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重點關注處理好以下四對關系: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國各族人民自古以來的理想追求。鄧小平同志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實現共同富裕,發展是基礎。沒有發展,共同富裕就無從談起。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我們黨都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持不懈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當前,我國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共同富裕的基礎更加鞏固。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區域不平衡、收入差距不小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一方面要體現效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發展經濟,不斷做大“蛋糕”,著力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另一方面要促進公平,堅持共享發展,科學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完善以社會保障、稅收、轉移支付等為手段的再分配收入調節機制,形成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機制,切實把“蛋糕”分好。
既要追求物質共同富裕,又要追求精神共同富裕。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是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除了推動人民物質生活共同富裕,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也需要推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要言之,共同富裕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相統一。一方面,要繼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堅持推動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另一方面,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切實筑牢共同富裕的精神文化基礎。當然,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不是割裂的,二者是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的,物質富裕可以為精神富裕創造條件,精神富裕能夠為促進物質富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共同富裕就是老百姓希望的好日子。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不能脫離特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水平的。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既要立足老百姓的需求,把握好“需要”,也要立足我國發展的特定階段,把握好“可能”。要言之,共同富裕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好需要和可能的關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方面,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實采取針對性措施,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抓起,從人民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事情做起,讓人民群眾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另一方面,要堅持從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可承受程度,多做現實條件下可以實現的事情,不做脫離現實基礎和條件的承諾,更不能好高騖遠、吊高胃口。
既要統籌謀劃,又要堅持循序漸進。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毛澤東同志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但要清醒認識到,因為發展水平、個體差異等原因,共同富裕的實現程度會有一定差別,不可能搞整齊劃一、沒有任何差別的共同富裕,即不可能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時富裕、同樣富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辦好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因此,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在動態中向前發展,持續推動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從整體上進行頂層設計,為廣大人民群眾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創造致富機會,確保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另一方面,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認識到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進。
(作者:何紹輝,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