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各種風險挑戰考驗,要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從定位、定向、定標、定要、定法、定力六個維度,強化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把握戰略機遇、作出戰略謀劃、制定科學策略,始終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推動中華民族巍巍巨輪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關鍵詞】領導干部 戰略思維 領導能力 【中圖分類號】D2 【文獻標識碼】A
戰略思維是領導干部必備的核心能力,是衡量其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中國共產黨擁有百年奮斗實踐和70多年執政興國經驗,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中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一時代背景對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從戰略高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如何更好駕馭復雜局面,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為此,可以從定位、定向、定標、定要、定法、定力六個維度,來闡釋提升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路徑和方法。
定位:找準戰略方位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唯物辯證法認為,全局由局部構成,但全局并非局部的簡單或機械疊加,而是由各個局部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且全局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因而全局要高于局部。領導干部要定好位,應防止本位主義,做到跳出局部看全局,從更高更廣的系統層次來審時度勢,在服從服務于大局中找準戰略方位所在。具體可以從吃透“六情”入手。
第一,既要熟悉國情,還要把握世情。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的領域不斷拓寬,與世界的聯動更加緊密。這就要求領導干部提高站位,增強從戰略高度和全球視野觀察、處理問題的意識,加強對重大問題的戰略性、前瞻性思考,不僅要站在中國的角度看世界,還要站在全球化視角看中國,把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放在國際國內大背景中去把握,找準自身戰略定位。
第二,既要吃透上情,還要摸清下情。上情與下情是把握戰略定位的兩個基本點。吃透上情就要熟悉大政方針,明確上級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準確領會領導的戰略意圖。摸清下情就是從特定時間、空間和條件出發,對基層的情況摸清摸透,對服務對象的需求了如指掌,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胸中有數。在對上情與下情的分析把握中,領導干部才能從全局的高度來認識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提升戰略定位的精準度。
第三,既要掌握內情,還要了解外情。找準戰略定位還需“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掌握內情,熟悉本地區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了解歷史沿革、當前現狀、工作重點、下步舉措,清楚資源要素配置、優劣勢、潛能、制約因素等。“知彼”就是了解外情,知悉外部環境怎么樣、相關領域專家怎么說、同行怎么干、哪些經驗可借鑒等。領導干部要把工作放在行業發展中謀劃,才能在深入研究部門工作與本行業的聯系中找準定位。
定向:確定戰略方向
從“長”看“短”。“長”是指未來,“短”是指當前。事物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的,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過程,包括其過去、現在和未來。從“長”看“短”,就是要求領導干部舉起“望遠鏡”,把當前工作放在歷史的視野中去觀察和謀劃,對將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比較,通過審視歷史、分析現狀來深刻洞察事物發展的時與勢,準確把握發展方向和長遠趨勢。
從“大”看“小”。“大”即全局,“小”即局部。全局統帥局部,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和走勢。從“大”看“小”,要求領導干部拿起“放大鏡”,在大局中審視本部門本領域的工作,在思考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中把握事物發展趨勢。
從“表”看“里”。“表”是現象,“里”是本質。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本質的外部表現,而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系,決定著事物性質和發展趨向。從“表”看“里”,要求領導干部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把握事物的變化走向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定標:設定戰略目標
短期、中期、長期相結合。確立戰略目標,追求的不僅僅是一時之效,更有意義的是謀求長遠之效。這就需要領導干部有長遠眼光,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將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相銜接,從而使各階段目標之間相互關聯、層層遞進,實現總體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的有機統一。
“高”與“低”相結合。設立戰略目標的重要原則是適度性。若把目標定得太高則難以企及,容易造成壓力過大和挫傷積極性。反之,若把目標定得太低則缺乏挑戰性,容易使一部分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領導干部應合理把握,使得訂立的戰略目標既有挑戰又可實現,這樣的目標才能起到激勵作用,更好地促進戰略有效落地執行。
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戰略目標是期望結果的呈現,包括定性目標和定量目標。定性目標側重于目標的基本方向、性質特征等,相對難以量化,而定量目標更側重于目標的時間規劃、具體指標體系等,可以精確量化,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領導干部在制定戰略目標時,要辯證看待定性目標與定量目標之間的關系和作用,從而把戰略目標轉化為清晰的關鍵指標和具體標準,提高戰略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定要:確定戰略重點
善于找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要矛盾。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為此,領導干部應集中力量攻克主要矛盾,進而帶動其他矛盾的化解。
