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寶偉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高級政工師;申小蓉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加強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的重要內容,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思想保障。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深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社會生產方式的同時,也為國企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在國有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將為國企思政工作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對于增強國企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提升國企思政工作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以大數據提升國企思政工作質量的價值功能
首先,有助于推動國企思政工作數據化轉型。一是推動國企思政工作方法數據化。大數據時代,職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被無處不在的數據信息所包圍,他們的思想動態、精神狀態、網絡言行等都可以通過網絡行為數據反應出來。依靠大數據技術,將這些數據匯聚集成起來,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就可以把握職工的思想狀況,掌握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等。二是推動國企思政工作方法可視化。一方面,政工干部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對職工進行可視化的“畫像”,準確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還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視頻化、圖表化、圖像化,將枯燥的理論話語轉化為生動的視頻圖像,便于思想政治工作對象更好接受教育內容,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效能。
其次,有助于推動國企思政工作精準化供給。大數據技術不僅意味著數據的海量化,也意味著思政工作的精準化、個性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精準思政成為可能。在大量數據的支持下,以數據“說話”的能力能夠更加全面、高效和精準地把握職工群體整體思想動態和個體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的思想引導和價值觀教育。依托大數據技術,國有企業政工干部能夠對職工生產的結構數據和非結構數據、動態數據和非動態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差異分析、動態分析和整體分析,挖掘數據背后蘊含的思政元素,從而精準識別對象的精神需求,并精準地提供思政內容,防止供給錯位和供給失衡問題的產生。
再次,有助于推動國企思政工作全過程管理。一是能夠精準預判職工思想狀況。全方位的數據采集、可視化的圖像展示有助于實現精準化預測,讓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利用大數據收集、篩選和量化處理數據,分析數據的相關關系,可以幫助政工干部準確識別個體異常行為和潛在的風險,有的放矢地進行提前干預。二是能夠提升思政工作決策能力。大數據賦能國企思政工作,能夠讓決策者更加清楚掌握上級決策部署執行情況和思政工作開展情況,摸清存在的問題癥結,改進和優化思想政治工作決策。三是能夠實現對思政工作的動態監管。利用大數據技術,政工干部能夠更加清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文化建設動態,對于符合工作目標的工作舉措和個體行為進行鼓勵強化,對于背離目標的行為及時進行應對處置,確保工作的順利推進。
最后,有助于推動國企思政工作科學化評價。大數據技術在及時感知、量化分析、動態評價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通過分析職工群體和個體對思想教育、員工培訓、黨團活動等的參與程度和接受程度,可以準確評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情況和實際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創新國企思政工作評價模式。大數據技術在數據的關聯分析、可視化展示和精準畫像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有利于突破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性、單一化的評估模式,促進評估模型向數字化、可量化、直觀性和科學化的轉變。另一方面,有助于構建國企思政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大數據能夠促進思政工作評價數字化轉型,從而構建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動態評價體系,推動評價指標體系更加科學,評價過程更加規范,評價方法更加精準。
以大數據提升國企思政工作質量的問題困境
一是思想束縛:利用大數據創新國企思政工作的意識和能力不足。首先,國企政工干部對運用大數據創新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還沒有形成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有的政工干部受慣性思維范式的束縛,習慣沿襲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存在“不屑用”“不愿用”的現象。其次,國企政工干部在利用大數據創新思政工作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當前大數據環境下,數據種類和數據挖掘治理等技術手段逐漸成熟,在給予各個企業發展助力的同時,也對管理層和內部員工的計算機、大數據分析等各項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政工干部大多是社會科學專業或企業經營專業方向出身,缺乏計算機、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專業知識背景,數字素養有待增強。
