展評模板與原創關鍵詞及分析法等新評價方法,以知識點而非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基本單位,大幅提高科技人才評價標準與科研考核標準,加強科研監督,堅決杜絕以次充好。高標準嚴要求的受益者不僅是原創成果和一流人才,更包括風清氣正的科研機構、德才配位的人才秩序與熱愛科學、孜孜以求的廣大學人。建議采用新評價方法盤點十年磨一劍原創成果,讓大材小用、大材中用的一流人才脫穎而出,在一流人才爭奪戰中搶占先機。

【本文作者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董惠敏/美編:石 玉

責任編輯:張宏莉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