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讀書 > 正文

重讀竺可楨著作: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歷史?

氣候如何影響歷史

《竺可楨全集》竺可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今年是科學家竺可楨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發表五十周年。重讀此文,依然會讓我們對歷史的演進有新的認識。

竺可楨(1890年-1974年),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浙江大學前校長。一生成就卓越,著作等身,歷史氣候變遷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個領域,蜚聲國際科學界。

竺可楨重視物候的觀察記錄,自1921年留學回國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觀察并記錄物候和天氣,這對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研究有很大的價值。

自然條件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地形和氣候。地形會影響歷史發展,氣候同樣也會。

古希臘歷史學家波西多尼曾提出了氣候對人的性格有重大影響的理論。這種“人種的地理”的概念為現代人類學所繼承。許多人類學者認為,氣候對于每個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性的形成,有決定性的作用。氣候變暖是這幾十年的一個熱點問題,不過放在歷史的維度上,至少在目前氣候變暖的程度,遠沒有那些人描述得那么夸張。

在中國歷史研究歷程中,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是學術成就最高的論文之一。他創造性地利用了很多種不同的證據進行研究。遠古時期利用考古資料;有文字記錄以后,就搜找人們在詩經、還有其他文章中對物候現象的零碎記錄;明朝以后,全國各地開始廣泛編寫縣志,記錄當地的氣候特點,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資料。

經過研究,竺可楨和他身后的其他學者得出了這樣一個結果——中國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氣候溫暖期和三次大規模的變冷。

第一次溫暖期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當時黃河流域的年均氣溫比現在高3攝氏度。大家可能覺得3攝氏度沒多少,但對環境造成的改變是巨大的。那個時候,黃河流域的氣候和現在的長江流域類似,植被大部分是常綠的。

第一次大規模變冷是在西周,有長江結冰的記載。天氣一冷,北方的游牧民族就要南下,和當時在中原的周朝發生沖突。當時的很多青銅器上都出現了“中國”兩個字,這也是因為有所謂蠻族侵入,激發了中原環境的共同體意識。我想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初步形成,和這一冷一暖有很大關系。

第二次溫暖期比較長,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那也是公認的中國文明的一個鼎盛時期。

緊接著是第二次寒冷期,就是魏晉南北朝。當時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至4攝氏度。中學歷史課本上提到當時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的很多原因,但沒提氣候。我覺得氣候變遷才是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南移和這次冷暖交替有很大關系。

第三次溫暖期就是唐朝和北宋時期。這又是中國文明的一個黃金時期。當時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有茂密的森林,有富饒的物產;現在的黃土高原是當時的經濟中心。李世民北伐連連成功,和溫暖氣候奠定的經濟基礎不無關系。

第三次寒冷期發生在宋元之間。

明清以后,氣溫當然也有波動,整體上明朝比清朝溫暖,但沒有前面幾次那么顯著。

通過上面這些分析,我們以前思考的許多歷史問題似乎都得到了解決。比如小說《狼圖騰》里的那一套游牧民族給農耕民族輸血的理論就不攻自破了。真正影響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界線的,其實是氣候。

回到古人講的天數理論,我認為天數是存在的。氣候變化就是天數的表現之一,但不是全部表現。天數不是不可捉摸的,它有跡可循,只是需要我們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它。敬畏天數絕不是唯心主義,而是唯物主義。

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告訴我們,影響歷史發展的因素有很多。當我們看到一方面的影響時,千萬不要匆忙下結論,說這就是本質。我覺得,所有歷史現象和社會現象,都不能說成是由什么決定的,而應該描述成是受什么影響的。200年前,在物候學取得發展前,幾乎沒有任何一位學者認識到氣候變遷會對歷史發展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甚至造成政權更迭。歷史發展中,總有預想不到的因素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說“開卷有益”,多看看書,多接觸接觸不同的視角。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更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作者 小土

[責任編輯:王爽]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