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就必須更好地解決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切實通過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黨領導人民對共同富裕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伴隨我國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而不斷拓展。黨帶領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為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共同富裕提供了體制保證和物質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并乘勢而上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國內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形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發展階段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當前影響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要實現區域、城鄉均衡發展以及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提升,只靠高速增長把“蛋糕”做大已行不通,還要通過高質量發展把質量做優,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發展,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從過去單一維度的物質方面“有沒有”,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多維度的“好不好”拓展。只有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才能讓人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實現共同富裕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要充分認識,共同富裕是長期目標,要在生產力發展與生產關系變革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實際上是要在解決社會主要矛盾中不斷推進中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系統工程。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以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發力點,促成以經濟領域為基礎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維度多領域革新,進而推動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雙重富裕,這是動態過程,涉及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環節。第三,在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建設中推進全社會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只有依靠全體人民人人參與、人人奮斗、各盡所能,才能實現人人享有,不斷邁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既要有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把握工作著力點。
一是在創新驅動中促進共同富裕。以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強調發展的普惠性、共享性,為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及配套制度供給,以科技自強賦予實現共同富裕的無限潛力。
二是在高質量需求與高水平供給的動態平衡中促進共同富裕。應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本立足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供給體系滿足國內需求中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充分發揮有效市場、有機社會和有為政府的重要作用,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加快要素市場改革,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增強區域、城鄉發展的平衡性,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三是在綠色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是綠色發展,應逐步有序實現綠色發展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產業結構以及空間布局,促進產業結構“綠色化”,讓綠色成為共同富裕的底色,強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可持續性。
四是在高質量發展成果共享中促進共同富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及社會的全面進步。
(作者:張春敏,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