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 國家衛健委2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信息化工作進展與成效。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會上介紹,國家衛健委正在會同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健康碼管理,推進健康碼互通互認,最大程度便利大家通行。
會上,有記者問:數字抗疫是疫情防控的亮點之一,以大數據+網格化等手段進行流調,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
毛群安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健委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推進大數據支撐疫情防控: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數據共享機制。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下,橫向上,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完善了跨部門“大數據”共享機制,并依托國家疫情防控管理平臺等數據樞紐實現跨部門數據應用。縱向上,向各地及時分發多部門比對形成的風險人員數據,為各地開展“網格化”管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做到“四早”“四清”。
二是規范健康碼管理,助力復工達產。為規范健康碼管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于健康碼的管理辦法,持續推進各地健康碼規范賦碼、及時轉碼、守住安全底線。推動實現確診無癥狀感染者、疫情風險等級、核酸檢測結果、抗體檢測結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記錄等健康碼相關核心基礎數據全國統一共享。經過不斷努力,已實現全國一省一碼,賦碼數據全國共享,便利群眾安全有序出行,助力復工達產。考慮到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地需要“以快制快”,因時因勢及時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目前,國家衛健委正在會同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健康碼管理,推進健康碼互通互認,在支撐疫情防控的同時,最大程度便利大家正常通行。
三是深化線上服務,保障公眾的就醫需求。全行業近年來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已經成為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新的工具箱和途徑。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健康”發揮了突破時空限制、免接觸的優勢,在保障患者特殊時期就醫需求,降低患者感染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開辟了線上抗疫的“第二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