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分時節,9月23日,宿遷學院首屆農耕文化節將隆重開幕。屆時,蘇北高校勞動教育高峰論壇的參會人員、學校相關的領導以及師生參加。
農耕文化節開展將具有以下幾個意義。
一是培育學生民族農耕文化的自豪感。現場宣講農耕科普知識讓學生讀懂農耕文明發展歷史、農業生產及二十四節氣的知識,讓學生深切感悟農耕文化的魅力與多彩,在豐富學生情感同時,促使學生爭當民族農耕文化傳承者,讓民族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與精神財富獲得完美傳承。
二是促使學生了解我國農業發展情況。讓學生通過了解農業科普知識,感悟累累碩果的農產品,品嘗美味佳肴,促使學生內心產生愛農的情感,培育學生敬畏農民,愛勞動的品質,促使學生深入了解“三農”文化,促使其樹立起服務于農業生產,知識助農,文化助農的志向。
三是注重將傳統農耕文化融入勞動教育當中,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傳統優秀農耕文化蘊含優秀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將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培育學生愛勞動,愛農業生產。通過文化節,使學生多角度地了解農業生產知識,了解宿遷當地農作物特產,生動感悟勞動氛圍,體驗農事生產情景,培養大學生科學的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勞動品質,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進而使得學生養成負重前行的良好勞動品質與習慣。
文化節將開展非遺藝術創意、農耕用具體驗、鄉村美食、農耕市集、鄉村服裝秀等主題活動。其中非遺藝術創意包括農耕國風書法藝術、篆刻、草編工藝現場制作、藤條草編技藝、竹簍繪畫大賽、五谷雜糧畫、茶杯墊子制作、茶藝文化、非遺麥稈畫等現場制作,內容豐富多彩。
此次宿遷學院開展農耕文化節是鄉土情結與農耕藝術碰撞,全景展現鄉村詩情畫意的韻味與農文融合的魅力,讓大學生感悟農耕生活的樂趣、深入領略農耕文化、讀懂農耕發展歷史、感悟農民堅韌不拔品質以及對釀造美好生活的向往。(宿遷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