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有效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需要廣大企業接續努力、積極作為,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好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今年前6月,全國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4.3%,截至6月底,市場主體規模突破1.6億戶;前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制造業投資增長9.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疫情散發多發的不利局面,我國廣大企業頂住壓力、奮力攻堅,為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恢復基礎并不牢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有效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需要廣大企業接續努力、積極作為,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好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
發揮能動性,廣大企業面臨著寶貴機遇、廣闊空間。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我國在5G、高鐵、新能源汽車等不少領域已經實現從跟跑向并跑領跑的轉變。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也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了足夠寬廣的舞臺。企業一旦研發推出有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市場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
事實就擺在眼前:今年上半年,滿足戶外休閑需求的露營天幕、便攜桌椅床,借助北京冬奧會契機熱銷的滑雪裝備,適應綠色消費需求的節能中央空調、節能冷柜、節能熱水器等產品均廣受市場青睞,有的產品銷量同比增幅甚至超過300%。這說明,供需兩端的機遇,并不會因為局部沖擊、短期影響“失色”,而是會長時間地伴隨我們,等待著那些敢闖敢試、善于創新的企業。
發揮能動性,基礎在于引導企業堅定對自身發展、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企業對經濟走勢的判斷,對發展未來的預期,直接影響當下的投資經營決策。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這是企業的信心所依,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認識有利條件、把握市場機遇。與此同時,針對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困難,有關地區和部門也應及時了解、深入研判、積極響應。今年以來,工信等部門建立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交通等部門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財稅金融等部門為企業減稅降費、提供融資便利,一些地方召開政企對接會、懇談會,為不少企業紓了困、解了難。有關部門伸出的援手,不僅會解企業一時之困,也會讓企業真切感到暖心、長久增強信心。
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關鍵要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這十年,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相繼落地,推動企業活力迸發、競相發展。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個別企業存在“避險情緒”的情況下,我們尤其要在體制機制建設上下功夫,鼓勵和引導更多企業敢干敢闖敢投。比如,要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措施,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聚力謀發展。又如,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建立健全改革創新容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讓企業負責人放開手腳、施展拳腳。體制機制完善了,顧慮和束縛減少了,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才能更好發揮。
7月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8%……一系列指標證明,中國經濟正持續恢復,企業信心正普遍回升。穩定預期、堅定信心、積極作為,中國企業必將在經歷風雨洗禮后迎來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