二是技術瓶頸:利用大數據創新國企思政工作的研發與應用能力不足。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場景應用能力是運用大數據提升國企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物質基礎。當前,大數據技術主要應用在電子商務、金融保險、交通運輸、醫療保險等領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應用較少。國有企業投入資金進行大數據思政工作的動力也不夠,這導致大數據思政工作平臺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同時,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數字鴻溝”的情況。老齡職工、底層職工與中青年職工、中上層職工相比,無論是在數據生產還是數據消費都要少。這些職工容易成為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弱勢群體。如果缺乏足夠的數據,大數據思政平臺就很難對這類職工進行有效的教育、服務和監管,這也容易導致大數據思政系統在分析研判職工群體思想政治狀態時出現誤判或偏差。
三是數據孤島:利用大數據創新國企思政工作存在數據共享壁壘。首先,數據來源多元化。國企職工的網絡思想和行為數據來源分散,不僅分布在企業內部的辦公系統、內部交流平臺、在線會議軟件等,而且廣泛分布于微信、微博、門戶網站等等。相比于企業內部平臺的數據,這些分布于各類社交、購物、娛樂等平臺的數據,主要掌握在大型互聯網企業和機構手中,受經濟利益、隱私保護和技術能力等限制,國有企業很難采集到這些數據。其次,數據管理條塊化。國有企業現有的數據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分條線管理的方式,不同的生產管理部門建立了各式各樣的信息系統,辦公數據、經營數據、人員數據、黨團數據、教培數據、后勤數據等歸口于不同的部門管理,造成數據各自為政,導致思政工作相關數據碎片化、分散化。
四是倫理風險:利用大數據創新國企思政工作面臨技術異化挑戰。首先,技術異化導致人的主體性落寞。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代表的大數據在為國企思政工作帶來精準化、個性化、科學化可能的同時,也讓職工個人的隱私安全、算法歧視、數字鴻溝等倫理風險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倫理風險最終可能導致技術的異化,使得職工的主體地位遭到侵蝕,讓冰冷的技術邏輯僭越溫情的人文關懷,對國企思政工作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背離了思政工作的發展目標。其次,數據泄漏導致職工個人隱私的侵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高度依賴數據的識別采集和分析挖掘。在利用大數據改進國企思政工作過程中,會面臨數據的不當收集、數據管理方的濫用、數據二次使用與擴散等問題。
以大數據提升國企思政工作質量的策略路徑
第一,興利去弊:在準確把握技術的邊界和尺度中強化大數據思維。一是強化大數據思維理念,增強以大數據技術賦能國企思政工作的主動性。將大數據技術嵌入國企思政工作,不僅要引入先進的數據采集、挖掘、分析、可視化等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變革認知圖式和思維方式。要教育引導企業管理者、政工干部和職工涵養數字文化,科學全面認識大數據技術可能引發的思政工作變革,提升利用大數據的內在動能。二是堅持職工為本的價值坐標,防止技術異化帶來的倫理風險問題。以大數據驅動國企思政工作要站在職工發展的角度來思考謀劃,把職工的信息需求、隱私安全、個人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讓技術服務人的發展而不矮化人的地位。要加強重要數據系統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護,加大個人信息保護技術手段,夯實數據安全的基礎。
第二,構建載體:打造數據融通、要素完備的思政工作大數據平臺。一是加強數字技術設施建設,增強大數據思政技術研發力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大數據技術深度嵌入國企思政工作的基礎性工程,要進一步拓展大數據在國企思政工作領域的研發和應用,為國企思政工作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加強國企思政大數據平臺建設,促進國企思政工作數據化轉型。一方面,要加快建設數據融通的國企思政工作大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庫的建立,實現思政數據的廣泛匯聚。另一方面,要著力構建實用完備的國企大數據應用系統,構建包括數據識別、獲取、挖掘、畫像和推送等環節完整的大數據應用系統,讓各個子系統各司其職,共同服務于整個國企思政大數據系統。
第三,建設隊伍:以提升數字素養為重點強化政工干部隊伍建設。以大數據創新國企思政工作需要一支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較強大數據思維和能力的政工干部隊伍。一方面,要深化內部挖潛,提升現有政工干部隊伍的數字素養。要通過開展大數據理論與實務培訓、專題培訓進修、設立大數據思政研究課題等途徑,不斷提升政工干部在大數據技術、信息安全、大數據思政系統運維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積極外部借力,引進和共享大數據思政復合型人才。在引進和補齊政工干部隊伍時,重點選聘具有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學科背景的人才,豐富和優化國企政工干部的知識背景、學科結構。對新進的大數據人才,要加強思政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培訓,促進他們成長為復合型人才。在大數據思政復合型人才缺乏的情況下,國企還可以向互聯網企業、高校等聘請專家擔任顧問和兼職干部,助力企業思政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第四,健全制度:完善國企大數據思政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應用環境。一是建立完善上下貫通、左右聯動、運行高效的工作機制。大數據技術對系統性思維、整體性聯動、數據共建共享等要求很高,這對國企思政工作機制的協同性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把大數據思政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不斷規范和完善思政工作的協同聯動體系和機制。二是不斷完善大數據賦能國企思政的規章制度。要在利用大數據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制度,明確數據相關人的權責關系,為大數據與國企思政工作的有機融合保駕護航。三是建立完善國企大數據思政工作績效評價機制。要聚焦國企大數據思政的開展狀況、成效結果、問題不足、責任落實等,構建科學合理、要素齊全、操作性強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政工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以嚴考實督倒逼責任落實,推動新時代國企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