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開的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內容,鄉村建設始終貫穿其中。新時代以來,黨中央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從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體現了我們黨深入掌握鄉村建設規律、全面提高鄉村建設要求、拓展鄉村建設內涵的持續實踐,開創了“三農”工作新篇章。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系統工程,須遵循鄉村建設科學規律。實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涵蓋全方位、多層次的目標體系,不僅追求農村物質文明富足,而且關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刻理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重點任務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是實現現階段鄉村建設目標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宜居宜業是建成和美鄉村的重要前提和支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實現農民安居樂業是建設和美鄉村的基礎。只有努力實現好億萬農民就地享受現代生活的目標,才能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振興農村精神文明的長遠目標保駕護航。另一方面,和美鄉村能有力促進宜居宜業鄉村建設目標的實現。探索和實現鄉村的多元價值,提高農村基層組織的鄉村治理能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明,才能更好形成穩定和諧的內部環境,進而服務于農村宜居宜業建設目標的實現。
宜居是衡量農村美的首要標準,農村要逐步實現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要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必須立足于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布局,在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改善上真抓實干。首先,要建設完備的農村基礎設施。健全政府提供基本服務、農民參與規劃和管理的有效運行機制,重點加強鄉村道路建設、自來水工程等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重要設施建設。其次,要提供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務。立足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要求,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的便利度。再次,要打造舒適的人居環境。推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通過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和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建設,打造環境生態宜居的良好村莊形態。
宜業是實現農民富的重要途徑,農村要不斷創造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在推進以縣域為載體的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須順應農民就業需求,將產業主體更多留在縣域和農村,增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機會。首先要拓展鄉村發展空間,依托鄉村資源,推動傳統農業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其次要發揮縣域連城帶鄉的樞紐功能,增加縣域就業容量,為農村創造更多就近就業機會,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激勵縣域帶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實現農民增收渠道多元化。最后要在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層面統籌布局,完善推動城鄉要素平等自由流動的機制,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民參與、利益聯結”的產業發展模式,讓農民獲得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和美是達到農業強的理念保障,農村要逐漸形成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和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和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價值追求,營造安定祥和的農村社會環境,是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村保持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鄉村作為中華文明的根脈,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要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陣地建設,重塑鄉村價值,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優化鄉村治理,提升鄉村善治水平。通過完善鄉村建設決策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群眾參與”的實施體系,并持續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促進鄉村治理水平與效能的提升。
宜居宜業,方得和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應當立足于城市和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總體要求,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建成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便利、廣大農民共同富裕、鄉村治理有序、鄉風文明的多元化文明鄉村,堅持不懈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切實提升農村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使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享受現代生活的樂園,最終實現和美鄉村的理想狀態。
(作者:呂捷,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