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學基地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崔文法;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盧金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善用科學思維能力賦能“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是推進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推動“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科學思維能力的運用。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善于運用辯證思維、歷史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打好運用科學思維能力的“組合拳”,才能為“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賦能,才能提升“大思政課”建設鑄魂育人的效果。
運用辯證思維能力,促進“大思政課”良性發展
辯證思維能力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中的運用,是科學思維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體現,增強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善用辯證思維能力,要求我們客觀全面地觀察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賦能“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思政課教師要善用辯證思維能力,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除了把握“大思政課”與思政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三對范疇之間的差別,更要側重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有效合力。首先,正確把握“大思政課”與思政課之間的關系。“大思政課”相比于思政課而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大”,體現在“大課堂”“大平臺”“大師資”上;同時還要正確認識“大思政課”是思政課在理念、視野和格局上的更新、開闊和拓展。其次,正確把握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之間的關系。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雖然在時空上有明顯的差別,但是不能人為地割裂兩者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要正確認識“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要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校內校外課堂的橫向貫通,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發展。再次,正確把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間的關系。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課程屬性不同,思政課程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課程思政是指專業課程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同時還要正確認識思政教育不僅僅靠思政課程發力,還需要專業課程發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立德樹人的共同目的,需要同頻共振、同向同行。
運用歷史思維能力,促進“大思政課”長遠發展
歷史思維能力是辯證思維與歷史眼光的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歷史觀的具體表現和實踐運用。思政課教師要以史為鑒、知古鑒今,善于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提高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能力。“大思政課”建設面臨著很多現實問題,需要思政課教師善用歷史思維能力,樹立大歷史觀和大歷史視野,正確把握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以史為鑒,從我國思政課建設的歷史中總結經驗,傳承和弘揚經典的做法,學會從歷史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對思政課建設現實問題的科學觀察和思考,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加以科學應對,逐步解決“大思政課”建設存在的問題,促進“大思政課”建設長遠發展。
運用系統思維能力,促進“大思政課”全面發展
系統思維能力是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善用系統思維能力,就是要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思維的方法分析和處理問題。賦能“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思政課教師用系統思維和眼光認識和分析,學會把它放在普遍聯系的系統中把握,把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問題的最優解。一是整體規劃,頂層設計,綜合推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立足現實需要,加強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二是橫向協同,整合力量,同向發力。要不斷整合各具優勢的平臺、師資和資源,共同推動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促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課堂共享、平臺共享、師資共享、資源共享。三是縱向貫通,壓實責任,層層落實。要強化“大思政課”建設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的全局性和重要性,要加強對“大思政課”建設的示范和監督,還要加強對“大思政課”建設的評價和考核。
運用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大思政課”創新發展
創新思維能力是對常規思維的突破,是善于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能力。善用創新思維能力,需在求新、求變中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賦能“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思政課教師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創造性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發展。一是在“新理論”上下功夫。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闡釋和解讀學生關注的社會時政熱點,及時回應學生的現實關切,在闡釋和回應中讓學生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二是在“實踐教學”上下功夫。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堅持用好思政課堂教學主渠道的同時,還要學會使用、經常使用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公布的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校園,讓學生在參觀、走訪、訪談、拍攝、記錄中深刻感悟書本上的知識在實踐中的生動體現,進而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育人效果。三是在“銜接”上下功夫。“大思政課”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教材語言與教學語言、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大學與中小學教學等幾個方面做好有機銜接,將教材語言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語言,實現實踐教學輔助課堂教學,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
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善用科學思維能力,要樹立整體性、全局性理念,擁有大歷史觀、大視野和大格局,以問題為導向,拓展新路徑,賦能“大思政課”鑄魂育人,賦能“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2022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HLE220220)與2022年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常設課題重點課題(JJSZKZ202209001)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