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政實踐 > 正文

大思政課 | 如何切實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大思政課(1)

課程思政建設是當代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提升高校課程教學政治高度、發揮思政育人價值引領作用的一項根本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各階段,教師始終處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肩負鑄魂育人重任。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要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因此,課程思政建設必須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重點,要求教師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諳熟專業知識與思政育人緊密結合的理念意識,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讓“思政力量”在國家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利用整合優勢推動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

加快建成優質課程思政資源共享平臺和共享平臺體系,健全資源開放、共享、交換、利用機制已成為推動課程思政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明確提出中國應“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手段的飛速進步,成為推動教育變革創新的強大動力。隨著全國性的教育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的廣泛應用,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和高效教學模式的推廣越來越顯現出光明的前景。在信息化的強大支撐下,一批批優質課程思政教學資源不斷涌現,如何發揮互聯網平臺整合資源的功能優勢,實現在各區域、各層次、各類型的高校間的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顯得十分重要。

當下,不少高校 “各自為政”“單兵作戰”等問題仍比較突出。教師集體研討和共建共享的缺失導致數字教學資源的開發整合陷入瓶頸,資源統籌、信息分享的缺少,難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優質教學資源的效用。以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融入課程思政教學的能力為切入點,這就要求構建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的全開放共建共享生態,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供給體系,促進跨區域跨高校間的互聯互通以及資源在線流轉。圍繞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三維目標,溫州大學根據課程思政建設要求,以強化育人載體、做好示范引領為重點,真抓實干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制度化、專業化、高端化。學校著力創新打造優秀課程思政基層教學組織,充分利用本省政治經濟、文化資源等優勢,重點發掘校史紅色文化,通過案例征集、推薦,評選出優質課程思政示范性課程群,并依賴共建共享交流平臺這一有效載體,發揮優質教學資源示范作用,合力推動專業課與思政課的同頻共振。優質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與健全,能夠加快實現各區域高校間的橫縱貫通,促進高校和教師樹立合作學習意識,形成“高校共同體”“教師共同體”,在增進校際、區域交流合作的同時,增強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本領,整體上也改善了課程思政各類資源的質量。

深入開展各類專題教育培訓,發揮教師培訓對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保障作用

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氣勢洶洶,而教師培訓也理當不容脫軌。教師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的高度決定著課程思政建設發展的水平。作為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責任重大,是高質量教育得以實現的力量源泉。與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樹立將公民、社會、國家的價值融為一體的觀念,更關注社會發展、國計民生,注重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有著更為突出的思想高度和政治高度。課程思政事關國家人才培養大計和立德樹人的偉大使命,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正確立足自身育人角色定位,讓學生真正對思政內容有所領悟、有所啟發。因此,開展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是在當前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關鍵舉措。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倫理學、人文教育等課程思政核心理念納入教師崗前、在崗培訓以及教學能力專題培訓之中,積極推進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系統性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以及思政教學技能,努力與新時代教育改革相適應。通過建立系統的教師培訓體系,助力教師樹立崇高的育人目標,以此為指引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信念感和責任感,指導教師在潛移默化的知識傳授中構筑學生的“精神大廈”。

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應有針對性地挖掘時政要素,分模塊開展教師教育,在組織培訓時應以思想政治理論武裝和師德師風教育為核心,通過采取研討交流、實地調研、微格訓練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使教師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戰略意義和價值所在,更能準確地把握課程思政的實施辦法,為課程思政的落地落實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溫州大學多次舉辦新入職教師教學培訓班,以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為新教師樹立先進教學理念、提升綜合教學能力為風向標,邀請校內外一流教育專家作為培訓師,開展“教師形象禮儀”“幸福·心理健康教育”等專題課程和“青年教師研習營”等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明確教育目標、提升師范技能,使培訓目標在日后教學效果中落地、落實。此外,高校還要注重對培訓者團隊的管理和組織,加強培訓基地建設,以保證為預備教師和在職教師個人成長提供持續可靠的支持與補給。

加強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合作教學教研,在交流融合中實現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高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與高校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需要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集體教研是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基礎上開展的團隊性教學研究,是促進教學專業化、科學化的重要保證,也是幫助教師隊伍補短扶弱、建優建強的一項創新型舉措。要實現專業課程和思政元素的有機結合,恰當解決思政教學浮于表面、理論過于抽象化、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單調等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研究上下苦功夫。《綱要》提出了“充分發揮教研室、教學團隊、課程組等基層教學組織作用”“鼓勵支持”的具體做法。課程專項組、教研團隊等組織形式,為開展合作調研、集體備課、資源整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專家學者帶頭、青年教師牽引的合作機制,為破解教學難點堵點提供了有效途徑。二者大大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使育人的各個環節都得到提升。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開展合作教學教研,是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密切融合、同向并行的關鍵舉措。

建設好課程思政,要順著規律使勁,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要切實加強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隊伍的力量,將價值塑造功能顯現于教學實踐當中,共同踐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理念。例如,溫州大學專門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工作室,定期開展學術交流講座、教學沙龍活動、集體備課等活動,協同探索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實現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深度溝通與教學交流,打通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關節點。各高校也要積極貫徹落實各項領導工作,積極支持課程思政專項研究課題立項,發揮好各教研中心和相關學科專業教學組織的引領作用,推動研究成果運用于實際教學,讓課程思政進方案、進課堂、進頭腦。

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是成就民族復興偉業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激發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是課程思政穩步推進、持續增效的強力保證。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參與者和踐行者,樹立正確的育人意識,增強參與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能力,在教育教學中將道理講深、講透、講實,經得起學生“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追問,真正守住課程思政教育的教育底線。(作者:王晴 周鉉博 孫秀麗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廳第一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現實困境與具體路徑研究》和2022年國家創新訓練項目《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機制建構研究》(項目編號:JWXC2021014)的部分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張堯]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