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嘉興)中外政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周淑真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格局、全球發展格局、世界政黨格局等都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中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日益走近世界政黨舞臺中央。近年來,隨著世界“向東看”,各國求和平、謀發展和政黨探索發展道路、尋求治理模式的態勢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政黨渴望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202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對過去十年的偉大變革進行了科學總結,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為世界各國政黨所矚目,引發國內外各界人士的空前關注。因此,從世界政黨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中心任務,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在當代世界所有政黨中,中囯共產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囯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對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進行了回顧,同時,深刻闡明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比較已有的現代化模式,明確而深刻地定義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論述了黨的發展目標和中心任務,體現在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具體部署。
從世界政黨的角度來看,執政黨的黨代表大會,對國家和社會的長期發展目標作出如此精準設計,對發展藍圖進行如此清晰描述,向世界明確宣布實現這一中心任務的戰略步驟、時間表和路線圖,可以說在世界政黨中是絕無僅有的。中國共產黨是在世界政黨政治潮流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不僅具有政黨的一般形態和基本要素,而且在世界政黨中具有獨特的品質,是一個綱領性、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穿越百年風風雨雨,多次在危難之際重新奮起、失誤之后撥亂反正,成為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作為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首先是創造性地將地位、性質、責任、功能融于一體,貫穿于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將主動承擔民族使命與履行政治責任作為組織發展和實踐奮斗的根本源泉。其次,其核心的價值訴求和行動理念,貫徹于政黨建設與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以高度的價值認同、情感共識致力于切實反映民意、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后,具有明確的戰略規劃與科學的履職本領,以實事求是的動態政治部署、解決真問題的實踐導向,把全體黨員與人民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共同體力量,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初心使命始終一以貫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完成一個階段的戰略任務之后,對下一個階段戰略任務作出相應的安排和調整,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現實中緊迫的重大的問題。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體現了國家政策的延續性,體現了執政黨對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體現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超強戰略耐心和戰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