善于找準“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焦點問題。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應自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造福人民作為最大的政績,站穩人民立場,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善于抓住“落一子而滿盤活”的關鍵環節。找到關鍵環節并作為突破點和發力點,就可起到以點帶面、改變全局的效果。因而,可以按照“短板效應”所示,找準薄弱環節、滯后領域和瓶頸問題,把短板補齊,推動事物全面協調發展;還可以如“長板效應”所指出的,發揮并圍繞優勢布局,讓長板更長,提升核心競爭力;甚至可以如“底板效應”所示,找到管理中的縫隙環節,增強組織的緊密度和配合度,做到夯實基礎、強基固本。
定法:找到戰略方法
第一,堅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領導干部在制定或實施戰略時應堅持上下結合、融會貫通,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基層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不能用一根標尺衡量所有問題,領導干部應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把上級的部署同基層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既確保執行上級政策不偏向、不走樣,又能滿足基層需求和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堅持階段性和長遠性相統一。戰略規劃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過程,因而領導干部要在當前和長遠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一方面要立足當前,不能一蹴而就。一切從實際出發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放眼長遠,常觀大勢、常思大局。階段之間雖有區別但又緊密相連,當前的工作是給未來打基礎,處理不當則會留下隱患,因此應避免功利主義,用長遠眼光來看待現實問題,圍繞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來處理好各個階段之間的關系,在完成當前任務的同時為實現長遠目標創造必要條件。
第三,堅持宏觀和微觀相統一。一方面應注重防微杜漸。領導干部應緊盯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鍥而不舍,以局部進展推動全局工作,積小勝為大勝。另一方面要增強大局意識、戰略意識。領導干部應把局部問題放到全局中來考慮,把當前問題放在發展中來謀劃,把握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運用戰略思維方式,將當前工作與長遠布局相結合,從而解決和避免只見現象不見本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以及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等問題。
定力:保持戰略定力
一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清醒。戰略清醒來自理論的徹底和正確的判斷。其一,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和居安思危的憂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領導干部要能夠客觀理性看待各種紛繁復雜的矛盾和問題,充分估計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其二,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對既定目標和方向堅定不移,始終做到政治信仰堅定、把握大勢大局大事、敢于擔當負責。其三,在各種干擾和誘惑面前作出正確戰略抉擇。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輿論時,站穩立場、明確態度;遇到嚴峻挑戰和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時,筑牢反腐“防火墻”;應對大大小小的風險時,處變不驚、守住底線,在復雜斗爭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二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自信。戰略自信是戰略定力的內在源泉,高度的戰略自信可以涵養戰略定力,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道路自信是保持戰略自信的基礎,有助于抵制各種錯誤主張,守住道路方向的底線。理論自信是保持戰略自信的指引,有助于領導干部不被錯誤言論所左右。制度自信是保持戰略自信的根本保障,有助于把握和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不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西方制度。文化自信是保持戰略自信的強大支撐,有助于抵御西方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滲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形成深層次認同。
三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戰略耐心。保持戰略定力并非坐而論道,考驗的是領導干部的意志力和工作方式。領導干部需要把握好“變”與“不變”之間的關系,在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中謀劃發展,使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圖一時之名,不貪一時之功。另一方面,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不僅善于根據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及時進行動態調整,而且能創新解決前進當中的問題和矛盾。
總之,上述六個維度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的,而是有深刻的內在聯系。就內在邏輯而言,定位是“在哪里”,定向是“往哪走”,定標是“走向何方”,定要是“從哪突破”,定法是“怎么走”,定力是“如何堅持”,這六個維度共同構成一個提升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有機整體。用“六定法”來思考謀劃工作,有助于領導干部擯棄事務主義、本位主義、功利主義的傾向,在把握全局中明確戰略方向,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戰略定力。
(作者為中共深圳市委黨校哲學與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注:本文系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關于習近平國際戰略重要論述研究”(項目編號:GD20XXY03)與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重點調研課題“提升領導干部理論素養的對策研究——基于深圳的調研分析”(項目編號:2022DXXTZDDYKT13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②《毛澤東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帶頭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 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前進動力》,《人民日報》,2019年12月28日。
責編/賈娜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