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關鍵詞】偉大變革 全面從嚴治黨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圖分類號】D601 【文獻標識碼】A
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譜寫了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篇章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象地說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于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譜寫了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篇章。
一是黨的全面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什么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健全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進一步把黨的領導落實落細到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從根本上扭轉了一些領域和一些方面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虛化問題,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空前增強。
二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發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思想從嚴、監督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和反腐從嚴,形成了系統完備的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壓實了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一系列專題教育和實踐,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和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空前增強。
三是走出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實踐中,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科學理論引領全黨理想信念、以“兩個維護”引領全黨團結統一、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系統回答了長期執政條件下如何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走出了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可以說,10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創造性實踐,把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10年來,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使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的成就是歷史性的。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持續奮斗,我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提升至1.25萬美元;取得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量子通信、超級計算、大飛機制造等一大批標志性成果,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顯著成就,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深刻改變了國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的深度是歷史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所發生的變革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比如,所形成的確保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核心作用的制度體系、深入推進自我革命所形成的寶貴經驗以及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的制度框架,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意義。又比如,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堅持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所形成的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的影響是歷史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歷史和現實、國際和國內、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全黨全國人民穩中求進,扎實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格局。
一是以敢于啃硬骨頭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實現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新時代的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又在不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深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層面存在的問題,把管長遠的制度建設同解決突出問題相結合,把整體推進同重點突破相結合,把改革創新同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相結合,把破除體制機制頑疾同解決新出現的矛盾問題相結合,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我國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生動局面。
二是牢牢把握推進改革的正確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國改革開放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基礎上,全面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特點新內涵,作出了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重大判斷。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持續進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我國堅定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依托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比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之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等等。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開創了科學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會主義沒有滅亡,也不會滅亡,而且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直在實踐和探索,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在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上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性變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國發展大踏步趕上時代。”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一仗接著一仗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制度優勢充分彰顯。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開創了科學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新境界。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新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特殊性,又有世界社會主義的普遍性;既引領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又將越出一國范圍而對世界社會主義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向世界說明:走社會主義道路確實可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可以實現現代化,可以最終避免兩極分化進而走向共同富裕。這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能夠為其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提供重要的參考。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增強了社會主義道路必勝的信念。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宣告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過時、“中國崩潰論”的崩潰、“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必將在世界上空高高飄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黨和人民事業開啟偉大復興新篇章,民族復興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一系列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起了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斷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斷創新,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日漸成型,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筑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根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重大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軌道。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污染防治到碧水藍天,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我國經濟邁上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思想觀點深刻回答了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提供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主動。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堅定不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明大道上闊步前行,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奮勇前進,創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輝煌,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作者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21年7月1日。
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人民日報》,2022年4月14日。
⑤《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具有里程碑意義》,《學習時報》,2022年8月3日。
⑥何虎生:《深刻理解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黨建網,2022年8月9日。
責編/孫渴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